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燉出奶白色的魚湯?燉魚湯誰都會,但是燉出來的魚湯不香濃,還帶有腥味,要燉出奶白色而且香醇的魚湯,那是需要技巧的。魚湯怎麽燉白呢?小編詳細介紹魚湯燉白的四大技巧:壹、保證魚身完整為了保證魚湯潔白沒有渣滓,就要保證魚身的完整,在處理魚的時候,從魚鰓處把內臟壹並取出,再把魚鰓、魚肚子上面的小鱗去掉洗幹凈。最好不要剖開魚腹,這樣熬出的魚湯,湯汁純凈,魚肉完整。
需要註意的是,魚鰭和魚尾都要保留,因為這個部分剪掉,湯的營養也會損失不少。為了讓魚肉的營養全部熬制在魚湯裏,處理好的魚,在魚身的兩面,可以各劃幾道刀口。二、燉湯前先煎魚要想燉出奶白色的湯,食材要選富含脂肪、可溶性蛋白質的,但是魚的脂肪含量較低,所以燉湯前要先用油煎,人為地加入壹些油脂。煎魚時要用中小火,邊煎魚邊輕輕晃動鍋子,使魚皮不會緊緊粘在鍋上。不要著急翻面,等壹面金黃了,再翻壹面煎,這樣既可以去除魚的腥味,等下煲出的魚湯也更鮮美。煎魚小竅門:大火熱鍋後用生姜檫下鍋底,再倒入少量的油,這樣魚不會粘底。油燒到7成熱時放魚,不要等油冒煙了再放入魚,那樣魚皮就會粘在鍋子上,做出的魚湯成色就差很多。三、加熱水煮魚剪好後壹次加足熱水來燉煮魚湯,快出鍋前再加鹽、胡椒粉調味,不要過早的加鹽,否則會影響魚湯的口感和顏色。另外,出鍋前加少量的米醋,魚湯也會變得更加潔白,還可以去腥提味。四、大火燉煮制作奶湯需要較大的火,使湯始終處於沸騰狀態。持續沸騰的水在翻滾中不斷將脂肪打碎成非常小的小油粒分散在湯中,大油粒變小,小油粒變得更小,這樣直至被打碎成極小的脂肪油粒。而魚中溶出的蛋白質與油粒相遇,將小油粒包裹在裏面,這樣原本水油不溶的脂肪得以均勻地分布在湯中,大火煮沸的湯水不斷地將脂肪打碎又被蛋白質包圍,在光線的折射下便會呈現出誘人的乳白色。怎麽燉出奶白色的魚湯,您記住四大技巧了嗎?燉出好喝的魚湯,不僅需要烹飪技巧,新鮮的魚才是關鍵,如果買到不新鮮的魚,技巧再好,也難品嘗到魚湯的鮮美。怎麽挑選新鮮的魚呢?1、觀魚形汙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2、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3、嗅魚鰓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鹹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黏液腥臭。4、摸魚體新鮮魚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不新鮮魚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鱗片光澤度差且較易脫落。5、掐魚肉新鮮魚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無異味;不新鮮魚肉稍呈松散,指壓後凹陷消失得較慢,稍有腥臭味。6、看魚腹新鮮魚的腹部不膨脹,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