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的大便呈棕黃色,這是因為正常人的大便中夾雜著壹種膽紅素的關系。?吃青菜拉綠屎不正常
2、大便呈綠色 呈水樣或糊狀,有酸臭味、多泡沫,多見於消化不良、腸道功能失調等疾病。若綠便中混有膿液,則是急性腸炎或菌痢的表現。
3、腹部大手術後或接受廣泛抗菌素治療的病人,如突然出現帶腥臭味的綠色水樣大便,並有灰白色片狀半透明蛋青樣偽膜,提示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此外,吃了大量含葉綠素的食物,或腸內酸度性過高,也會使糞便變成綠色。
擴展資料?
大便看疾病
從顏色看
以下是大便異常顏色和疾病的關系:
1、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顏色是“白陶土樣”的,有可能是黃疸或由於結石、腫瘤、蛔蟲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導致膽黃素無法隨大便排出。
2、黑色:如果沒有吃豬血,又沒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藥物,大便出現黑色,壹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腸出血,血通過幾米長的腸道,發生各種化學變化,逐漸變黑,因此,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話,大便應該是黑的。
3、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潰瘍病出血的約占 壹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腸潰瘍出血。除潰瘍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並食管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
4、紅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腸、回腸、直腸、結腸,由於“路程”短,化學變化少,這些部位出血,大便應呈紅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來不及在腸道裏過多停留,拉出來的大便也是紅色。
5、但無論是上消化道還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壹個特點,血和大便混在壹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壹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離,甚至是便後滴血,這種情況是患了痔瘡。
從形狀看
1、觀察大便的形狀,也能及時了解壹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應為圓柱形,較軟,異常的形狀包括:太硬、太爛甚至黏液或水狀。間隔應是每天壹次,或隔天壹次。
2、大便幹硬是因為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都吸幹了。腹瀉者排出的爛便,是由於腸蠕動過快,來不及吸收食物殘渣中的水分導致的。
3、柱狀便見於習慣性便秘;羊糞粒狀見於痙攣性便秘;扁形帶狀便可能由於肛門狹窄或肛門直腸附近有腫瘤擠壓所致;糊狀便見於過量飲食後及其他消化不良癥;液狀便見於食物中毒性腹瀉及其他急性腸炎;膿血便見於細菌性痢疾;粘凍便見於慢性結腸炎或慢性菌痢。
4、如果稀便有紅色,應考慮是否大腸黏膜出血;若紅色稀便中混有黏液、膿液,應檢查大腸黏膜看看有無炎癥;如果是柏油樣的大便常常是由於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的大量出血,另外小腸潰瘍、癌腫等有時也會出現柏油樣便型;如果大便變細或變扁,可能是直腸潰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