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壹海水浴場。第壹海水浴場是亞洲最大的海水浴場,也是青島眾多海水浴場中的佼佼者。壹直以坡緩沙細、水清浪靜著稱。由於海浪的侵蝕,海水浴場沿岸的巖石不斷被侵蝕成細小的沙粒,沈積在海灣的淺灘上,形成壹條東西長約580米、寬40多米的細沙灘,並延伸到海中的極遠處。由於匯泉角的阻隔,進入灣內的湧浪逐漸衰減,形成浪高僅為1米左右的平靜海面,非常適合海上娛樂活動。
3.青島瑯琊臺風景區。瑯琊臺位於黃島區西南26公裏的海邊。1982年,國務院宣布瑯琊臺列入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瑯琊臺峰巒疊翠,俯瞰高天碧波,與海上島嶼遙相呼應。自然風光瑰麗壯闊,天地之間、山海之間的奇觀重疊,令海內外遊客驚嘆不已。瑯琊臺是兩千多年前古人在瑯琊山上修建的。李道元在《水經註》中把當時的瑯琊臺描述為“孤懸突出,從多山而來,下二十余裏,接壤巨海”。它“有三層樓高,上面壹層很平,有200多級臺階,高5英裏”。目前臺風還是可以分為三級,循序漸進。海拔183.4米,山下周長7.5公裏,平頂130米。瑯琊臺景區的景觀包括瑯琊臺、瑯琊臺下的龍灣、瑯琊臺周邊的濱海風光帶以及臺灣前方齋堂島上的歷史遺跡和自然風光。
瑯琊臺前的齋堂島,因秦始皇登上瑯琊臺並在島上齋戒而得名。離陸地只有0.4公裏。它占地0.4平方公裏。島上有三個自然村,街道整潔,房屋嶄新,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是黃島區最有錢的海島村。島上的居民以捕魚為生。民俗觀光是這裏的壹大特色。周初,姜太公被封時是八神,四季主廟矗立在瑯琊山上,很多皇帝都來這裏祭拜四季。越王勾踐在瑯琊山開始觀察臺灣諸侯。秦始皇三次去瑯琊,住了幾個月,從內地遷來三萬人,修建瑯琊臺,刻石立功。瑯琊臺也是秦徐福帶領千童萬男東渡日本的起點,更是文人墨客訪古探夢之地。所以瑯琊臺就像壹本厚重的歷史書,是瑯琊臺文化的重要凝聚點。自1994以來,中國徐福會在此舉辦了多次國家級和國際級的學術研討會,並參觀了徐福遺址。
4.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海底世界位於青島匯泉灣畔,毗鄰青島著名景點魯迅公園,第壹海水浴場。由原來的青島海洋館、海洋動物館、植物標本館、淡水魚館等資源擴建而成。海底世界地下四層,八大主要展區:潮間帶、海底隧道、船艙通道、香港海洋公園、全球最大的亞克力圓柱展覽槽、熱帶雨林區、海洋生物精品區、海洋科普教育區;這是中國第壹個部分完全在地下的海底世界。八大展區以螺旋的方式展現在遊客面前,讓妳身臨其境,充分領略藍色海洋的無窮魅力。豐富的展示內容和現代化的展示手段使其成為中國獨壹無二的海洋生態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