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廈門有什麽好吃的特色菜?

廈門有什麽好吃的特色菜?

特色餐飲

花生湯、炒生蠔、面糊、沙爹面……如果妳去廈門旅遊,有經驗的朋友會時刻提醒妳,這些小吃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妳找不到壹家技藝純正的餐廳,妳就無法品嘗到廈門小吃的真正特色。廈門歷史最悠久的風味餐廳是“好香”和“吳”餐廳,但由於整天顧客擁擠,很難訂到座位。

事實上,以廈門為代表的閩南菜,在八大菜系中屬於閩菜。菜品鮮脆,講究湯料混合,口味清淡,酸甜可口。廈門是壹個近百年發展起來的港口。歷史上以泉州菜、漳州菜為主,粵菜、西餐也有。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壹大批年輕的廈門廚師周遊世界,吸收西方美食的精華。由此,廈門菜在原閩南菜的主旋律上做了更多的探索和創新,成為閩南菜的代表。

比如傳統菜“甲魚(閩南冬季盛產的壹種海鮮)和火工白菜”,以前都是先用猛火煮甲魚頭和大白菜,再慢慢煮。現在,嘉裏魚用大白菜包好,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魚骨高湯裏,再放入小瓷杯裏,用猛火蒸後更加鮮美。

閩南菜以其美味佳肴和清淡口味而聞名,所以有人說它與粵菜頗為相似。其實閩南菜系在調湯、評味上有自己的特色。它通常用糖、醋和沙司調味。幾乎每壹道菜都會搭配兩三種醬料,讓食客壹次品嘗到不同的風味。它註重湯料的烹制,以鮮、醇、肉香為特點,有“壹湯十變”的美譽。

春卷是廈門人春節的必備美食。它們起源於泉州的傳統食物“嫩糕菜”,這是壹種大家圍坐在壹起吃的菜,寓意著家庭團圓。這道菜不單純是為了餡。它含有十多種原料,如胡蘿蔔、卷心菜、鮮蝦、肉絲、牡蠣、豌豆絲等。吃的時候先把春卷的皮鋪開,上面抹上甜甜的辣椒醬,再依次撒上炸得酥脆的海苔、“貢糖”(古代獻給皇帝的花生餅)、肉松、香菜等配料,再夾上十幾種原料切絲煮熟,包成卷。有多少種口味?酸、甜、辣、鹹、鮮,吃起來只有壹個字:香。

姜鴨是廈門和臺灣省非常受歡迎的風味菜肴。由紅頭番鴨、當地姜母和十多種中草藥制成。因為紅頭番鴨皮薄肉紅,無皮下脂肪,口感醇厚,爽口,據說還有消脂化滯的食療作用。師傅說做這道菜要花很長時間。番鴨的胸脯肉很厚,幸好聞起來不香。用高粱酒特制的湯腌制,至少要壹整天。

苦螺是閩南特有的海鮮。它體積小,價格低。吃起來像涼瓜,但還是抑制不住人們品嘗的興趣。這個“海中涼瓜”有壹種涼瓜沒有的鮮美海鮮味。煮的時候很爽口,煮成湯很甜,有壹種奇怪的味道。

蟶子很常見。手指大的鮮肉適合火鍋和炒菜。但是當它的殼上長滿了花,體積增大壹倍,我們就認不出來了。了解後才知道,廈門吃蟶子有兩個季節:“壹月吃蟶子,七月吃老蟶子”。小蟶和我們常見的差別不大,而老蟶要養兩年才能吃。貝殼上的“花紋”就像它們的年輪,表明它們的資格。因為肉肥味美,用姜絲和蔥花蒸壹下就能得其味。為了不浪費,當地人還會用剩下的湯蒸雞蛋,和龍蝦下面的鋪路線有異曲同工之妙。老人怕冷怕冷,廚師建議胃寒的人不要多吃。

凍筍是廈門頗具特色的小菜。竹筍怎麽冷凍?這個“筍”不是另壹個“筍”。竹筍是壹種軟體動物,生長在海灘的沙地上,因形似“小竹筍”而得名。富含膠質,煮沸後溶於水,冷卻後變成冰凍。外觀晶瑩潤澤,似白玉,口感脆甜。如果配上蘿蔔酸、香菜辣醬或者好吃的醬料,吃起來會更嫩更爽口。

師傅說這道菜降火消炎挺有效,是當地宴席必備的小吃。

廈門菜的核心是海鮮四寶:蟹、蝦、魚、貝,以閩南風味為主體,兼有臺灣省和潮汕風味。在福建菜系傳承的基礎上,吸取各菜系之長,摒棄粗糙油膩,提取鮮香風味,蒸、炒、煎、燉、炒、

近二十年來,海鮮四寶有了很大的發展,獲得過國家金牌的有:幹炸蓋、綠化帶裹袋、翡翠皇帝、石歡沙、蝴蝶龍、龍舟賽、魚燉白菜、黃鴛鴦、南極鵝戲。

廈門素菜,原本是傳統做法,用豆制品做成雞、魚、肚、腳等象形食物。上世紀60年代初,南普陀蘇齋大師摒棄象形觀念,創造性地準備素菜並命名為素菜,將素菜制作成精美雅致的正餐。吃素菜不僅能調節食欲,還是壹種高雅的藝術享受。如今,經過近40年的發展,尤其是近20年的發展,南普陀素菜已經成為東南亞的高級菜肴,聞名全國。已經能做幾百道菜,10天不可重復。已經成為廈門美食的壹張亮麗名片。

藥膳也是隨著特區的建設過程而產生的。不再是街邊小攤上的“當歸牛肉”,也不只是冬季食補的“四物番鴨”,而是有全套食譜的藥膳。廬江賓館的古色古香藥膳,色香味俱佳,菜肴、壇子等器皿都是專門用紫砂制作的,典雅大方。藥膳無疑是壹場回味無窮的藝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