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鼻竇炎怎麽治=

鼻竇炎怎麽治=

西醫療法

西醫治療主要為對癥治療。可使用多種抗菌藥物及外用藥滴鼻。上頜竇炎多用穿刺沖洗法,即在表面麻醉下,用穿刺針經下鼻道側壁刺入上頜竇內,用溫鹽水沖洗竇內膿液後註入抗菌藥物。對篩竇炎或多發性鼻竇炎,可采用交替療法,用吸引器吸出鼻竇內的空氣,造成負壓,使預置於鼻腔內的藥液容易進入竇腔而發揮作用。但在急性期或容易鼻出血的患者,不要采用此法。如有中鼻甲腫大或鼻息肉等,應采用手術切除,並在內鏡或顯微鏡下行鼻竇開放,或者盡量作保留鼻腔功能的功能性手術。

中醫驗方

1.脾胃濕熱型 證見鼻塞、頭昏重。鼻涕黃濁量多,自鼻腔上方流下鼻腔粘膜紅腫。伴脘腹脹悶,體倦乏力,食欲不振。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脾瀉熱,利濕排膿。方用黃芩滑石湯加減:黃芩、木通、大腹皮、砂仁、白蔻仁、茯苓、豬苓、蒼耳子、辛荑花、白芷各10克,滑石20克。

2.肺氣不足型 鼻塞時輕時重,頭昏,鼻涕白粘,鼻腔粘膜腫脹色淡。伴見氣短乏力,咳嗽有痰。舌淡、苔薄白,脈弱。治宜溫補肺臟,排膿通竅。方用溫肺止流丹加減:人參、荊芥、防風、蒼耳子、辛荑花、白芷、魚腥草、炙甘草各10克,黃芪20克,訶子、桔梗各8克。

3.肝膽濕熱型證見鼻涕量多、粘稠黃濁,鼻阻,頭痛。鼻粘膜紅赤、腫脹。鼻涕從鼻腔上方流下。伴發熱,口苦咽幹,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脈弦數。治宜清利肝膽,利濕排膿。方用龍膽瀉肝湯加味:龍膽草、黃芩、梔子、澤瀉、木通、白芷、車前子、蒼耳子、辛荑花各10克,生地黃15克,當歸、柴胡各8克。

4.肺脾氣虛型表現為鼻塞較重、鼻涕粘白或黃稠量多、嗅覺差、頭暈頭脹、短氣乏力、咳嗽痰白、食少腹脹、便溏、舌質淡紅、苔白、脈細弱。治宜散寒除涕、補肺斂氣。方用溫肺止流散加減:人參8克,甘草6克,細辛3克,荊芥8克,蒼耳子10克,辛夷8克,白芷10克,桔梗9克,魚腦石粉9克,冰片0.9克。

民間偏方

方1 麻黃杏仁湯治鼻竇炎

配 方麻黃、黃芩各6克,杏仁、石膏、蒼耳子、辛荑花、白僵蠶、杭菊花、蔓荊子、白芷各10克,細辛、甘草各3克。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小兒藥量酌減。

功 效主治急性鼻竇炎。

方2 升麻葛根湯治鼻竇炎

配 方升麻6克,葛根15克,赤芍12克,生甘草6克,黃芩15克,蒲公英20,銀花15克,川芎3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 效清解陽明熱毒。主治急性化膿性鼻竇炎。

方3 蒼耳白芷熏劑治鼻竇炎

配 方蒼耳、白芷、細辛、荊芥、薄荷、川芎、菊花各等份。

制用法上藥混合,每日用1大撮加水煎沸,趁熱熏鼻,每次熏10分鐘左右;下次再煎再熏,日熏3~5次,不可間斷。以1個月為l療程。

功 效辛香開竅。用治慢性鼻竇炎。

飲食療法

方l 絲瓜藤(取距地面2厘米到6.5厘米長度的1段),洗凈研為細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10克,以白糖水送服,連服2周。

方2 西瓜藤30克,蜂蜜60克,將西瓜藤焙幹,研細末,蜜水沖服。

方3 鮮大薊根150克,雞蛋3個,放入水中煎煮,食蛋飲湯,每日l劑,可分次服完。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方4 老刀豆適量,黃酒壹盅,將刀豆帶殼焙焦,研為細末,每日服1次,每次服6克,以黃酒送服。

生活宜忌

1.積極預防感冒,在上呼吸道感染期及時治療,因為“上感”治療不徹底常是鼻竇炎的誘 因。

2.積極治療鄰近病竈,如慢性扁桃體炎等。

3.清潔鼻腔,去除積留的膿涕,保持鼻腔通暢。

4.如鼻腔畸形者應及時矯治。

5.工作環境粉塵、汙染較重的地方,應戴口罩,避免細菌進入鼻腔。

6.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除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