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屬於秋子梨,所以它的采摘時間是在每年的九月初。此時果實壹般縱徑4.7 ~ 5.2厘米,橫徑5.5 ~ 5.8厘米。平均單果重50 ~ 75g左右,最大果重可達170g。新鮮采摘的水果需要儲存壹到兩個星期才能充分展現其顏色、味道和氣味。此時正值我國農歷三大節日之壹的中秋節前夕,市場前景廣闊。
南果梨對氣候、土壤、光照、緯度等諸多生長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而農業部確立的優質南果梨生產基地海城市大屯鎮是遼東半島廣袤土地上最適合其生長條件的。
大屯鎮地理位置優越,南接海城(約22km),北接鞍山(約15km)。總面積90.6平方公裏,長大鐵路、哈大公路、唐西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
該鎮是著名的南果梨之鄉,有近百萬株南果梨樹,占地4萬多畝,年產量2000多萬公斤。該鎮約有2000名農民從事南果梨生產。這裏出產的“英布魯”牌南果梨遠近聞名。1994獲得北京亞運會名特產品展示銀獎,1996獲得遼寧省優質水果評比協會金獎。大屯鎮於65438-0998年被農業部定為優質南果梨生產基地。
圖例1:
古時候,海城東邊的壹個山村裏住著壹對父女。父親南老漢放羊采藥,女兒南國養蠶織布。雖然生活很窮,但也很愉快。
壹天早上,南國姑娘走出家門,壹路唱著歌來到蠶場。看到橡樹葉上的蠶都吃得胖乎乎的,她好開心。突然,不遠處傳來刺耳的鳥鳴聲。南國的女孩尋聲而去,看到壹只受傷的小鷹在和壹條大蛇搏鬥。看到小鷹精疲力盡,大蛇占了上風。女孩南國順手折下壹根樹枝,撲向那條毒蛇。毒蛇被打死,小鷹得救,但女孩南國在掙紮中被毒蛇咬傷,慢慢閉上了美麗的眼睛。
晚上,南老漢放羊回來,沒見到女兒。他急得找到蠶場,抱起死去的女兒,非常痛苦。在村民的幫助下,南老漢把女兒埋了,把小鷹抱回家,精心治療,很快就治好了。這壹天,老人抱起小鷹,對它說:“妳的傷好了,以後不管什麽樣的毒蛇都是妳的對手。”小鷹似乎聽懂了南方老人的話,對南方老人點點頭,展開翅膀,拖著長長的聲音飛向遠方。
第二年春天,人們在庫亞看到壹只鷹在南國姑娘的墳墓上空盤旋了九天。第十天飛走後,墳墓旁邊長了壹棵梨樹。南老漢把這棵梨樹當成女兒,悉心照料。小梨樹壹天天長大,枝繁葉茂,到了秋天,果實累累。南老漢把摘下來的梨分發給村民,有的放在籃子裏,掛在房梁上。有的把梨放在挖空的幹葫蘆頭裏。幾天後,村裏家家戶戶都飄來壹股濃濃的香味。大家搜了壹下,發現是籃子裏的梨和葫蘆頭發出來的香味。大家都沒見過這麽好看又好吃又香的水果,吃了梨都很清爽。有些病人吃了梨後恢復得很快。為了紀念南果女,村民們把這種梨叫做“南果梨”,這個小山村從此被稱為“鷹不落”村。
南果梨好吃又能強身健體又能治病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知府的耳朵裏。他派人把南國梨樹接回來,種在自己的園子裏,還抓了南老漢來幫南國梨樹。秋天,知府看到樹上的果子,心想如果把南果梨送給皇帝,皇帝壹高興就仕途有成。他命令南老漢把梨摘下來,放在籃子裏,準備去北京獻給皇帝。幾天過去了,梨壹點味道都沒有了。縣令拿起壹個梨,咬了壹口,又酸又硬。壹怒之下,派人砍倒梨樹,放走了南老漢。南老漢回到家,懷裏藏著幾個南國梨,在南國姑娘墳周圍的山坡上種下梨子,不久梨子發芽,長成小梨樹。第三年的秋天,樹上掛滿了梨子,梨子和以前壹樣漂亮、好吃、香,於是“南果梨”成了海城的特產。
圖例2:
鞍山地區有壹種特殊的梨叫南果梨。吃了這種梨,梨汁真的又甜又香,更美味。有些外國人吃了這個梨後贊不絕口,說是世界上難得的好梨;也有人把梨子帶回去,希望在自己的國家培育這種梨。可見南果梨有多受歡迎。這種梨生長在中國東北的鞍山。為什麽又叫南果梨?這還得從這個梨的來歷說起。
傳說1000多年前,從南方飛來的大雁經常在前山老龍潭壹帶降落。有壹年春天,壹只紫褐色的鵝,像天鵝壹樣,從南方飛來,盤旋在千山999峰之間,不停地旋轉。它吐出壹顆從南方帶回來的梨子,落在西南溝的陽坡上。梨子壹落到地上,就鉆進土裏,馬上發芽分枝,看著它長成壹棵帶刺的野梨樹。偏偏這壹切都被壹個采野果的老大爺看到了。他覺得很新奇,所以經常光顧這裏的這棵野梨樹。很快這棵樹就開花結果了。這個梨,壹開始是藍色的,個頭不大,有點澀,不好吃。收割後,老人將它與壹棵茭白嫁接在壹起。當果實再次出來的時候,梨的大小比以前大了,梨的顏色也從青色變成了金黃色,還有點橘黃色。咬壹口,哈,真好吃!因為人們從古道上知道這是南方的大雁帶來的種子種下的梨,就把這種梨命名為南果梨。在古代,南方也被稱為南方。後來這種南果梨叫白,人們就叫它南果梨。從那以後,越來越多的梨樹被移植,現在南國梨樹已經遍布鞍山地區的山區和半山區。
每年梨花盛開的時候,從南方飛來的紫褐色的大雁圍著南果梨樹飛來飛去,旋轉著仿佛在向人吹噓,多虧了它才有這麽多這麽好的南果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