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生菜和芹菜哪個纖維多?

生菜和芹菜哪個纖維多?

萵筍:具有開郁消食的作用,富含維生素C、天然葉酸和鐵。經常吃生菜可以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韭菜:素有“洗腸草”之稱,含粗纖維多,質韌,不易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促進大腸蠕動。建議夏天偶爾吃。

提到食物中的膳食纖維,人們往往會想到芹菜中的絲和大白菜、韭菜中的排骨。

我發現有“菜筋”的蔬菜是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這是壹個普遍的誤解。為什麽這麽說?先說膳食纖維的定義。

所謂膳食纖維,包括所有不能被小腸吸收,但能進入大腸的食物成分,主要是除可吸收澱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各種植物膠和微生物膠,廣義上還包括糖醇、低聚糖等物質,甚至包括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的抗性澱粉。

看了這個定義,我們就知道,膳食纖維的選擇,關鍵在於能否在小腸消化吸收,能否進入大腸。是塞牙縫還是捅喉嚨,根本不是膳食纖維的評判標準。所以,壹種食物看起來是面筋,並不代表它就是高纖維食物;壹個沒有面筋的食物,吃的時候不刺痛喉嚨,也不代表它的纖維含量不高。

那麽,蔬菜裏的那些筋是什麽?它是植物的維管束。這就是植物的“脈管”系統。植物通過這些成束的柔性管道,將根部吸收的養分輸送到上部,將葉片合成的養分輸送到下部。

但是有了這些筋,並不代表纖維含量高。比如大白菜,有筋,但是大部分沒有筋的地方纖維含量很低,平均只有0.8%。沒有這些筋的食物可能纖維含量不低,甚至可能更高-

比如各種嫩豆、豆莢都是高纖維食物。雖然毛豆煮後質地較軟,但不妨礙它在蔬菜中奪得纖維冠軍(膳食纖維含量為4.0%)。嫩蠶豆(膳食纖維含量3.1%)和嫩豌豆(3.0%)更細膩可口,豆類脆(1.5%),但纖維含量真的比芹菜梗(含量1.2%)高很多。傳說超高纖維韭菜的纖維含量只有1.4%。

除了嫩豆角,芥藍(1.6%)、菠菜(1.7%)、莧菜(1.8%)、西蘭花(1.6%)等看似無麩質的蔬菜纖維含量也高於芹菜桿(65438+)

壹般來說,野菜的纖維含量高於栽培菜,深綠色蔬菜的纖維含量高於淺色蔬菜。比如大白菜的纖維含量是0.8%,而青菜和油菜的纖維含量是1.1%。白花椰菜1.2%,綠花椰菜1.6%,脆生菜只有0.6%。

說到纖維含量低的蔬菜,通常是水果類蔬菜,如西紅柿(纖維含量0.5%)、黃瓜(0.5%)、冬瓜(0.7%)。

纖維不能被人體小腸消化的特性不會因為物理處理而改變。不管是剁碎還是水煮,都不會破壞纖維。所以高纖維食物,用作餡料,更“省牙”,更適合老人小孩,但不會對膳食纖維的生理功能產生任何影響。

如果短切纖維能被人體吸收利用,恐怕世界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可以得救了。既然纖維被切碎後能被人吸收利用,那把草根樹皮磨碎,加點調料做成食物,補充營養,苦苦制作食物又有什麽用呢?

膳食纖維可分為不溶性纖維和可溶性纖維。不溶性纖維通常會讓人覺得有點“粗”,吃飯時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但是,要改變這種感覺並不難。因為不溶性纖維有脾氣,喜歡油。再高的粗纖維含量,只要用油燉過,用油泡過,就會變軟,壹點都不刺痛。

不同油脂中,富含飽和脂肪的半固態油優於不飽和液態油。所以高纖維成分多少有些“愛吃肉”。南方人用五花肉燉梅子,北方人用肥肉餡和雪裏蕻做包子,都是壹個意思。例如,高纖維全麥餅幹味道爽滑,因為它含有大量飽和脂肪。

但如果壹味追求這種吃高纖維的舒服感,往往會被商家上了當。很多餅幹零食都叫“高纖維”“纖維麩”,但依然香脆可口。這類產品的脂肪含量通常較高,從20%以上到30%以上不等。

吃壹點纖維是好事,但是有那麽多飽和脂肪相伴,這個好處早就被壞處淹沒了。如果真的要靠纖維清潔腸道,還是用低脂的烹飪方式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