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在生活中,說到輻照食品,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然而,越來越多的輻照食品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許多人非常關心它的安全性。以下是輻照食品及其安全含量!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1近年來,輻照食品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視野。因此,輻照食品原有的分子和原子是否會被破壞;輻照食品是否會受刺激產生誘導輻射,影響食品的衛生安全,壹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事實上,所有的食物都有放射性。研究表明,輻照食品不會產生誘發放射性,因此消費者完全不必擔心。

專家還解釋說:

首先,輻射不會導致食物成分發生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毒性變化;其次,輻照食品不會帶來微生物危害;最後,輻照食品不會導致人們失去食物的營養供應。

許多科學實踐表明,經過輻照的魚可以運輸很長壹段距離而不會冷凍,也不會變質。肉類不經過冷凍和化學處理,可以保存幾個月;蔬菜的保鮮期可以延長壹到兩個月。

經過多年的實驗研究,專家表示:“食物經過適度合理的輻照後,不會誘發癌癥,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現在,輻照食品已經在美軍和宇航員中廣泛使用,從未發生過事故。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對輻照技術的安全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結果表明,輻照食品對人體無害。

近年來,關於輻照引起食品成分和營養價值變化的文獻報道越來越多,並對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在常規劑量下輻照引起的食品中的化學變化可以忽略不計,滅菌劑量引起的化學變化也很小。

壹般情況下很難測量,只有在強輻照的作用下,食物的成分和營養價值才會發生變化。但是,這種超過滅菌劑量的強輻照通常不用於食品輻照處理。

輻照後的食品是否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毒性作用也特別值得關註。

目前,專家們已經從致癌性、致突變性、細胞毒性、致畸性四個方面對輻照食品進行了壹系列毒理學研究,並用輻照食品飼養了兩種以上的動物。經過四代的繁殖實驗,他們從毒理學和微生物學上對輻照食品進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大量長期反復的動物實驗表明,輻照食品在壹定劑量範圍內不會產生有害作用,產生的分解產物並不都是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用其他加工方法加工的食品中也會出現壹些有害物質。

我們上面說的關於輻照食品的衛生安全,是國家輻照食品法的基本內容,但是各國規定的輻照劑量標準不壹樣,輻照食品的審批條件和規定也不壹樣,消費者要有清楚的認識。

輻照食品及其安全性。輻射原理

食品輻照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壹種殺菌保鮮技術。它以輻射加工技術為基礎,利用X射線、γ射線或高能電子束等電離輻射產生的高能射線對食品進行加工。

在能量傳遞和轉移過程中,產生強烈的物理化學效應和生物效應,從而達到殺蟲、殺菌、抑制生理過程、提高食品衛生質量、保持營養品質和風味、延長貨架期的目的。

食品輻照以其減少農產品和食品損失、提高食品質量、控制食源性疾病等獨特的技術優勢,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註。食品輻照加工技術已成為21世紀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之壹。

二、輻照的發展過程

在第壹階段,電離輻射被認為是壹種新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輻照消毒技術早在20世紀20年代X射線發現時就有所探索,美國在40年代就開始了系統的研究和應用。

1958年,美國國會對食品、藥品、化妝品的法律法規進行了修訂,從法律上確認了電離輻射是壹種新的食品添加劑,對全世界的食品輻照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但從現在來看,把電離輻射歸為食品添加劑是不正確的,因為食品輻照並沒有給食品添加任何物質,只是引起了食品中的壹些化學變化;烘烤、油炸、裝罐、微波、輻照、冷凍幹燥都可以引起這些變化,應歸類為加工。

隨後,許多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研究輻照食品的健康和安全問題。同時,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和世衛組織舉行了幾次關於輻照食品的國際科學研討會,討論輻照食品的安全性。

第二階段,確認食品輻照不屬於添加劑範疇,用於商業食品。

1976年,各國食品專家在國際輻照食品專家聯合委員會上確認,食品輻照不同於化學加工,不屬於添加劑範疇,首次無條件批準雞肉、木瓜、土豆、草莓、小麥等五種輻照食品;

與此同時,輻照大米、魚和洋蔥被初步批準供人食用。然後批準了香料、酶制劑、鮮豬肉三種輻照食品。

第三階段安全得到認可,相關法律法規正式頒布。

在1980中,輻照食品聯合專家委員會確認“以儲存為目的,任何食品在10 kGy以下輻照,...並且不再需要毒理學測試”。

65438-098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食品法典委員會(CAC)正式發布了《輻照食品通則》,為各國制定輻照食品衛生法規提供了依據。

世界上第壹個正式批準輻照食品供人食用的國家是前蘇聯(馬鈴薯抑制發芽,1958年3月),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國。

第四階段,商業化的食品輻照工廠建立,輻照食品逐漸增多。

1991年,第壹家商業食品輻照工廠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坦帕市開業。目前,世界上已有38個國家正式批準了224種輻照食品的標準。

我國對食品輻照的研究始於1958。當時,中科院同位素委員會組織了糧食部等部門所屬的12單位組成了“食品輻照保鮮合作研究組”,對水稻輻照殺蟲、馬鈴薯輻照抑制發芽進行了有計劃的研究。

目前,中國已有約100種輻照食品通過鑒定。到1998,國家頒布並批準了6種輻照食品的衛生標準,在28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50多臺商業規模的輻照裝置,到2002年底達到64臺。

食品輻照規模不斷擴大,1999年輻照量達到86萬t,2002年超過100 t,居世界第壹。消費者對輻照食品的接受度較好,我國食品輻照已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

三。輻照食品的安全性

輻照食品的衛生安全是最受關註的問題。消費者普遍害怕輻照。輻照食品有放射性嗎?

食物經過輻照後,會誘發放射性嗎?有放射性殘留物嗎?關於輻照食品的安全、衛生和管理標簽的爭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微生物安全問題

人們非常關註食源性疾病。食品中的微生物,如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大腸桿菌等。,對輻照敏感,10kGy以下的劑量可剔除。輻照殺死致病菌,不會帶來食品安全問題。

根據各國30多年的研究成果,FA0/世衛組織/IAEA組織的聯合專家委員會於6月1980 10宣布,任何吸收劑量低於10kGy的輻照食品都是安全的,不需要進行毒理學試驗。

(2)輻照過程中營養物質的損失。

輻照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表明,低劑量輻照處理不會導致食品營養品質的明顯損失,食品中的蛋白質、糖和脂肪會保持相對穩定,而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會損失太多。

輻照食品的營養、衛生學和輻射化學研究結果表明,輻照後輻射降解產物的種類與常規烹調方法產生的有毒物質含量沒有本質區別。

輻照電離可直接引起生物效應。實踐證明,它能抑制輻照食品(蘑菇)的采後生長,防止發芽(馬鈴薯),殺蟲殺菌,滅酶活性(所有食品),從而達到延長食品保鮮期或長期儲存的目的。

可以認為,食品輻照引起的化學成分變化對人體健康無害,不會改變食品中微生物菌落的整體平衡,也不會導致食品中營養成分的大量流失。

。而高劑量輻射處理產生的營養物質及其輻射副產物的生成等問題,人類還沒有檢測到。因此,檢測技術仍需進壹步改進和提高。

(3)輻照食品的標簽

根據壹般的標簽要求,FDA認為有必要告知消費者輻照食品已經過輻照,因為輻照和其他加工壹樣,會影響食品的特性。

對於沒有明顯加工跡象的產品,比如整個食品都經過輻照,FDA要求輻照過的食品要貼上輻照標識,標明“輻照過”或“輻照過”的字樣。

如果在非輻照食品中添加輻照成分,就不需要在零售包裝上貼特殊標簽,因為這種食品明顯是經過加工的。

然而,對於不在零售市場上並可能被進壹步加工的食品,需要特殊的標簽以確保該食品不會被多次輻照。此外,FDA鼓勵制造商在標簽上添加壹些真相陳述,如輻照食品的目的。

四、輻照食品的種類

目前,世界上已有42個國家和地區批準了240多種輻照農產品和食品,每年市場上銷售的輻照食品總量達到20×104噸。

輻照食品的種類也在逐年增加。到2005年,中國輻照食品的種類已經達到七大類56個品種,主要包括:

(壹)輻照谷物、豆類及其制品殺蟲;

(2)幹果和果脯的輻照滅菌;

③熟畜禽肉的輻照保鮮;

④冷凍包裝畜禽肉的輻照保鮮;

⑤脫水蔬菜、調味品、香料、茶葉的輻照滅菌;

6.水果和蔬菜的輻照保鮮:

⑦魚貝類水產品的輻射滅菌等。

輻射技術的其他應用包括

①病人食品、太空食品、野營食品等。必須幹凈無菌,有些國家對其進行輻射處理;

②包裝容器也經過輻射滅菌;

③飼料也可以輻射滅菌。目前,歐洲幾乎所有發達國家都在用輻射對動物飼料進行消毒。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研究和實踐,食品輻照加工技術在解決食品損耗問題、減少藥物殘留和能源消耗、化學處理造成的環境汙染、提高食品衛生質量、延長儲存和供應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輻照可以殺滅寄生在產品表面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以及內部的病原微生物和害蟲,抑制其生理活動,從而從根本上消除產品發黴變質的根源,達到保證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目的。

食品輻照技術已成為減少產後損失、減少食源性疾病和解決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