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頸肉
牛脖子上的瘦肉。特點:肉質厚硬,帶筋血紅色,滑爽有嚼勁。嫩度:壹星,肥度:二星,口感:四星。燉的,煮的,塞的。
2.牛霖肉
牛膝蓋上的肉。特點:肉質細嫩,只有兩片薄片。去掉筋以後,肉是塊狀的,容易塑形。嫩:三顆星,肥:壹顆星,味:四顆星。紅燒、炒、燉。
3.牛柳
牛脊骨內側的壹條嫩肉。特點:是牛肉中最嫩的位置,脂肪含量低的肉都是沒有脂肪的紅肉。嫩度:五星,肥度:壹星,口感:五星。食補,牛排,爆炒,油炸。
4.牛去腦
位於肩頸部後面,脊柱兩側。特點:色澤鮮紅,肉稍硬,富含膠原蛋白。嫩度:三顆星,脂肪:兩顆星,口感:五顆星。炸,炸,炸,燒烤。、
5.牛肉脯
牛胸部和腿部軟骨兩側的肉。特點:纖維較粗,肉質有彈性,有韌性,不適合做牛排。嫩:壹星,肥:二星,味:三星。燉煮。
6.牛肉排骨
位於生胸腔左右兩側,包含助骨部分。特點:肉質細嫩厚實,味道鮮美,有大理石花紋。嫩度:壹星,肥度:壹星,口感:四星。紅燒、燉煮、燒烤。
7.牛眼肉
牛脊兩側的前部。特點:肉質細嫩,脂肪含量高,多汁不燥。嫩度:三顆星,肥度:三顆星,口感:四顆星。爆炒,紅燒,火鍋。
8.牛腩
牛腹部和肋骨附近的柔軟肌肉。特點:瘦肉多,脂肪少,紅燒部位上乘。嫩度:兩顆星,肥度:兩顆星,口感:四顆星。燉湯,紅燒。
9.西冷
牛腹部和肋骨附近的柔軟肌肉。特點:外面壹圈白色的排骨,口感會比較硬,有嚼勁,而且因為脂肪含量高。嫩:三顆星,肥:三顆星,味:三顆星。牛排,油炸,燒烤。
10.牛筋
牛蹄的上部分為前腿和後腿。特點:裹有肉膜,有隱肋,軟硬適中,紋路規整。嫩:三顆星,肥:壹顆星,味:四顆星。醬,炒菜,燒烤。
11.牛肩肉
牛的肩肉位於牛前肩腫的前腿上部。特點:脂肪含量高,肉質鮮嫩,蛋白質優質。嫩度:三顆星,脂肪:兩顆星,口感:五顆星。紅燒、燉煮、燒烤。
12.黃瓜條
沿臀線二頭肌分離出的幹凈黃瓜條位於牛後腿大腿外側。特點:肉片長而寬,肉質均勻,纖維較粗。嫩:三顆星,肥:壹顆星,味:四顆星。火鍋,油炸。
13.牛腿肉
死亡前後腿不含蹄部。特點:肉質結實,脂肪少,肌肉多,蛋白質含量高。嫩度:壹星,肥度:壹星,口感:四星。燉肉。
14.牛肉嫩腰
腰部和臀部之間的壹段河流。特點:嫩度適中,稍有嚼勁,瘦肉質地薄,多肌纖維。嫩度:三顆星,脂肪:兩顆星,口感:五顆星。牛排和烤肉。
15.牛腰
牛脊柱兩側從胸部後面到腰部後面的條紋肉。特點:肉質細嫩,六七分熟即可。大部分瘦肉的食用方式多種多樣。嫩度:五星,肥度:兩顆,口感:五星。燒烤,炒菜,涼拌。
16.泰隆巴
牛後腿和臀部之間的臀部和腰部。特點:適當的脂肪滲透其中,肉質細嫩,雞肉味濃郁。嫩度:四顆星,脂肪:兩顆星,口感:四顆星。牛排和烤肉。
牛肉輔食泥的做法:將半肉洋蔥姜水用輔食機脫腥搗碎。放入碗中,蓋上姜片,水煮蒸15分鐘。蒸好後再次放入輔食機,在米粉中加入幾滴核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