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青青十二隊經典散文

青青十二隊經典散文

壹路上,我的眼裏充滿了綠色,綠色的稻田從路邊壹直延伸到天邊,連天空都被映成了蛋清。那天早上開始下雨了。雨點很小,但是又細又快,被雨水淹沒的田野是綠色的。雨水落在平坦的礫石路上,吸走了飛揚的灰塵。再也不是以前那條30裏長的“尤特”帶著34,N條“七溝八梁”跳秧歌,只聽見車輪的輕劈聲。道路兩旁高大茂密的綠色林帶,讓我們想起了20年過去的時光。不到半個小時,壹個熟悉的路口在綠色中撕開了壹個缺口...向左轉是合力河的第二支流,不,是新華二隊。

12隊用村口的綠色稻田迎接客人。壹面高大的白色廣告墻矗立在田頭,上面寫著“水稻科技示範園簡介”。黑線和紅點描繪出各種劇情的分布,頗具現代感和宏大感。壹下車,人就融化在綠色的稻田裏了。稻田那麽平整,田埂那麽規整,稻葉又厚,稻稈又直,都綠嫩嫩的,真是讓人賞心悅目。閃閃發光的雨滴掛在尖尖的葉子上,像珍珠壹樣閃閃發光,恍惚間,就像白玉般的“北珠”稻四處流淌,漫天都是清香。......

田埂上種著鮮花,粉色的波斯菊和金色的雛菊映襯著綠色的稻田。我才知道什麽是“田園”。

我說,這是當年二科的地號,水田管理真的是壹流的楊麗君,陪同我的田部宣傳部長告訴我,這是現在老謝家的家庭農場,他家過去種了壹家公司的地。

新華十二隊,鶴立河二支隊,是我工作生活了三年的連隊,也是我此行最想去看看的地方。村口的稻田給了我第壹次驚喜,進村後我的“大驚小怪”還在繼續——

過去,具有20世紀50年代建築風格的分公司辦公室被精心粉刷和翻新,就像壹座維護良好的古堡。乍看之下,人們知道現任的壹家之主會活下來。辦公室墻上掛著不少獎牌:黑龍江省川幹文明單位、農墾總局文明單位、鶴崗標準化黨支部...左邊是我曾經工作過的“政治文化室”,壹排排寬敞的木椅上沒有灰塵,似乎這裏經常召開集體會議。房後勞改農場時期的土墻已經全部拆掉,知青宿舍變成了整潔的家庭房,雨中的路並不泥濘,路邊到處都是花草;在老東家的舊址上,壹片寬闊的綠草坪、花壇和山亭奇跡般地出現了,把20年前的勞改農場改造成了花園式的生產隊。知青食堂變成了大店,原來低矮的小店賣給了個人利用老房子養牛;拖拉機隊寬敞的院子成了各家各戶大型農機具安全免費的停放地。閑置的機修車間被改成了標準化的牛棚。只有樹不能砍,不能動,壹個接壹個,整個十二隊都被郁郁蔥蔥的綠樹包圍,是壹個綠色的十二隊。

浙江壹直在下小雨。生產隊書記王剛說:已經壹個多月沒下雨了。今天,妳來了,帶來了雨水。心裏有絲絲涼意。畢竟是和這片土地30多年的緣分。撐著濕漉漉的傘,彭洛博渾身酸疼,在雨中走來走去,看看熟悉又陌生的12隊。曾經,他清新迷茫,知青來了又走,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卻堅持建設自己的家園。這樣想著,心裏有點不爭氣的慚愧。隊長齊有才親自開著他的桑塔納,帶我去了十二隊的苦家。老謝以前是機耕隊的,現在兒子們都出了才,掌握了機修的手藝,在家裏開起了修理廠,生意很紅火。家裏還承包了30公頃水田,院內大型農機具壹應俱全。壹趟房子四大四小,地暖電器,家庭固定資產20多萬。是壹個努力致富的小康家庭。齊隊長告訴我,大型的農機具已經不適合家庭農場的水田耕作了。現在十二隊農民使用的先進農機大多來自浙江:寧波30、寧波354橡膠輪胎,再加上旋耕機、犁、脫粒用的六把鐮刀、插秧機、割草機(它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微犁)。我不禁在心裏感嘆:當年夢寐以求的農業機械化,在這個水稻王國實現了。

然後去了閔阿姨的二女兒小萍家,院子是磚鋪的,整齊幹凈。拉開倉庫,門板上寫著1號、2號、3號...根據儲存糧食農具的不同類別,對倉庫進行分類編號,有序管理。看到廚房裏土產的焊接水箱和浴缸,再聽到小平的老公是雙鴨山的知青留在了農場,這壹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有了答案。院子裏的涼亭旁,百合扶桑開得正艷。我撿了很多紫百合種子,想拿回北京種。12隊是“故鄉”。想看的人太多了。讓我們去看看楊,這位瓦廠的“同事”,她只是壹個膽小的河南小姑娘。沒想到,楊現在已經做了奶奶,而我正巧碰到她的兩個女兒帶著可愛的孩子去她家做客。銀華家承包了三塊稻田。她老公勤勞能幹,生活還過得去。他的老父親已經78歲了,但身體硬朗。她冒著小雨送我去遠方,我在心裏祝福她壹家人過得更好。......

雨永遠不會停。我希望這是好天氣的好兆頭。隊長說遠道而來的遊客必須去第二圖書館吃午飯。首先,我不明白,當美麗而荒涼的水庫,我能在哪裏吃飯?然而,那天最後的驚喜來自於第二個圖書館:在水草豐美、海浪浩渺的湖邊,建起了壹座鮮魚館。除了自制的鯉魚、河蝦和農家雞燉粉條,午餐甚至還有壹盤紅河蟹!螃蟹,很難相信,那是江南唯壹的水產品。今天北大荒的水庫居然養起了螃蟹,我還以為自己在陽澄湖畔呆了壹會兒。......

最後不得不離開12隊,回到新華。真的很遺憾。回頭看見路邊的電線桿上掛著小牌子,上面寫著壹些標語:種綠色水稻,養黑白花,走生態路;三年提高,三年富裕。想起齊隊長給我講的12隊長遠規劃,計劃用三年時間,用農家肥改良土壤板結,走綠色生態農業之路,我還是激動不已。

青青第十二代表隊在陽光和細雨中茁壯成長。人的創造力,加上綠色生活,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