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網絡十大流行語有新質生產力、雙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種兵式旅遊、顯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緒價值、質疑××,理解××,成為××。
1、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代表壹種生產力的躍遷,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2、雙向奔赴
本指相關方朝著***同的目標,壹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於人與人之間,表達了人們相互愛慕、相互親近的美好願望。從用於個人到用於國家,“雙向奔赴”的使用範圍得到了延伸擴展,價值內涵得到了豐富升華。
3、人工智能大模型
在人工智能領域,大模型是指擁有超大規模參數(通常在十億個以上)、超強計算資源的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處理海量數據,完成各種復雜任務,如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
4、村超
2023年5月13日,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所舉辦的“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開賽。“村超”由“鄉村足球超級聯賽”縮略而成。“村”字頭的農村體育賽事躥紅,對推進全民健身、實現全面小康、振興鄉村經濟,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5、特種兵式旅遊
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復蘇回暖,“特種兵式旅遊”火遍全網。用“特種兵式”來修飾“旅遊”,是用“特種兵”的顯著特征為特殊的旅遊方式賦能。“特種兵式××”還很快衍生出“特種兵式觀劇”“特種兵式開會”“特種兵式午休”等說法,顯示出了較強的能產性。
6、顯眼包
“顯眼”指明顯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註目;“包”用在動詞、形容詞後面,指具有某種特點的人。當下的“顯眼包”因“與眾不同”而大受歡迎,這是人們對個性化、多元化表達的認同。而且,“顯眼包”除了指人,還可以指那些在同類中脫穎而出的事物。
網友常說“每個物種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顯眼包”。比如博物館裏形態生動、富有喜感的館藏文物,也被稱為“顯眼包”。
7、搭子
就是“搭檔”,方言裏原指“壹起打牌的人”,即“牌搭子”。後使用範圍擴大,壹起從事某種活動的同伴皆泛稱“搭子”。如今流行的“搭子”,反映的是壹種新型的社交關系模式。
“搭子”,“輕於朋友,重於同事”,因為某壹方面的相同點或某壹種相同的興趣愛好,“搭”在壹起度過壹段各自滿意、舒適的時光,在其他方面則互不幹擾。“搭子”之間的互動,控制在滿足特定需求的範圍內。
8、多巴胺××
“多巴胺穿搭”走紅後,“多巴胺”引申出“快樂因子”的含義,從可視的色彩到不可視的抽象概念,都能用“多巴胺”。
如“多巴胺景區”“多巴胺漫步”“多巴胺飲食”“多巴胺休假”等。甚至熱心開朗、生活態度積極的人,都能用“多巴胺”來形容,如“多巴胺老師”等。
9、情緒價值
本為營銷學概念,指顧客感知的情緒收益和情緒成本之間的差值。情緒收益為顧客的正面情緒體驗,情緒成本則為負面情緒體驗。
顧客重視產品服務的質量、實用性等“硬性”品質,同時也非常重視消費體驗的“情緒價值”。“情緒價值”能夠具象化產品服務帶給消費者的情感體驗,是壹種非物質性的附加價值。
10、質疑××,理解××,成為××
今年年初,“質疑宛瑜,理解宛瑜,成為宛瑜”在社交平臺傳開後,“質疑××,理解××,成為××”逐漸變成壹個造句格式廣泛流行。
在特定的人生階段,面對特定的認知對象,“質疑、理解、成為”是客觀存在的動態心理過程,也是心智成長、成熟的必經階段,表征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