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日南島詳細數據收集

日南島詳細數據收集

日南島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東南部的興化灣。它是日南群島的主島,福建省第三大島,莆田市第壹大島。日南島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擴大對臺和對外貿易的窗口。它壹直是壹個軍事據點,其日南水道是壹個主要的海上交通樞紐。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尖山王源、龍頭山烈士祠、日南島烈士紀念碑等。日南鮑魚是中國鮑魚的主要產地之壹。

基本介紹中文名:日南島行政區類別:鎮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地理位置:福建省莆田市東南部面積:52平方公裏人口:約5.5萬人方言:莆田方言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氣候著名景點:尖山俯瞰、龍頭山烈士廟、地理概況、歷史沿革、氣候類型、人口、民族、自然資源、行政區劃、社會經濟、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旅遊資源及日南島烈士紀念碑六大歷史景觀、海上氣象臺、地理概況日南島、本名南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東南部,北鄰。據《日南島誌》記載,明朝洪武初,海賊“誘寇”,海賊與海賊勾結,危害極大。為了防禦海賊海賊,明朝廷最初在南溪設置了壹個山村,平海衛在此駐軍900人。後來因為水村“被隔絕在上升的大海裏”,就搬到了與青山壹河之隔的石城村。它的南面是莆田的烏丘島。距離石城村7海裏,距離臺灣省新竹港72.89海裏。日南島東西長,南北窄,中間平坦。日南島是日南群島的主島,福建第三大島,莆田第壹大島。日南島日南島由111個島礁組成,陸地總面積約52平方公裏。共有18個島礁,面積為0.1平方公裏,史稱“十八島”,其中烏丘嶼現屬臺灣省當局管轄,位於福建省金門縣。主島面積45.08平方公裏,海岸線66.4公裏。主島分為東半島和西半島(原為兩島,後海灣較淺,相連)。東西長,南北窄,中間平坦,地形呈啞鈴狀。莆田埭頭鎮有渡船到日南鎮。塘魚原來的塘魚鄉,也就是現在平潭縣南海鄉的北樓村和南中村,現在還在使用莆田話。本島及其鄰近島嶼的居民主要來自莆田市涵江區。由於杏花灣杏花水道日南水道與莆田半島相連,與平潭縣的強勢方言(福清話)接觸的機會很少,所以湯峪島及其鄰近島嶼的莆田話很容易發展和保存。日南群島陸地總面積52平方公裏,由111個島礁組成。共有18個島礁,面積0.1平方公裏,史稱“十八島”,其中南部的烏丘嶼島繼續歸臺灣省金門縣管轄。《日南島史》:“興化海洋群島有四大星,分別是平潭、江陰、日南、梅州。”江陰半島原是興化灣的壹個島嶼,1970及以後填海形成半島。歷史沿革日南島,古稱南泥山,因山隱於海中而得名。宋元時期屬崇福鄉豐谷裏。明清時期屬六區豐谷裏。據《日南島誌》記載,明朝洪武初年,海盜“誘匪遺禍”。為了防禦海盜,明朝廷最初在這裏設立了日南山村,平海衛在這裏駐紮了900人的軍隊。後來因為水寨“被隔絕在上升的大海裏”,遷到壹水之隔的石城,與青山巡檢司合並。明清時期,在福建沿海兵馬俑拉鋸時,清廷切斷了邊界,日本南部民眾被迫內遷。清康熙十五年(1667),興化城守備司令與鄭成功之子鄭靜聯手,保衛興化城,抵禦清兵。第二年,鄭經戰敗,退出興化城。清康熙十八年(1670),鄭靖軍進駐日南圍頭、梅州,繼續抗清。清康熙二十壹年(1673),施瑯攻臺成功,鄭成功之子鄭克雙率南明政權投降,莆田沿海全部統壹。統壹後,日本南部民眾從韓江等地回流,平潭、福清、閩南等地也有不少人遷入。清同治三年(1864),基督教經日南島傳入莆田。民國五年(1916)《日南島誌》影印本設立為縣助,隨後設立本省直屬島務局,1933分區,1934分福清縣第九區,1935改為省轄特區,仍屬第四區1940轉回莆田縣。1949屬於十三區,1952屬於二十四區。20世紀50年代初,日南島再次成為該國兩支軍隊的拉鋸戰。日南島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尖山的山腰上。1964為紀念第二次抗擊反攻本島的國民黨軍隊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而建立。1955成立日南區,1957稱鄉,1958成立日南人民公社,1993改為日南鎮,2002年劃歸秀嶼區。北接福清、平潭,西接莆田半島,西經杏花灣與涵江區接壤。氣候類型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9.2℃。全年無霜,風能資源豐富,空氣中負離子豐富,海水理化因子穩定,周圍無工業汙染。人口和國籍根據日南島的編年史:“日南的農業很少,有很多貧窮的海盜。任何經過日南島的商船都會害怕危險,不敢久留。”日南島編年史:羅盤島在這個島的最東北端,這裏曾經是海盜的巢穴。赤山位於羅盤的東面,海盜們在此之前逃離。“《日南島實錄》記載”“當有事發生時,人們會談論它,他們會為復仇而戰。繼承人因賠錢累興化,徹底拋棄到福清,各民族間的爭鬥還是減少了不少。《關於日南島的民間記載》:“島民好鬥,每次因為極小的事情而爭鬥,甚至報復無休,傾家蕩產,置之不理,鋌而走險,成為海盜。”《日南島民風下》:“最奇怪的是老婆可以買賣,老公可以賣老婆,甲乙雙方可以交換”自然資源日南島山海絕佳,資源豐富。海岸線長66.4公裏,有25個天然避難所。20米海水等深線可開發利用的淺海面積5.9萬畝,填海面積1.23萬畝,盛產鮑魚、石斑魚、龍蝦、鰻魚、黃花魚、螃蟹、紅藻等100多種水產品。島上花崗巖儲量達2億立方米,有林地1000多公頃。日南島風能資源豐富。據統計,全年四級風以上的時間達到300天以上,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日南鮑魚日南島是我國鮑魚主產區之壹,水流湍急,水質新鮮,水溫適中,自然環境獨特,盛產海帶、紫菜、龍須菜等作餌料。日南鮑魚日南鮑魚是日南海域的特產。它是由日南島培育的。因其水質新鮮,氣候適宜,味道鮮美獨特,色澤鮮艷,有3 ~ 5個殼孔,殼孔周圍有突起,有獨特的藤壺。以日南產的新鮮海帶、紫菜、龍須菜為餌料,鮑魚肉煮熟後不會明顯縮水。南日寶協會於2009年成功註冊了南日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行政區劃下有17個行政村(包括小日、鰲魚、羅盤、赤山為四個小島村),總人口約5.5萬人。原來有108個自然村,因居住地搬遷而減少。社會經濟基礎設施:在日南島的65,438+07個行政村中,有四個位於有人居住的島嶼上,這四個小村莊的交通不便。日南鎮有完全中學2所,初級中學1所,小學17所,衛生院2所,其中駐島部隊衛生隊1所。萬平灣有壹個跨海供水工程,居民用的自來水由內地輸送。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在島上安排了很多土地,讓島上的居民搬遷到新的村莊。日南島編號15 2004年4月,總投資2000萬元的35千伏日南島輸變電工程投產。電纜全長10公裏,從莆田市埭頭石城碼頭隔海連接日南島。是目前國內最長、電壓等級最高的海底電纜。日南島經濟發展19風機建於2005年2月29日,年產值2500萬元。65438+2008年2月26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中海油)總經理傅成玉與臺灣國家石油公司(臺灣中油)董事長潘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烏丘嶼凹陷(日南島盆地)聯合研究協議》、《肯九區塊部分股權轉讓協議》等四份協議。《烏秋峪凹陷(南日島盆地)聯合研究協議》中劃定的協議面積約為9804平方公裏。計劃對合作區內雙方石油地質資料的油氣資源進行為期壹年的研究。協議執行期間,暫不開展數據采集等現場海域調查作業。協議到期時,雙方將提交相同的研究報告,並根據評估報告的結論決定是否執行下壹階段的地球物理勘探協議或石油合同。屆時,雙方將各自獲得。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表示,自1994首次合作以來,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國石油臺灣公司本著平等互利互惠的商業原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礎,海上油田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果。雙方將繼續發揮各自優勢,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商業原則基礎上尋求合作。65438、2008年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臺灣中石油簽署《烏秋嶼凹陷(日南島盆地)聯合研究協議》,* * *共同開發日南島周邊石油資源。它還沒有被開發,日南島周圍水域的水質沒有受到影響。旅遊資源史上的六大景觀來自民國時期,日南島務局長薩福鎮撰寫的《日南島誌》如下:1 .浮桶上看太陽:浮桶山位於日南島東部,面向東海。每天早晨,太陽升起,就像壹艘巨大的船出現在海天之間。此時,海面上的船只閃閃發光,氣勢磅礴。第二,尖山俯瞰:日南島上的尖山因其突兀的山峰而得名。山頂上有玉殿、關帝廟等古跡。山上布滿巨石,奇形怪狀。站在山頂上,妳可以俯瞰日南島。三、九龍險峻:位於日南島中部,九龍山險峻,綿延數裏。這裏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至今還保留了壹些古村落設置的堡壘等防禦工事。四、海會古墓:古墓朝代無法考證。據說宋朝的名臣在海上遇險,全家溺死在海裏。島民出於好心,將他的屍體收集起來,埋在了古灣峪的山裏。它不僅是壹個景點,也是當地人消災祈福的宗教聖地。五、西寨晚報照片:西寨就是西寨港。每當夕陽西下,彩霞閃耀,海島海山港金碧輝煌。6.龍頭山烈士祠:該烈士原名林俊,因在海中救人而犧牲。為了紀念她,人們專門在龍頭山建立了壹座烈士祠,供奉林俊烈士的塑像。日南島烈士紀念碑日南島烈士紀念碑矗立在尖山的半山腰上。1964為紀念在第二次抗擊反攻本島的國民黨軍隊中英勇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而建立。紀念碑高約8米,由白色花崗巖制成。碑上有福建省委原書記葉飛題寫的“烈士永振”、“碧海江”、“熊峰永振”等字樣。基座上的碑文描述了兩次戰役的全過程,生動再現了戰死沙場、浴血奮戰的將士們的大無畏精神。烈士的忠誠埋葬在三級紀念碑裏。記錄了這些英雄戰士在那些年裏的史詩般的成就,日南島因此被稱為“英雄島”。日南島紀念碑海上氣象臺位於島東端戴東村大寶山,海拔166米。春夏之間,漁民出海總要回頭看看自己的家園。如果他們看到大寶山上的霧和霧,就可以預測暴雨將至,出海的船只會立即回港,所以他們被稱為“海上氣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