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手術和化療,但他的父親仍未能抵抗疾病。12年2月2日,小啊的父親在醫院去世。
從確診到死亡,只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胰腺癌為什麽發展這麽快?壹旦確診,會死嗎?
胰腺癌是發生在胰腺外分泌腺的惡性腫瘤。與胃癌、腸癌、食道癌等常見消化道腫瘤相比,胰腺癌的發病率並不高,約占全部惡性腫瘤的2%-3%。但是胰腺癌死亡率特別高,5年生存率不超過7%。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胰腺癌發病人數為9.2萬人,死亡人數為81萬人。發病率和死亡人數之比幾乎達到1:1。
近年來,胰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胰腺癌已經取代肝癌成為新的“癌癥之王”。
胰腺癌和其他癌癥壹樣,不是由單壹因素引起的,而是由遺傳、環境、飲食等多重因素引起的。
臨床上,胰腺癌具有早期診斷率低、發病快、死亡率高、術後復發率高、藥物療效低、手術切除率低等特點。正因為如此,胰腺癌有“癌中之王”的稱號,讓人聞之膽戰心驚。
壹方面,胰腺癌的早期癥狀難以發現,容易混淆。胰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各種激素,參與血糖調節,促進消化。因此,胰腺患病時,消化系統的正常功能會受到影響,引起胃脹、胃痛、惡心、嘔吐、反酸等胃腸不適,容易誤診為胃病。
另壹方面,胰腺癌位置隱蔽,手術很難取得好的效果。胰腺位於上腹部深處,前面被腸管擋住,“躲”在胃後面。通常普通體檢根本查不出胰腺上的腫瘤。只有篩查胰腺癌,才能找到線索。
此外,胰腺癌的病情發展迅速。胰腺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胰腺癌細胞惡性程度比較高,容易侵犯周圍的淋巴結和血管,造成癌細胞轉移擴散,迅速擴散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胰腺癌也是“偽裝大師”,其癥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病、肝病、糖尿病等疾病,讓人摸不著頭腦。所以,我們需要“明察秋毫”,用銳利的目光分辨胰腺癌。
由於胰腺的出口與膽管相連,當胰腺患病時,容易阻塞膽管,引起消化不良,從而出現腹脹、胃痛、反酸等類似胃病的癥狀。
當胰腺癌侵犯腹腔神經叢時,會引起腰肌勞損和持續性腰痛等癥狀。晚上仰臥或平躺時疼痛會加重,側臥或彎腰時會減輕,但不是骨骼問題引起的。
胰腺具有調節血糖的功能。胰腺癌會導致胰腺對血糖的調節功能下降,使血糖突然升高,容易被誤認為糖尿病。
資料顯示,6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會出現黃疸,表現為皮膚和眼睛發黃,但與肝臟疾病無關,而是膽管梗阻,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在膽管內堆積。
也就是說,如果出現腸胃不適、血糖突然升高、腰酸背痛、黃疸等癥狀,就要提高警惕,及時檢查,避免胰腺癌的發生。
當出現疑似胰腺癌的癥狀時,應該如何進行排查?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檢查方法有超聲、CT、磁振等。其中,超聲檢查是胰腺癌普查和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可清晰顯示胰腺內部結構、膽道是否有梗阻及梗阻部位。
CT是胰腺癌最好的無創性影像學檢查方法,主要用於胰腺癌的診斷和分期。壹般來說,在選擇哪種檢查方法時,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初診、隨訪、療效和預後評估。
目前胰腺癌的存活率還很低,5年後的存活率不到7%。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天津市腫瘤醫院副院長郝教授說:前來就診的胰腺癌患者中,只有20%的人有機會接受根治性手術。因此,積極預防胰腺癌對於降低胰腺癌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醫生提醒,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有胰腺癌家族史或胰腺炎既往史等胰腺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體檢,最好每年壹次。此外,還要改掉不良習慣,戒煙限酒,避免食用刺激性和有害的食物,避免食用被汙染的食物。由於現代生活壓力過大,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運動,勞逸結合,防止免疫力下降,才能有效預防胰腺癌的發生。
總的來說,胰腺癌雖然“來勢兇猛”,但只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配合治療,保持樂觀的心態,就能迎來美好的未來。#39健康超級團# #微風計劃# #健康衛士#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