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牛肉制作工藝獨特,色澤紅潤,清香可口,“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平遙幾乎每家餐廳都有很多品牌,比如“灌雲”、步升、煥春等等,都是上品。平遙牛肉,最著名的山西美食,在世界名曲《山西好風光》中就有提及。平遙牛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老少皆宜。
2.平遙碗是三晉著名的風味小吃。清光緒年間,平遙南堡名廚董璇總結前人經驗,創制了香味俱佳的平遙碗。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後從北京到xi安途中路過平遙,吃了董璇做的碗後,贊不絕口,給了她豐厚的賞賜。平遙碗的制作方法很獨特。先將小麥粉或蕎麥粉用溫水調成糊狀,再加入油、鹽、蔥花等佐料,由濃至稀攪拌均勻,放入小碟中,籠蒸,冷卻。顏色淺黃,互不沾,卷不斷折。它可以冷吃,也可以熱吃。冷拌時,將碗切成條狀放入盤中,加入醋、蒜泥、芝麻醬、香油、辣椒面、大料水,拌勻即可食用;用熟豬油或香油翻炒,用蔥、蒜翻炒碗,加入山藥雞蛋絲或豆芽,用醬油、醋、大料水等煮。壹百多年後,平遙碗壺深受群眾喜愛。城鄉的廟會、集市上隨處可見碗鍋攤。
3.泡泡油餅在平遙很有名。餡料是棗泥和豆沙。炸得色澤金黃,外嫩內軟,香甜可口。愛吃甜食的女生到了古城壹定要點!中檔酒店壹盤油餅賣18,明清餐廳賣28,沒有中檔酒店那麽多。要吃的話,考慮衛生質量,中檔餐廳價格還可以接受。
4.妳對You ' s Noodle(K?ol?o)的工藝很有講究,完美的結合了美觀的外形和濃郁的口感。制造過程非常嚴格。將面條的水燒開,用搟面杖攪拌成面團,趁熱揉搓。接下來,在手掌中摩擦小燕麥片球,然後纏繞在手指上,妳會得到燕麥片卷。舌形片長約10 cm,寬5 cm,卷出來的圓柱形就是它的尺寸。然後像饅頭壹樣蒸,熟了聞起來很香,吃的時候拌上鹵籽(平遙人稱之為“水漬水”),讓人垂涎三尺,食欲大開,食物鮮美,回味無窮。有兩種吃法。壹種方法是把它浸在鹽水裏。壹般鹵汁比較多,也有壹些肉、土豆、茄子壹起炒,讓它變濃。另壹種是切菜加菜炒。如果妳來平遙,這壹定是妳不能錯過的美食之壹!
5.油酥肉是山西名菜之壹,也是平遙地方名菜之壹。選用精選的瘦肉,經過上漿、上油後,配以天然黑木耳、大蒜、洋蔥炸制而成。山西人愛吃醋,做菜很講究用醋。成品菜色澤金黃明亮,味道鹹鮮,質地鮮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6.在平遙,拉件和剪結是有區別的。割疙瘩壹般比較小,拉壹塊比較大。切青春痘的制作也可以分為三類:壹是家裏吃的切青春痘,有的先卷成筷子的薄片,再用手切。切割方式有兩種,壹種是用指尖按壓;另壹種是用指尖挑。剪的最好看的就是指尖的大小,粗細大小統壹。它就像壹個用手指壓著的小耳朵。不僅好看,而且好吃,能增加人的食欲。二是撕心裂肺,割心結。省去了搟面的過程,直接用手指撕切疙瘩就行了。這個技術要求比較高,壹般新手做不好。需要高超的手指技巧才能切得均勻。壹般是把面團切成圈,撕薄。第三,就是把面條搟薄,撕成塊狀,有些地方叫拉壹塊。切疙瘩是大多數人喜歡吃的,但是如果吃的人多,用手切會很累,還是快點切比較好。不過口味重的人特別喜歡吃。夏天,他們用清水煮豆子或西葫蘆,冬天煮胡蘿蔔,炒番茄醬,壹勺炒肉,然後是壹根蔥或蒜瓣。用平遙話來說,他們說“美人傷身!”看到這個是不是流口水了?
7.刀削面因刀削而得名,因刀工刀切俱佳而被稱為“飛來刀削面”。技藝高超的廚師切出來的面條是“湯鍋裏的壹滴,空中的壹飄,刀上的壹鮮,根上的壹跳的魚”。刀削面有粗有細,棱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光滑有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用果肉汁蘸陳醋吃,在北方很受歡迎。有句話叫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數平遙。
8.貓耳朵是平遙的傳統面食,因形似貓耳朵而得名。貓耳朵口感爽滑,制作簡單,適合各種面粉和澆頭,因此受到平遙人的喜愛。貓耳朵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將面條倒入盆中,加水攪拌(水溫:冬熱夏涼),將耳朵打成面團,揉勻。面團稍微打好後,放在桌子上,再揉壹遍,搟成2分鐘左右厚的面片,撒在上面,用1寸寬的刀切成條狀。然後,左手握住面片,面片頭端朝上,右手食指和拇指扯下壹個手指肚大小的面片,反方向扭轉(即食指向下扭轉,拇指向上搓,壹般邊拉邊搓),這樣面片就成了貓耳朵形狀(凹肚形狀), 這樣就可以從手的上端(也就是臉的前端)翻過來跳進開水鍋裏,煮熟撈出來。
9.和合飯是平遙的另壹種風味面食,也是平遙人的經典早晚餐。而發音是,就是攪拌混合的意思;米飯,蔬菜,面條,米飯和湯。米飯是指由蔬菜、面條、米飯和湯混合而成的面食。相傳這種飯起源於金魏,胡節人進入山西,主要居住在武鄉壹帶。他們是遊牧民族。他們在這裏定居後,不習慣吃山西的粗糧,不會做飯,就把糧食和蔬菜壹起放在壹個鍋裏煮。人們把這種大米叫做胡。因為胡和何音在當地相似,時間久了就演變成了何帆。呵呵米飯屬於粥,做法其實很簡單。具體做法是將適量的小米、黃豆、南瓜、土豆、紅薯、胡蘿蔔、白蘿蔔、山藥豆等煮熟。在水中,然後加入面條摻雜豆面,再加入壹些大白菜、青菜、韭菜、蔥、香菜、姜粉、鹽之類的,米飯就做好了。說白了就是飯和米在壹個鍋裏。米、面、菜壹應俱全,風味獨特,紅白綠三色。不僅味道鮮美,老少皆宜,而且人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微量元素都高於其他食物,是增強體質、減少疾病、增進健康的最佳食品之壹。
10.黑手腕是平遙人過年必備的美容,包括燒臘、酥肉、丸子、酥肉、醬梅肉、肘子等。
著名景點:1。平遙縣雅2。日升昌售票處3。孔廟4。清虛關5。平遙城墻6。翁城7。橋樓8。椒江臺10。馬面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陜西省平遙縣,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年)。平遙被譽為“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壹,也是中國僅有的兩座以整座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城之壹。平遙古城是明清時期中國漢族城市的傑出代表。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它向人們展示了壹幅非常完整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和宗教發展的畫面。平遙舊稱古陶。明初修建城墻是為了防止外族擾南。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舊墻改擴建,全磚砌。此後,景泰、鄭德、嘉靖、隆慶、萬歷等先後十次修繕,更新城樓,增設敵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行途中遊覽平遙,建有四座城樓,使城內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城墻高度約12米,將面積約2.25平方公裏的平遙縣城分割成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墻內的街道、鋪面和城市建築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形制,城墻外稱為新城。這是壹個古今建築融為壹體,相互輝映,讓人回味無窮的奇妙之地。2009年,平遙古城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最完整的古代縣城。2015,15,平遙古城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