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武夷山的特色

武夷山的特色

1,地質地貌

武夷山主要分布於前震旦紀和震旦紀的變質巖系、火山巖、花崗巖和中生代的碎屑巖中。

中生代晚期,武夷山發生了強烈的火山噴發,隨後發生了大規模的花崗巖侵入。現已發現該地區有豐富的火山機構,是東亞環太平洋地區的典型構造特征。晚白堊世紅色砂礫巖是丹霞地貌的主體。

2.氣候

武夷山四季地處亞熱帶,武夷山氣溫相對均勻,溫和濕潤。年平均氣溫約為12℃ ~ 13℃,1月平均氣溫約為3℃,極端最低氣溫可達-15℃,7月平均氣溫為23℃ ~ 24℃。年降水量2000多毫米,是福建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區。年相對濕度高達85%,霧天超過100天。

3.森林資源

武夷山保存著世界上最完整、最典型、最大的中亞熱帶原始森林生態系統。

擴展數據:

天然遺傳性

1,天佑峰

天佑峰海拔408m,相對高度215m。它是壹個從北到南延伸的巖脊,東與仙遊巖相連,西與張先峰相連,懸崖陡峭,山峰高聳於萬仞之上。峰上有壹條小溪順崖流下峰底,形成壹股泉水,高差約120m,峰上有許多名木古樹,常綠闊葉林郁郁蔥蔥。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稱贊:“若能勝九溪而不背溪,此峰當是第壹。”

峰頂胡馬尖旁的石壁上有近百幅歷代摩崖石刻。最大的是“第壹山”,是道光仁臣冬武縣將軍徐慶超題寫的。意思是天遊峰是“武夷第壹勝地”,應稱為“第壹山”。也有人解釋過,武夷山是道教名山,是三十六洞中的第十六個登高洞。

2.九曲溪

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森林茂密,全長62.8公裏。進入景區的壹段河流,既受河流自然彎曲的影響,又受幾組巖層斷裂方向的控制,形成深深的曲流,使9.5公裏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只有5公裏,曲率為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資源豐富,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標準。

3.大紅袍景區

大紅袍景區位於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在著名的大峽谷“九龍亭”內。這是壹條受東西向斷裂構造控制的幽深長谷,谷內幽深,九座險峰兩側長單面山高聳,石骨嶙峋,南北平行,節理發育獨特,峰巒起伏。

舉世聞名的大紅袍生長在九龍山山腳附近的懸崖上。這裏層疊著壹大壹小盆景式的古茶園,六棵古老茂盛的茶樹枝繁葉茂。它已經有340多年的歷史了。

2007年7月,20克大紅袍茶葉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這是現代茶葉第壹次藏在郭波。以後武夷山不再做母樹大紅袍茶了。

4.水簾洞

武夷山水簾洞是武夷山72大名洞之壹。位於張湯河的北部。進入景區,有壹排小瀑布從夏斌巖頂飛流直下,被稱為小水簾洞。爬完樓梯,就到了水簾洞。洞頂危巖斜掩,溶洞深藏於收斂的巖腰中。洞口斜開著,洞頂陰涼。兩個飛泉從斜上覆巖100多米的頂端傾瀉而下,宛如兩條噴出龍涎的遊龍,漂浮在山間,又像兩道珠簾,從天上垂向人間,故又稱珠簾洞。

水簾洞內布滿雕刻縱橫的丹崖。其中有壹個篆體,摘抄了朱的名句“問渠所以清,因有源頭活水”。有明代景點上的“水簾洞”題詞,有石刻的“古今陽檐終日雨,春秋花月月掛珠”對聯。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