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蒸鱸魚健腦三大推薦做法

?蒸鱸魚健腦三大推薦做法

養生指南:吃的話,最好是蒸,這樣可以吃出原味。都說吃蒸的最補腦!蒸很簡單,但是要想做好必須掌握火候。蒸鱸魚也可以用微波爐和電飯煲做。下面我們來看看幾種清蒸鱸魚!

鮮魚壹定要蒸,這樣既能吃到它的天然美味,又能減少食用油的使用,更營養健康。魚的營養價值不用多說,甚至比蝦還高,而且富含優質蛋白質。這裏需要說的是,最後的花椒油不要太多,魚蒸的時間也不要太長,可能會導致蛋白質老化,影響口感。火候是蒸魚的關鍵。和很多蒸菜壹樣,必須先把鍋裏的水燒開,再把魚放進鍋裏。

吃清蒸鱸魚是最好的補腦。

DHA大家都很熟悉。這種被稱為“腦黃金”的物質是目前公認的健腦營養素,也是青少年增強智力、加強記憶、提高的必備營養素。而DHA只存在於魚類和少數水生動物中,其他食物如谷物、大豆、土豆、畜禽肉、水果等幾乎不含DHA。

很多人以為只有海魚含有DHA,其實不然。

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析比較了阿拉斯加魚油、三文魚、帶魚、黃魚、鯡魚、鯧魚和鱸魚、鱖魚、武昌魚和草魚的肌肉和內臟脂肪中DHA和EPA(二十碳五烯酸,另壹種人體必需脂肪酸,常伴有DHA)的含量。結果表明,除草魚外,

特別是淡水魚中鱸魚肌肉脂肪中DHA的含量,在所有檢測樣品中排名第壹。為了避免魚類中寶貴的DHA流失,要註意合理的烹飪方法。DHA不耐高溫,所以富含DHA的魚建議蒸或燉,不建議油炸,因為油炸溫度高會大大破壞寶貴的DHA。

蒸鱸魚的做法

原料:鱸魚;大蔥和生姜;料酒,蒸魚醬油,鹽。

練習:

1.在整理魚的時候,可以將魚脊骨切開,防止魚在蒸熟後由於魚骨收縮而整體變形。將魚用料酒和少許鹽腌壹會兒,撒上姜絲。

2.洋蔥絲也均勻的鋪在魚上(魚的肚子、嘴巴、底部都要加)。鍋爐燒開後,將魚放入鍋中。蒸6-7分鐘,關火,然後利用鍋內余溫“虛蒸”5-8分鐘,然後立即出鍋。

3.將蒸好的魚醬油與適量的水混合,放入鍋中煮沸。把盤中的水倒掉,把熱乎乎的調料倒入盤中。

4.撒上洋蔥絲。最後燒熱油澆在魚上,撒上紅剁椒裝飾。

清蒸鱸魚

微波爐蒸鱸魚

配料:河鱸。

練習:

1.魚收拾幹凈後,內外放鹽,用蔥葉和姜片填滿肚子,焯水半小時。

2、將魚肚子拉長,將魚攤開,兩邊切成幾塊,中間背部切掉;倒入兩茶匙米酒、幾滴香油和兩滴米醋,加入半杯水,放入微波爐盤中。大火加熱8分鐘。

3.時間到了以後,把魚身上的魚汁放在微波爐裏蒸,加入番茄醬、白糖、蒜末、醬油、生粉、米酒、鹽,勾成醬,均勻地澆在蒸好的魚上。

4.用煮熟的玉米、煮熟的青豆和胡蘿蔔絲裝飾。

電飯煲版清蒸鱸魚

材料:鱸魚250g(1條),蔥絲10g,姜絲10g,鹽少許,蒸魚黑豆油50g,色拉油10g。

練習:

1.鱸魚洗凈瀝幹水分後,用少許鹽抹勻。

2.對於電飯煲,在電飯煲內膽中註入適量的水。將魚放在電飯鍋專用蒸鍋上,將10g蔥絲、10g姜絲和少許鹽塞入魚肚。

3.蓋上電飯鍋,選擇菜單“清蒸魚”,大約15分鐘結束。

4.將蒸魚黑豆油50g和色拉油10g混合,放入微波爐1分鐘。魚蒸好後,取出放在盤子裏,均勻地倒在魚上。

清蒸鱸魚

如何挑選鱸魚?

優質鱸魚

1,最好大小750克左右,太小沒多少肉,生長期不夠,太大有粗肉。

2、魚體光滑自然,無損傷,遊動敏捷。身體是藍色的,鱗片有光澤,半透明。

3.如果是海鱸魚,可能會有海水或海藻的味道。

4.如果魚死了,鰓鮮紅,表皮和鱗片不脫落,有彈性。魚眼清澈透明,沒有紅線,沒有損傷痕跡。

劣質鱸魚

1.如果壹只眼睛或兩只眼睛的角膜部分或全部發白,則是眼睛受損的魚。

2,尾巴是紅色的,說明魚身體受損,買回來不久就會死。

3.魚又長又圓,魚腹過高,說明商家在賣魚之前給魚餵了太多飼料,很快就會死掉。

4.凍魚片肉色暗淡,肉質松軟無彈性,無光澤,不新鮮。

註:海鱸魚屬於“珊瑚魚”,喜歡生長在珊瑚叢附近。因為珊瑚上可能有壹種叫做“雪毒素”的有毒物質,所以在食用海鱸魚的時候壹定不能吃海鱸魚的內臟、魚頭等部位。鱸魚常有寄生蟲,最好不要生吃。

誰不能吃鱸魚?

吃任何食物的時候,都會有它自己的食物,也會有適合它的人。對於鱸魚來說,也不例外。在吃鱸魚之前,這些吃鱸魚的基本常識是必須的。如果妳不清楚這壹點,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吃鱸魚的註意事項。

壹般人群都可以吃。適合貧血、頭暈、孕期水腫、胎動不安的人。皮膚有瘡腫的人不宜食用。鱸魚不宜與牛羊油、乳涼、中藥荊芥同食。

吃魚的四大禁忌

空腹吃魚——導致痛風。

很多人喜歡只吃蔬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常見,但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組織損傷。絕大多數魚類富含嘌呤。如果空腹攝入大量含嘌呤的魚類,但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人體的酸堿平衡就會失衡,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患者的感受。

空腹吃魚是不可取的。

吃生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喜歡生魚片的新鮮和美味,卻不知道生吃生魚片對肝臟不好,容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肝吸蟲病是壹種以肝膽病變為主的寄生蟲病。人們食用生的或半熟的含有華支睪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極有可能被感染。目前,廣東省華支睪吸蟲病患者有上百萬人,其中很多人是因食用生魚蝦而感染的。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對身體有害

大多數人認為魚越新鮮越好,所以他們喜歡活著吃,認為只有這樣魚才好吃,有營養。但這實際上是壹個...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還是野生魚,體內都有壹定的有毒物質。如果是活吃,往往來不及徹底清除魚體內的有毒物質,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還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的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另外,活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足,口感也不是最好的。

吃魚膽——排毒不防中毒

民間有個說法,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所以雖然魚膽很苦,但總有人躍躍欲試。食用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專家指出,魚膽汁中含有水溶性的“鯉魚醇硫酸鈉”等劇毒毒素,耐熱,不會被酒精破壞,因此無論魚膽汁煮熟、生吞還是隨酒服用都可能發生中毒。患者中毒的程度壹般與魚膽汁的膽汁含量有關,因此如果吞食較大的魚的膽汁,中毒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