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播種育苗:苗床要求通風透光,土壤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好。苗床應細耕、耙平,畦沿平整,寬1-1.3m,長20m,高20cm。
苗床面積按種植面積的10%準備。播種前給腳底澆水。長平方米苗床最大播種期為10-14g,種子小。播種時,可摻入草木灰或細沙,使種子混合均勻,播種後用木板稍壓種子,然後蓋上稻草,噴水,蓋上塑料薄膜。經過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後,揭去薄膜。幼苗完全長成後,可間苗1~2倍,幼苗也可食用。註意通風,防止遷移。當有3~4對真葉時,即可種植。
3.種植管理:65,438+00-65,438+05天放棺前,深耕晾曬,腐熟有機肥3000斤,鈣鎂磷30斤,草木灰65,438+000-200斤,寬度65,438+0.3-65,438+0。種植前4-5天,噴灑除草劑如杜爾、乙草胺或農達,每畝100~110毫升,加水30-40公斤。
種植間距為15-20cm見方,種植後立即澆水,然後保持土壤濕潤。第壹茬葉子將在種植後25天左右去除。標準是把第四節以下的葉子全部去掉,然後壹片壹片的收割葉子。高峰期3-4天收獲1對真葉,其他6-7天收獲1對真葉。到9月初,畝產可達1.200斤左右。
第壹茬的葉子很小,後面收獲的葉子就是完全長成的成品葉。每收獲2~3次,應施腐熟糞肥或0.5%尿素溶液追肥。出苗和開花期間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0.1%磷鉀素1~2次,可使花穗長勢良好。7-9月天氣幹燥時,要註意灌溉,每次都要徹底灌溉。多余的水要及時清除,待土壤表面變白時再補充。
4.病蟲害防治:紫蘇未見病害。在生長期,蝗蟲、甜菜夜蛾等危害葉片,造成葉片穿孔,影響商品價值。可噴灑快靈、速滅定、強邦等農藥。
擴展數據:
紫蘇的營養價值
紫蘇在中國是常用的中藥,但日本人用它做菜,尤其是吃生魚片。在中國的壹些地區,它也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蘇葉又名紫蘇葉,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胸腹脹滿、惡心嘔吐。
種子也叫紫蘇子,有止咳、平喘、化痰的作用。紫蘇油可以從紫蘇中提取,從種子中提取的油也稱為紫蘇油。長期食用紫蘇油對冠心病、高血脂癥有明顯療效。
紫蘇在中國已有約2000年的種植歷史。明代李時珍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可配菜食用,或以鹽、梅子醬作糯米,嶽夏作熟湯飲之。”可見,紫蘇在中國人的飲食中是非常常見的。
中國人用紫蘇做各種菜肴,經常和魚、蟹壹起吃。菜肴有紫蘇魚幹、紫蘇鴨、紫蘇炒田螺、蘇鹽糊餅、紫蘇百合炒羊肉、銅鍋紫蘇蒸乳羊等。此外,在南方地區,將紫蘇葉或莖放入泡菜壇子中,可以防止泡菜液中產生白色病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