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壹只章魚有幾個大腦?

壹只章魚有幾個大腦?

章魚有九個大腦。

章魚有九個大腦,壹個在頭部,另外八個連著手腕。主腦向八附腦傳遞指令,八附腦通過神經元下達命令。每只腕足都有壹個特殊的附腦控制,“大腦專用”,八只腕足上分布著5億個神經元,所以它的腕足非常靈活。

章魚又稱章魚,是壹種軟體動物,由頭足類進化而來。壹般身體很小,八條觸須又細又長,所以也叫“章魚”。

據說章魚是壹種外星生物,與眾不同:

章魚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獨特的身體結構、超群的技能、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以及遠超人類的“原兒茶精”和“鋅指基因”數量。

獨特的車身結構:

(1)章魚有九個大腦。壹個主腦在頭部,另外八個附屬腦在八個腕腳。主腦向八附腦發出指令,八附腦通過神經元發出命令。

(2)章魚有兩套記憶系統。壹個在大腦裏,壹個獨立在吸盤上,所以他的記憶力很好,能記住抓它的人的樣子,也很苦。

③章魚的血是藍色的。普通動物的血液中有血紅蛋白,其中含有鐵,但章魚有血藍蛋白,其中含有銅,也用於運輸氧氣。血藍蛋白可以讓章魚忍受極端的溫度條件。

(4)章魚也有33000個基因組,比人類多13000個。雖然基因是選擇性表達的,但是更多的基因並不意味著更多的表達,更多的基因組意味著更大的潛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逆天技能:

(1)鉆孔。科學家做過實驗。章魚穿孔的極限是60 kg的身體可以穿過壹平方英寸(2.54cm×2.54cm)的洞。基本上只要硬口能通過,全身都能通過,像水壹樣無孔不入。

(2)擬態能力。變色龍的變色能力在章魚面前只是壹個小把戲。變色龍會根據環境的顏色被動地改變自己的顏色,而章魚可以主動改變自己的顏色和形狀,可以很容易地偽裝成珊瑚、海蛇、水母甚至海底的沙子,讓獵物防不勝防。

(3)其改變“基因表達”的能力。基因表達的過程是DNA轉錄成RNA,然後翻譯成蛋白質。然而,根據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論文,章魚可以修改轉錄的RNA,從而改變生成的蛋白質,要知道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這意味著章魚可以改變自己的壹些基因來適應復雜的環境。

可以學習和思考:

比如走迷宮,妳走了壹次之後,下壹次就可以快速出去;比如給它壹個帶蓋的瓶子。壹開始,打不開。如果妳在它面前開壹次,它很快就會學會。

“原鈣蛋白”和“鋅指基因”的數量遠超人類;

“前粘附素”是壹種與生物個體腦回路構建相關的蛋白質,可以引導正確的神經元相互連接。因此,肌鈣蛋白也被視為生物體變聰明的關鍵。據研究,脊椎動物中約有70種降鈣素原;章魚有168種。相比之下,章魚的近親皺紋盤鮑只有17種。此外,章魚的“鋅指基因”數量遠多於人類,有1790種,而人類只有764種。無論是“原鈣粘蛋白”還是“鋅指基因”,都與生物個體的大腦基因有關。目前科學家正在尋找證據證明這兩樣東西讓章魚擁有了智力。

章魚智商那麽高,幾億年都沒有發展出文明的原因:

章魚智商那麽高,幾億年都沒有發展出文明。原因是“知識”無法傳承,沒有脊椎,海水中的氧氣不足以讓章魚進化出更多的神經元。

“知識”是不能傳承的。與人類相比,章魚的壽命真的太短了。壹只章魚只有七年的壽命,繁殖的時候基本上雙親都會被殺死。所以大多數章魚天生就是“孤兒”,缺乏代際溝通。所以,即使壹只章魚在七年內掌握了某種知識,這種“知識”也無法傳承。此外,章魚的生活方式使得它們缺乏群體間的互動,很多經驗和知識無法得到有效傳播。小章魚出生後,只能重新發現上壹代已經掌握了很久的知識。

沒有脊梁骨。脊椎的缺失也是影響章魚文明進化的壹個因素。無脊椎動物的神經傳導速度比脊椎動物慢。在自然進化中,無脊椎動物的體型和智力是有限的,這就決定了無脊椎動物不可能變得更聰明。章魚把自己的身體進化到了“極致”,有九個大腦,有可以獨立思考的腕腳,有皮膚的“第六感”。但是這些,沒有辦法突破無脊椎動物的限制。

海水中沒有足夠的氧氣讓章魚進化出更多的神經元。人體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大量的神經元使我們的大腦能夠處理復雜的問題;而章魚有5億個神經元,是比較海洋的動物之壹。當然,5億個神經元並不是章魚原本的上限,而是海洋中氧氣的低濃度限制了章魚神經元的數量,導致它們很難擁有更多的神經元,因此大腦很難進壹步進化。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消耗氧氣約250ml,即每日需氧量約360升。人腦耗氧量占壹天總耗氧量的25%,約為900克氧氣。海水的含氧量在4.59-8.72 mg/L,如果最大8.72 mg/L,那麽差不多100噸海水中只有872克氧氣。也就是說,章魚顯然不可能像人類壹樣,壹分鐘過濾至少69升海水才能獲得足夠的氧氣支持神經系統。此外,這仍然沒有考慮到人類和章魚心臟之間泵送效率的差異。所以章魚的神經元數量只能維持在5億的水平,不能再進化了。除非它們能離開海洋,像人類壹樣生活在陸地上,因為空氣的含氧量比海水要豐富得多。

章魚種類包括:

章魚的種類有普通章魚、椰子章魚、巨型太平洋章魚、小飛象章魚、藍環章魚、大西洋矮章魚、擬態章魚和加勒比珊瑚礁章魚。

普通章魚。常見的章魚是典型的八肢軟體動物。它是所有章魚物種中被研究最多的,部分原因是它是分布最廣的壹種。這種常見的章魚生活在從大西洋東部到南非南部海岸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水域的淺水中。

椰子章魚以壹種奇怪的行為命名,它收集落在太平洋海岸綠樹成蔭的海灘上的椰子殼,並將其作為避難所。它甚至把椰子從壹個地方帶到另壹個地方,用它的六只“胳膊”拿著它們,用它的兩條腿在海底行走。壹些研究人員聲稱,這種章魚用它的殼作為庇護和防禦,但它實際上是在使用工具,盡管這種說法有爭議。

巨型太平洋章魚。巨型太平洋章魚是世界上最大的章魚物種,體重68公斤,體長達到4.58米。它還以變色能力而聞名,這是許多頭足類動物都具備的技能。它可以融入周圍環境,或者利用自身的影子轉移能力抵禦威脅。它們生活在從潮汐池到海平面以下2000米的任何地方,捕食甲殼類動物、魚類和其他章魚。

小飛象就像壹只章魚。小飛象章魚有像小飛象耳朵壹樣的鰭。雖然科學家表示,這種章魚的身體姿態與其他鰭狀肢不同。但是這些鰭也使它屬於更小的仙茅亞目。小飛象章魚是所有章魚物種中最深的生活水域之壹,它們可以在4000米的水下找到。雖然大部分都很小,但有的能達到1.8米。與其他章魚物種不同,小飛象沒有墨囊,可能是因為它們在這麽深的地方不會遇到這麽多捕食者。

藍環章魚最神奇的章魚物種之壹是藍環章魚,它以身上的藍色斑點而聞名。雖然這些藍色的圓圈很漂亮,但它們表示危險。海洋保護協會稱,所有章魚都有毒,但這只章魚的毒液比氰化物強1000倍,足以殺死26人。因此,四種藍環章魚是海洋中最危險的動物之壹。

大西洋矮章魚。壹條成熟的大西洋矮章魚只有15厘米左右長。然而,盡管體型很小,這個物種卻非常聰明。它用貝殼和其他物體作為藏身之處,並用沙子偽裝自己。它也是壹種兇猛的食肉動物。它會用鋒利的帶齒的舌頭在甲殼類動物的外殼上鉆壹個洞,然後向裏面吐有毒的唾液,麻痹獵物。

擬態章魚擬態章魚是最神奇的章魚物種之壹,因為它具有模仿其他海洋生物的獨特能力。通過改變顏色和扭動身體,章魚可以變成多達15種其他動物(獅子魚、水母、海蛇、蝦、蟹等。).它這樣做是為了躲避潛在的捕食者,它也模仿動物的捕食行為。

加勒比珊瑚礁章魚。很多種類的章魚都是經驗豐富的變色龍,但加勒比礁章魚是其中的佼佼者。當它在珊瑚礁周圍活動時,可以迅速改變顏色、圖案甚至皮膚紋理,與周圍環境融為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