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籠具設置:珍珠鳥籠的上角要設置人工巢箱。人工巢箱長約9厘米,寬7厘米,高10厘米。盒子底部覆蓋著約2厘米厚的棉花或巢草。出入口直徑約3厘米,出入口外有小桌子。也可以用竹筒或葫蘆代替。
3.餌料管理:珍珠鳥每日餵帶殼小米,或與稗草60%、小米30%、小米10%混合。幼鳥期和繁殖期飼餵蛋粟,增加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的供應。還應適當供應烏賊骨頭、貝殼和礫石等礦物質飼料。
擴展數據:
珍珠鳥是金山珍珠的別稱,學名Poephila guttata,英文名斑馬雀。又叫受威脅草雀、金花雀、金花雀、小珍珠、金花雀等。
斑胸雀屬於雀形目、雀科和米草屬,最初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和印度尼西亞的熱帶森林中。中國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從澳大利亞引進的,現在已經育成了彩色、白色、花色等多個品種的駱駝。這種鳥是世界著名的人工繁殖鳥,羽毛鮮艷,身材嬌小,聲音柔和,給人以美的享受。在國內壹些鳥類養殖專著中,金山珍珠是另外壹個品種,本質上是同壹個品種,只是名稱不同。
食物
珍珠鳥每日餵帶殼小米,或混餵稗草63%、小米27%、小米10%。在幼鳥期和繁殖期餵雞蛋清小米。並增加新鮮油菜等綠葉蔬菜和水果的供應,還應酌情供應烏賊骨、貝殼粉、沙礫等礦物質飼料。
食品生產
①雞蛋小米制作方法:壹斤小米打壹個雞蛋,加少量烏賊骨和蜂蜜。也可以攪拌後晾幹(記得壹天換壹次,不然鳥會因為消化系統不好而死)(不推薦)。其實最簡單的辦法也是最安全的辦法:直接把泡好的小米曬幹餵鳥。(推薦)
珍珠鳥長約10厘米。所有的羽毛顏色都是藍藍灰,雌雄鳥有明顯的區別,很容易辨認。珍珠鳥的頭部呈藍灰色,嘴基兩側和眼睛下方有黑色的羽紋。眼睛首先是白色的,它的嘴基和眼睛下面的黑羽之間的縫隙此刻似乎是壹個“淚痕”。
喉部和胸部為淺灰藍色,背部、肩部和翅膀為藍色和灰棕色。飛羽呈深灰褐色,尾羽短,多為黑色,常被長尾羽覆蓋,尾羽有規則的白色條紋,故又稱斑胸草雀。嘴多為暗紅色,痕跡和腳也是深肉紅色。
雄鳥胸部兩側及兩側為栗紅色,有小白點,狀如珍珠,故又稱珍珠鳥、珍珠鳥或金山珍珠鳥。雌鳥體羽暗淡,下胸兩側和兩側無栗紅色羽毛和小白點。
雄鳥的喉嚨有齊胸高,也有幾條波浪狀的黑線,黑白相間,增加了壹點觀賞價值。雌鳥的喉嚨到胸部沒有波浪狀的黑線。珍珠鳥經過人工繁殖,產生了白色和駝色的品種,嘴和腳還是紅色的。這些品種的雄鳥可以通過它們嘴的顏色來區分彼此。雄鳥多為鮮艷的深紅色,富有光澤,雌鳥的嘴顏色較淺,光澤較低。白色品種被稱為“白色珍珠”,駝色品種也被稱為“駱駝珍珠”。
人口分布
珍珠鳥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和印度尼西亞東部的熱帶森林。中國於50年代從澳大利亞引進,現已育成駝、白、彩等多個品種。
生活習慣
珍珠鳥棲息於幹燥的疏林帶、灌木、空曠的農田、草地、鹽沼、種植園、公園、庭院等。它們大多成雙成對或成群生活,尤其是在旱季,經常在水邊聚集1000多萬只鳥的大群。
珍珠鳥的雄鳥歌唱頻率較高,音調單壹或快速連續。連續音很急,歌也不是很好聽,但不讓人心煩,歌也不高。唱歌時,鳥的頭尾向上翹成“U”形,再加上華麗的羽毛,很有觀賞性。雌鳥很少唱歌。
成年的雄鳥和雌鳥,常常形影不離,互相羽化,親吻,點頭,彼此友誼深厚。珍珠鳥對飲水和洗澡要求並不嚴格,長期不喝水也能從食物中獲取生理活動所必需的水分。當妳喝水時,妳像鴿子壹樣吮吸它。對水浴的要求不高,只要羽毛在水浴中稍濕,那麽雌雄鳥就可以互相羽化了。珍珠鳥主要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如植物種子、嫩葉、嫩芽等,多在地面覓食,有時也在空中捕捉壹些小昆蟲。
人造環境
珍珠鳥人工飼養的,可使用金絲雀的飼養籠,或用深色籠衣將飼養籠蓋緊,在飼養籠或籠的右上方安裝草罐或人工巢箱,並供應幹燥、清潔、消毒的巢材。
配種前的準備。珍珠鳥膽小,3 ~ 4個月成熟。壹般選擇4月齡左右的健康鳥作為繁殖鳥,繁殖籠可以是金屬制成的方形籠。繁殖用的巢可以是15cm×10cm×10cm的方槽,中間用隔板將巢箱分成兩個房間,隔板和外室分別有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在入口和出口外面有壹個小平臺,方便鳥兒進出巢時踩踏。也可以用壺狀的草窩或小葫蘆等。,在巢裏放上幹凈的墊子,把巢掛在籠子的上角。籠子裏有2根鱸魚杠,放食物、水、沙缸。
人造環境
珍珠鳥人工飼養的,可使用金絲雀的飼養籠,或用深色籠衣將飼養籠蓋緊,在飼養籠或籠的右上方安裝草罐或人工巢箱,並供應幹燥、清潔、消毒的巢材。
配種前的準備。珍珠鳥膽小,3 ~ 4個月成熟。壹般選擇4月齡左右的健康鳥作為繁殖鳥,繁殖籠可以是金屬制成的方形籠。
繁殖用的巢可以是15cm×10cm×10cm的方槽,中間用隔板將巢箱分成兩個房間,隔板和外室分別有壹個入口和壹個出口,在入口和出口外面有壹個小平臺,方便鳥兒進出巢時踩踏。也可以用壺狀的草窩或小葫蘆等。,在巢裏放上幹凈的墊子,把巢掛在籠子的上角。籠子裏有2根鱸魚杠,放食物、水、沙缸。
百度百科-珍珠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