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湘雅”是石臺縣綠茶的公用品牌,因其外形緊湊均勻、芽壯、湯色淺綠、香氣悠長、滋味鮮磁,深受消費者喜愛。
2.九華黃精?
以天然黃精為原料,經九蒸九曬,成品內紅外黃,味甘。有“九制黃精”之稱,常吃可延年益壽。陵陽鎮生產的保存黃精,1929獲國家銅獎。
3.西山交竈?
西山焦棗產於貴池市棠溪鄉西山村。始於五代十國,至今已有壹千多年的歷史。據《貴池縣誌》記載,自宋仁宗天盛時期(1023-1032),西山燒棗為貢品。西山的棗林大多位於海拔400米以上的山上。這裏土質疏松,雲騰多霧。生產出來的青棗皮薄肉厚,含糖量高,仁小個頭大,形似冬瓜,所以又叫冬瓜棗。西山燒棗采用傳統制作工藝,先蒸後曬,多次重復,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制成後色澤紫紅,形狀瑪瑙,軟嫩香甜,可謂色、形、質、味俱全,營養價值高於金琥珀棗、蜜棗。
4.東方的麥魚
麥玉是壹種小巧珍貴的水產品,與國內外著名的廬山石鍋魚屬同壹物種。它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很小,看起來像壹粒小麥,在麥收季節盛產這種魚。東至縣的麥魚有吻虎魚和吻虎魚兩種,以前者為主,占總產量的85%以上。麥魚喜歡生活在以礫石和沙土為基質的江河湖泊中。它們的食物主要是小魚和蟲子,也吃水中的矽質分蘗。麥魚是該縣的傳統特產,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村中人所珍藏”(《新疆劉冬縣誌》,嘉慶二十三年)。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幹麥魚。
5.九華山素食館
九華山素齋(3件)九華山是佛教名山。歷史上不僅僧尼要嚴守戒律,禁止吃肉,村民和遊客也不能吃肉。千百年來,這已經成為壹路上的習慣,從而形成了九華山獨壹無二、久負盛名的“素食”。素食的主體是素菜。素菜取自山珍,如竹筍、百合、黃精、黑木耳、黃花菜、地心菜、馬蘭頭、豆芽、豆腐、凍面粉、面筋、植物油、新鮮蔬菜等。,或炒、煨、燉或烤,可制成65438+。
6.石臺富硒茶?
富硒茶拆開來看,是富+硒+茶。豐富是指土壤中的含量超過平均值,達到專家研究的富硒元素標準。硒是人體非常需要的元素,俗稱癌中之王。這是硒最大的賣點。茶不僅是茶,還是壹種綠茶。富硒茶是壹種富含硒的綠茶,具有硒的全部功效,是壹種天然綠色的補硒飲品。
7.坑綠茶?
貴池市梅村鄉早在宋代就盛產綠茶。該村位於貴池市南部山區,毗鄰石臺縣,山高林密。村裏有6個村民小組,他們住在壹個5公裏長的峽谷裏。他們從古口進村,地勢逐漸升高。他們住在最遠的五六組,海拔高,常年多霧,空氣潮濕,日照短,土層厚,適合茶葉生長。所以生產出來的綠茶在色澤上優於其他地方。小坑綠茶以香氣濃郁(池州)著稱,產於貴池知名產茶村小坑村。它背靠佛教勝地九華山,亞熱帶氣候,深山峽谷,茶香濃郁。
8.閩南雞?
皖南土雞體型中等,身體緊湊,結構對稱。成年公雞重約1.8kg,體態雄壯健壯。其冠單葉,葉大,直立鮮紅,頭頸細長,胸深而略向前突出,背鞍形,體羽緊,金黃色發紅。尾羽上翹,紅色和黑羽相間;和鮮紅色;黃喙,黃脛,喙短而略彎,腿細長。成年母雞體重約1.5 kg,身體豐滿,胸部寬闊。體羽黃,麻黃少;單冠,大而鮮紅的冠;脛骨細長,喙黃色,脛黃色。皖南的雞很珍貴;生長周期長,約1至2年,飼養密度低,各種營養素攝入全面,雞肉和肉湯鮮美可口。
9.九華佛茶
九華山佛茶是九華山著名的特產之壹。這裏的茶場海拔近1000米,群峰環繞,松柏翠竹,飛泉潤谷,芳草萋萋。
10,東到雲劍?
乾隆皇帝命名的“會道茶”產於東至縣葛公鎮最高峰雞頭嶺。靈峰海拔1187.2米,與仙浴山、紫石塔等產茶山壹脈相承,具有原始的自然風貌。“惠道茶”生長在雲霧繚繞的山谷和險峻的山脊上,花間有孕核,充滿原始的自然靈氣,葉厚汁濃,湯綠醇香,慢慢啜飲,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