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雞鴨鵝有什麽區別?

雞鴨鵝有什麽區別?

壹.不同的定義

1,雞肉:指雞肉上的肉。雞肉鮮嫩可口,適合多種烹飪方法,營養豐富,滋補強壯。

2.鴨肉:指鴨子的肉。鴨屬於脊椎動物門,撲翼目,鴨科,由野鴨和斑鴨馴化而來。其中,鴨主要有兩種:壹種是番鴨,也叫瘤頭鴨、洋鴨。在繁殖季節,公鴨能散發出強烈的麝香氣味,因此也被稱為麝鴨。

壹種是:水鴨,又名蹼鴨,學名綠頭鴨,古稱野鴨、晨鴨。鴨肉是壹種美味的食物,適合滋補,是各種美味菜肴的主要原料。古人說:鴨肉好吃,連家養的雞都喜歡。鴨肉的蛋白質含量遠高於畜肉,脂肪含量適中,分布均勻,非常好吃。

3.鵝肉:指鵝身上的肉,是鳥類目中鴨科的壹種。鵝是雜食動物,鵝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是理想的營養健康食品。鵝肉含有蛋白質、鈣、磷,以及鉀、鈉等十多種微量元素。

鵝肉是鴨子的肉。鵝滿寶。鵝翅、鵝掌、鵝舌、鵝腸、鵝肫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鵝油、鵝膽、鵝血是食品工業和醫藥工業的主要原料。鵝肝營養豐富,鮮嫩可口,能刺激食欲。是世界三大美味營養食品之壹,被稱為“人體軟黃金”。

第二,角色不同

1,雞肉:中醫認為雞肉味甘,微溫。能溫中、健脾、益氣養血、補腎填精。雞肉含有維生素C、E等。蛋白質比例高,種類多,消化率高。

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具有增強體力、強身健體的作用。此外,它還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壹。

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乏力、月經不調、貧血、體虛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中醫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虛益精、健脾胃、活血強筋骨的功效。

2、鴨肉:鴨肉性寒,味甘鹹,歸脾、胃、肺、腎,能大補疲勞,養五臟之陰,清勞之熱,補血利水,養胃生津,止咳自警,消螺積滯,清熱健脾,虛弱水腫。治體虛,病後體虛,營養不良水腫。

3.鵝:鵝性平,味甘;脾肺經。具有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止咳化痰、解除鉛中毒的功效。適合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的人食用。

凡經常口渴、身體虛弱、氣短、食欲不佳者,可常喝鵝湯,吃鵝肉,不僅能補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營養,控制病情發展,還能治療和預防咳嗽,尤其對治療感冒、急慢性氣管炎、慢性腎炎、老年水腫等療效顯著。對肺氣腫、哮喘有痰有較好的療效。特別適合冬天進補。

第三,營養成分不同

1、雞肉:100g可食用部分含量:可食用部分34%、水74.2g、蛋白質21.5g、脂肪2.5g、糖0.7g、熱量11大卡、鈣65438+。硫胺素0.03 mg,核黃素0.09 mg,煙酸8.0 mg,維生素C-,維生素A-,粗纖維0,灰分1.1 g。

2.鴨肉:每100g鴨肉含有以下營養成分:熱量:240.00kcal,蛋白質:15.50g,脂肪:19.70g,泛酸:1.13mg,碳水化合物:0.20。

3.鵝肉:每100克含可食用部分63克,熱量:251千卡,B1硫胺素:0.07毫克,鈣:4毫克,蛋白質:17.9克,B2核黃素:0.23毫克..

百度百科-雞

百度百科-鴨肉

百度百科-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