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香椿高效栽培技術 香椿苗栽培種植技術

香椿高效栽培技術 香椿苗栽培種植技術

香椿又名香椿芽、香椿、香樁頭、大紅椿樹等,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於中國,分布於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偶數羽狀復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選樹種。椿芽營養豐富,並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香椿是高大的喬木樹木,原產中國。人們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

壹、繁殖技術

有種子育苗、莖桿扡插、根扡插及根蘗繁殖。

1、種子育苗。香椿種子小,種皮堅硬,又帶膜質長翅,直播不易吸水,發芽困難,為獲得出苗整齊,播種前需進行種子催芽處理。其方法:

①溫水浸種。3月上旬,用30~40攝氏度溫水浸種-晝夜,種子吸足水份後,撈出放於蒲包內, 放在20~25攝氏度溫度下催芽,每日早晚各澆水壹次,翻倒均勻,待種子有50%以上露白即可播種。

②催芽。將種子與河沙按1:2的比例混勻,並適當酒入清水,濕度掌握在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將混好沙的種子,堆放在-起呈饅頭狀,每日澆少許水,並不時翻倒均勻,待種子有70%露白即可播種。

香椿高效栽培技術

2、莖桿扡插。秋季落葉後至翌年4~5月,選1~2年生枝條,剪成20cm長的插條,按行株距25?15公分,插入整好的苗床內,地上露1/3。

3、插根繁殖。移栽定植時,將植株過長的主、側根剪下,剪成15~20cm小段,在整好的苗床內,按行距25公分開溝深7公分左右,將根橫栽於溝中,間距10公分,上面覆土壓實,澆水,苗高10公分時,及時除蘗,並註意中耕除草。

4、根蘗繁殖。香椿的根部具有許多不定芽,在自然環境下,樹冠周圍常萌發壹些幼小樹苗,可挖掘出移栽培育新株。但是自然萌蘗有限,可采用人工斷根分蘗進行繁殖。其方法:早春解凍後,萌芽前,有樹冠外緣,挖50~60公分的溝,將根末稍切斷,用土將溝填好,這樣可刺激根先端形成大量蘗苗,萌發新株,翌年即可移栽。

5、苗床準備。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做苗床,施足有機肥4000千克,撒勻耕翻,整細、平,作畦寬1.2米,深溝高墑。種子播種,按行距20公分開淺溝5公分,溝內澆足底水,滲透後,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撒播在溝內,每畝用幹種1.5~2千克,覆土2~3公分,然後畦面覆蓋地膜,蓋嚴壓實,以便提高地溫,提早出苗。

6、苗期管理

①種子播種出苗後,於傍晚立即將地膜揭掉,輕澆水壹次,註意保持畦面濕潤。

②及時間苗、勻苗,除去過密的及並株苗、弱苗、病苗,保留株距3~5公分,結合拔除田間雜草,追施磷酸二銨每畝10千克,澆壹次透水,淺松土,註意不要傷根。

③間苗移栽。5月下旬~6月上旬,幼苗4~6片真葉,高8~10公分時,為改善幼苗的光照及土壤營養條件,需間苗移栽,距按10~15公分,掌握留強去弱、留壯去細的原則。間苗前1天畦面澆透水,使拔苗盡量少傷根,間出的壯苗按行株距25?15公分,及時進行移栽到整好的苗床,澆定根水,促使活棵。

④移栽活棵及扡插繁殖成幼株後,及時追施肥水,中耕除草,促進幼苗生長。後期則通過摘心,噴施多效唑或肥水管理等措施,控制株高,調整株形,增加苗木養分貯備,促進形成飽滿頂芽。

二、定植

落葉後至翌年早春萌芽前均能進行栽種。栽種前每畝大田施腐熟有機肥4000千克,撒勻深翻,作畦寬2~2.5米,按行株距60~70?15~20公分(矮化密植)栽種,每畝6000~8000株,最高達萬株以上。栽後及時澆足定根水,促使活棵。

三、田間管理

1、肥水

栽種活棵後,及時追施肥水,結合中耕除草,促進苗木迅速生長。

2、病蟲防治

香椿的害蟲,有香椿毛蟲、刺蛾、雲斑天牛等,幼蟲期可用800倍敵百蟲液噴殺,成蟲期可用1500倍樂果防治。病害有葉銹病和白粉病,可用500倍粉銹寧防治。冬季清潔田園,減少病蟲越冬基數。

3、修剪

每年春季椿芽采收結束後,6月中、下旬~7月上旬,對主幹離地面高20公分處修剪(砍頭),促使側芽萌發成新枝。7月下旬~8月上旬根據新枝條長勢的強弱進行打項,長勢強的可提前打頂,相反,可推遲打頂,並結合肥水管理,促進形成飽滿頂芽。香椿芽生長期短,應吃早、吃鮮、吃嫩,有諺言"雨前椿芽嫩如絲,雨後椿芽如木質"。采收標準以芽色紫紅、芽長10~15公分為宜。采收時應先采頂芽後采側芽,若頂芽不采收,則下部側芽難以生長或生長不良。采芽時應用手齊葉柄基部輕輕摘下,捆成100~200克的小捆,用塑料袋裝好封口,防止失水萎蔫,提高上巿質量。每年椿芽可采收3~4次,產量400~500千克。

五、香椿越冬保護措施

利用塑料大棚保護香椿越冬栽培,秋季落葉後,將移栽過的香椿植株,連根挖出,每50株1捆,根部澆上泥漿,假植於背陰處。其方法:11月中下旬在房屋後面挖深50~60公分、寬50公分的溝,將捆紮好的植株,傾斜豎立在溝內,根部用土填平,澆壹次透水,以滲透到溝底 為度,以後保持濕潤,經15天左右的低溫,渡過休眠期。然後定植於準備好的大棚內(行、株距同上)。棚內白天保持溫度18~24攝氏度,晚上12~14攝氏度,經40~50天,第壹批椿芽即可采收上巿。保護地栽培要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椿芽產量。

六、加工腌制和貯藏

椿芽通過加工腌制後能長期貯藏,隨時外運。方法簡單易行。采收新鮮椿芽用水清洗,涼幹後每100千克加20千克的鹽,缸內壹層椿芽,壹層鹽,鹽下層少上層多。3~4小時以後進行翻缸,再經5~6小時後,進行第二次翻缸,前後***翻5~6次,約經20~30天即可腌好,取出攤開涼1~2天,加少量米醋,增加光澤和脆 度,再曬至5~6成幹時,每100~150克紮成小把,放入小口壇內,排緊壓實,封口貯藏,保存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