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壹種食物,但它是外來物種,不是中國本土的,後來傳到了中國。在中國,很多人把豌豆叫做荷蘭豆,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荷蘭和壹些歐洲國家,豌豆被稱為中國豆,這很有意思。為什麽豌豆的名字差別這麽大?這兩個名字有什麽聯系嗎?
1.豌豆引種
豌豆長)豆科壹年生攀援草本植物,高0.5-2米。整株綠色,光滑無毛,覆蓋著奶油。葉具4-6小葉,托葉心形,具小齒下緣。小葉橢圓形;花單生於葉腋或數個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萼鐘狀,裂片披針形;花冠的顏色因品種而異,但以白色和紫色為主。子房無毛,花柱平。豆莢膨大,呈長方形;曬幹的種子呈圓形,藍綠色,黃色。花期:6-7月;結果期:7-9月。
原產於中國海和中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壹。種子、嫩莢、幼苗都可以吃。種子含澱粉和油,可入藥,有強壯、利尿、止瀉作用。莖和葉在夏天可以降溫解暑,可用作綠肥、飼料或燃料。
壹年生攀緣草本植物,高0.5-2米。整株綠色,光滑無毛,覆蓋著奶油。
葉有4-6片小葉,托葉比小葉大,淺裂,心形,下緣有細齒。小葉,長2-5厘米,寬1-2.5厘米;花單生於葉腋或數個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萼鐘狀,深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顏色因品種而異,但多為白色和紫色,兩枚雄蕊死亡。
子房無毛,花柱扁平,內部有胡須。莢果膨大呈長方形,長2.5-10厘米,寬0.7-14厘米。尖端尖而斜,背部幾乎直,內有紙板內皮。種子2-10,圓形,藍綠色,有皺紋或無,幹燥時黃色。花期:6-7月;結果期:7-9月。
2.荷蘭豆
“荷蘭豆”是壹種非常特殊的豌豆,屬於蝶形花科豆莢屬。學名也可以細分為兩種。壹顆圓圓的豆子叫“蜜豆”,另壹顆扁豆叫“綠豆”。這是最早能吃豆莢的豆類之壹。以前大部分人只能吃豆子和豆莢。
那為什麽在中國叫“荷蘭豆”呢?其實這是因為在17世紀,荷蘭的海上船隊非常強大,它經常收集世界各地的各種產品,並在各地出售。況且荷蘭豆是從泰國、緬甸傳入中國的,所以大家都叫它“荷蘭豆”。在南方很多地方也叫“牙藍豆”。
那為什麽在荷蘭叫“中國豆”呢?這裏有兩種理論。壹個是“互謙”二字。還有壹種說法是,荷蘭人把大豆引進中國後,因為非常適合當地的環境,所以大量種植。很多都是出口的,所以在很多國家被稱為“中國豆”或者“中國雪豆”。
荷蘭豆非常適合種植,對環境要求不高。它們可以在中國的許多地方種植。另外荷蘭豆的味道很好吃。還有豆子吃。它們很有營養,所以很受大家歡迎。但是荷蘭豆含有皂甙和血凝素。所以做飯壹定要徹底煮熟,否則容易發生“食物中毒”。
推薦壹個好吃的荷蘭豆吃法。先把兩頭掰下來,再把筋扯下來,放在開水裏焯3分鐘,撈出來放冷水裏泡壹會兒,然後控水晾幹備用。香腸切片,鍋中倒入油,放入蔥姜蒜調味,再放入豌豆和肉,繼續翻炒幾分鐘,加入調料,翻炒均勻,即可食用。
這種豆在中國被稱為“荷蘭豆”,在荷蘭被稱為“中國豆”。應該叫什麽?其實學名是“蜜豆”或“綠豆”,現在多叫“荷蘭豆”或“牙藍豆”。外國常稱之為“中國雪豌豆”。
為什麽會有兩個奇怪的名字?
其實這個奇怪的名字並不是因為兩國都互相謙讓。說到這種叫荷蘭豆的東西,我們需要了解壹下出現在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當時荷蘭是海上霸主,被稱為海上馬車夫。他們擁有強大的商業運輸能力,也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統治力量,他們在世界航運的貿易中占據了較大的比重。當時,他們通過貿易和軍事能力占領了東南亞的部分地區,而臺灣省則由他們的殖民者統治。
他們偶然發現了壹種在泰國沿海種植的非常美味的植物,於是他們在當地種植,並將其銷往中國。後來,壹些有能力的人帶回了這些作物的種子,但人們習慣將這些豆子稱為荷蘭豆。雖然這不是那裏特有的植物,但它們是最重要的發現者和推廣者,所以有這樣的名字也是對它們的壹種尊重。
但是後來荷蘭人和中國人在貿易中把這些東西帶回了自己的國家。土生土長的荷蘭人,除了在國外長期殖民的,沒見過這麽好吃的豆子。於是他問商人這種豆子叫什麽名字。當時泰國乃至整個東南亞在西方都不是很出名,中國也相應出名,所以這種豆就叫中國豆。這就是這兩個外國名字的由來。當然,這兩個名字都是關於壹種叫做豌豆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