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頭,又名馬蘭、紅馬先蒿、雞腸、檀邊菊、紫菊花、毛茛科等。為菊科馬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馬蘭頭有紅莖和綠莖兩種,都可以食用,紅莖馬蘭頭是最好的藥材。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結合,壹些地方仍然保持著清明節吃寒食的習慣。吃浙江的馬蘭頭等新鮮蔬菜,就是取“青”字,以配合“清明”的“綠”。
馬蘭頭的主要價值
1、營養成分及含量馬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富含礦物質元素、維生素和β-胡蘿蔔素,超過17種氨基酸,其中7種為人體必需。營養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約為:K、Ca、Na、Mg、Zn、Fe、Cu、Li、Mn、Ni、V、Se、Co,其中鉀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20倍,Se、Zn、Mg、Ca的含量比普通蔬菜豐富。嫩莖葉含有水、鈣、磷、鐵、胡蘿蔔素、鉀、維生素B、煙酸等。馬蘭富含無機鹽,含水量86.4%/100g,蛋白質3g,脂肪0.9g,碳水化合物5.2g,粗纖維1.1g,VC 36mg ~。煙酸2.5g,鉀530mg,鈣145mg,鎂46.8mg,磷70mg,銅0.24mg,鐵4mg,鋅0.43mg,鈉1mg。全株含揮發油,油中成分為乙酸龍腦酯、甲酸龍腦酯、酚類、倍半萜、二聚體、辛酸。每100g馬蘭的營養成分:能量25大卡、蛋白質2.4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4.6g、膳食纖維1.6g、維生素A 340g、胡蘿蔔素2040g、硫胺素0.06mg、核黃素0.13mg、煙酸0.8mg、維生素。38毫克磷、285毫克鉀、65,438+05.2毫克鈉、65,438+04毫克鎂、2.4毫克鐵、0.87毫克鋅、0.75毫克硒和0.13毫克銅。木賊的半根莖細長圓柱形,多為淺褐色細根和須根。莖圓柱形,直徑2-3毫米,表面黃綠色,縱條紋細,脆易斷,節中央髓白色,葉互生,葉皺縮卷曲,多數已折斷。完整的有倒卵圓形、橢圓形或披垂狀,短毛,有的枝頂有頭,有淡紫色的花或果實。瘦果倒卵形,長方形,平,有毛。輕微的呼吸,淡淡的澀味。2、食譜長壽馬蘭頭:原料:新鮮馬蘭頭250克,香幹豆腐5塊,五香炒花生50克,醬油、香油、精鹽、糖、味精。方法:1。用五香香料炒花生,去衣,小火炒熟,研成細粉備用。2.豆腐幹用開水略煮後,切成細粉。3.將馬蘭頭洗凈,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擠幹水,剁成細粉。將所有材料混合,加入調味料。功效:清熱、開胃、延年益壽。適合陽體質,易上火見目赤咽痛,或皮膚癤腫。也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食積。幹馬蘭頭:將馬蘭頭飛水洗凈,控幹水分,切碎備用。幹香水味,切碎。熱鍋放油,炒幹香粒,加鹽、雞精、糖拌勻。關火,加入馬蘭頭和香油拌勻。所有藥物均用於清熱解毒、消食利濕、化瘀止血。在福建、廣東,俗稱田邊菊、路邊菊;在湖北、四川、貴州和廣西,它們通常被稱為魚-泥鰍串、泥鰍串和泥鰍菜;而在雲南,他們被稱為索依蓮。嫩葉通常作為蔬菜食用,俗稱“馬蘭頭”。馬蘭頭就是馬蘭,仙居人叫它馬頭蘭。馬蘭出自《本草綱目》:馬蘭,盛澤旁。聞起來像紫莖澤蘭。北方人看它的花叫紫菊,紫得像單朵菊花,還有山蘭花,生在山邊,像劉的葉子,無丫,對生,花心略黃赤。也是大破血,可以用。《本草正義》說它“最解熱毒,能專血,止血涼血,尤擅此。凡溫邪、深入營、癰腫、血熱、潰爛等證候,均允許專藥。內服外用,用途廣泛,也是清熱解毒的重要產品。”中國醫學辭典:馬蘭根露,馬蘭根蒸露。辛涼,無毒。散結清熱,破血滯可治痔瘡。名稱:馬蘭頭,性味:辛、涼;歸肝、胃、肺經。1,功效馬蘭頭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2、主治馬蘭頭主治吐血、流鼻血、崩漏、紫癜、外傷出血、黃疸、腹瀉、水腫、淋證、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癰腫、痔瘡、丹毒、疳積。3、處方1,嘔血用馬蘭頭:鮮白茅根(* * *去心)、馬蘭頭(根)、湖南蓮子、紅棗。先將白茅根、馬蘭頭洗凈,壹起放入鍋中煎兩三次,濾去藥渣,再放入湘蓮、馬蘭頭...> & gt
哪些人不應該吃馬蘭頭?
馬蘭海德
也被稱為路邊菊,野菊花,馬蘭,和馬鞭草,它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馬蘭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不僅口感好,而且具有抗病的功能。又平又甜。尤其對高血壓、胃潰瘍、咽喉炎、急性肝炎、扁桃體炎等多種疾病,有清熱去火之益。
馬蘭頭對季節很有講究,吃的最佳時間壹般在20天左右。壹旦錯過就不再好吃了。此時采摘嫩葉,入口脆、嫩、香,風味獨特。
誰不能吃馬蘭頭?
妳好,這個沒什麽忌諱,但是不要過分。祝妳春節快樂。
馬蘭頭的品種分類
葉披針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下部和中部葉具2-4對淺齒或深齒,通常長3-6厘米,寬0.8-2厘米,上面有稀疏或濃密的毛;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產於中國西部、中部、南部和東部地區(四川、雲南、貴州、陜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省、浙江、安徽、江蘇、山東和遼寧南部)。在韓國、日本、印度支那和印度也有分布。生於林緣,草地,溪邊和路旁。很常見。葉倒卵形,長圓形,下、中葉通常長4-10厘米,寬2-5厘米,有2-4對深裂片,呈條狀;上部葉條狀,全緣,或有壹對裂片,疏毛或近無毛;基生葉齒淺,與前壹品種相同;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主產於長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也產於陜西南部(洋縣)、貴州(遵義、納雍)、雲南。多態變種的瘦果通常有較少的腺體或更明顯的毛。葉片呈條狀披針形,下、中葉齒淺,近無毛。莖通常多分枝,總苞片倒卵狀長圓形。分布於江蘇、江西、河南和山西南部。葉條披針形至窄披針形,頂部漸尖,下、中葉齒淺;總苞片狹披針形,先端尖。產於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湖北、陜西南部、四川東部、湖南、廣東、江西等省。
誰知道什麽是馬蘭頭?有什麽用?我能在哪裏購買它?
中文名:馬蘭頭別名:馬蘭、馬來、馬浪頭、紅燜菜、雞兒菜、路邊菊、田邊菊、紫菊花、胖跳頭草、雞兒場(南方民間)、泥鰍(四川)、狗街兒(四川綿陽、德陽)等。學名:馬蘭科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態特征馬蘭頭每年春秋兩季都能萌發嫩芽,產生新枝,植株叢生,株高30 ~ 60厘米,莖直立,莖粗0.5 ~ 0.7厘米。葉互生,長7厘米,寬2厘米,邊緣有粗糙齒或羽狀淺裂,或微凹,葉脈明顯,紫紅色或深綠色。春天,嫩莖和嫩葉作為蔬菜采摘,稱為馬蘭頭。花頭淡紫色或淡黃色,7月開始開花,6月5438+10月種子成熟。瘦果扁平,暗褐色,種子無胚乳,可繁殖。紮根於10 ~ 20 cm土層,為匍匐莖,白色,無限生長。匍匐莖有節,可以在節間生長發芽。[編輯此段]地理分布馬蘭頭原是壹種野生物種,生於路旁、田野、山坡,分布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在美國,馬蘭頭只生長在夏威夷。藥用價值馬蘭頭嫩莖葉含有水、鈣、磷、鐵、胡蘿蔔素、鉀、維生素B、煙酸等。中醫認為,馬蘭頭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瘡癤、黃疸、水腫、痢疾、淋證。味甘、平、微寒、無毒。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和有機酸。具有清熱止血的作用,並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適用於吐血、鼻出血、急性肝炎、咽喉、扁桃體炎、腮腺炎、乳腺炎等化膿性炎癥。至於哪裏能買到,有人說菜場就行。我不太確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