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小龍蝦的危害
1、橫紋肌溶解癥
小龍蝦裏有肺吸蟲,容易造成“橫紋肌溶解癥”。壹般來講,小龍蝦和蟹這類動物都攜帶肺吸蟲,而且用烤、炒或者腌的方法不能保證將肺吸蟲的幼蟲殺死。所以,吃小龍蝦壹定要煮熟煮透才行。進入夏季,街邊燒烤、大排檔、啤酒廣場越來越火,在吃燒烤中肉類的品質要註意辨別是否真假。吃涼菜的量也要適可而止。怕不衛生引起鬧肚子。
2、小龍蝦烹飪時間過短易致中毒
吃小龍蝦壹定要註意飲食衛生,如果燒煮時間短,細菌未被完全殺滅,極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由於市場需求量大,目前的小龍蝦基本都從外地購進,在夏季高溫氣候下再經過長途運輸,死亡的小龍蝦不在少數,個別飯店甚至將死龍蝦用油炸過後出售。由於小龍蝦體內含大量組氨酸,壹旦小龍蝦死亡,組氨酸會轉化為有毒物質。雖然少量食用不會馬上引起中毒,但日積月累會因為毒素積累引發疾病。此外,小龍蝦是肺吸蟲的第二中間宿主,在烹飪時若未煮熟煮透,或采用烤、炒、腌、醉等形式烹飪,人食用後就有可能感染肺吸蟲病。專家還提醒,如果在食用小龍蝦時,發現小龍蝦的尾巴不蜷曲、肉質松散,有可能就是死龍蝦,切勿食用。另外,壹次食用小龍蝦的數量也不宜過多。
拓展:吃龍蝦會引來哪些麻煩
皮膚過敏:龍蝦是壹種高蛋白食物,蛋白質攝入過量會出現異種蛋白反應,就可能造成全身過敏,出現紅色的風疹團。
急性腸胃炎:吃不幹凈或未煮透的龍蝦很容易得急性腸胃炎。
龍蝦的頸、頭寄生著多種寄生蟲,切忌生吃,嚴重的可導致肺吸蟲病。
痛風:吃龍蝦時不要喝啤酒,因為龍蝦蛋白質高,嘌呤的含量也非常高,如果吃龍蝦同時大量喝啤酒就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引起痛風發作。
拓展:小龍蝦的危害是謠言嗎
南京曾經發生過壹次多人因“橫紋肌溶解癥”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學家從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懷疑小龍蝦是導致這壹事件的元兇。
但是專家對搜集到的小龍蝦樣品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檢測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屬、農藥殘留、抗生素殘留、激素、寄生蟲、藻類毒素等,並未發現異常,也沒有找到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物質,最終這壹事件被定性為“哈夫病”。
哈夫病是壹類原因不明的橫紋肌溶解癥,世界各國均偶有發生,壹般是吃水產品後24小時內發病,除此之外沒有明顯的規律。除了吃小龍蝦,吃海魚、淡水魚都出現過類似案例。
網上也有種說法,認為是“洗蝦粉”導致了橫紋肌溶解癥。實際上洗蝦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從機理上就不具備導致橫紋肌溶解癥的可能。盡管它的確酸性較強,但是由於是水溶性,洗完之後又經過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蝦身上有很高的濃度。我們平常吃的很多蔬菜裏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當然,小龍蝦的確可能攜帶寄生蟲,但這也不是它的專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樣可以攜帶,比如蛙、螺、貝、魚、菱角等都可以。預防寄生蟲病的關鍵是燒熟煮透,比較保險的做法是100度燒煮10分鐘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龍蝦。
拓展:小龍蝦吃多了會重金屬中毒嗎
“小龍蝦生活在汙染的水體中,吃垃圾,富含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這些都是真的嗎?小龍蝦確實能夠適應各種汙染環境,但這並不代表它們就喜歡待在很臟的地方。其實小龍蝦之所以能夠“扛”下來,要得益於它良好的排毒減毒機制。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小龍蝦能把重金屬聚集轉移到外殼,然後通過不斷蛻皮把毒素轉移出體內。
這種耗費能量的過程,使得小龍蝦不怎麽長肉,較難儲備能量去繁殖。其實它們最喜歡幹凈水體和新鮮食物,這樣才會個頭大,繁殖多。市面上的小龍蝦,就基本是大個且肉厚的。並且國內小龍蝦出口量很大,能夠通過國外的食品檢驗關。
所以,不用擔心重金屬。很多關於小龍蝦的謠言也被很多有責任心的科研人員辟謠多次。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