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如何辨別合成肉?

如何辨別合成肉?

這條骨頭粘肉的新聞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合成肉”。但是,這種火腿嚴格意義上並不是合成肉。合成肉是指用肉末和食品添加劑加工而成的整塊肉,“當肉”的骨頭和肉是完全從“二哥”身上去除的,不是肉末的融入。我先簡單描述壹下這個新聞,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合成肉,以及辨別合成肉的簡單方法。

壹、新聞事件(貼火腿骨頭)

說實話,買“貼片包骨火腿”真的是壹件壞事。

但是,每當商家在外包裝上寫著“臘肉骨頭”,明確告訴消費者這是骨頭,不是大塊的肉,我們就不會覺得這件事“奇葩”,也不會感到憤慨。

剛刷到這個新聞,相關人員的解釋是火腿骨頭需要貼肉,防止骨頭在真空包裝時刺破袋子。這樣看來,骨頭粘肉真的可以理解。如果我們消費者事先知道裏面有這麽大的骨頭,可能會考慮壹下再買。

我不是火腿愛好者。雖然我知道火腿骨燉和調味都很棒,但是人們買火腿的目的不同。我們很多人買火腿就是為了吃肉。把骨頭包裝成肉,從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來,會讓我們這些不知道內情的人有上當受騙的感覺。買這種臘肉就跟在食堂吃水煮雞壹樣。結果食堂所有大叔叫我的都是雞架。全是骨頭,吃什麽?

二、常見的合成肉

雖然臘肉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合成肉,但在我們知道真相之前,當我們購買這樣的肉時,我們真的感覺被欺騙了。先說說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合成肉。他們是火鍋三劍客(肉丸、蟹黃、牛羊肉卷(部分))、廉價牛排、火腿腸、雞柳、雞排。

火鍋三劍客:吃火鍋或者麻辣燙,不點肉丸、蟹黃、牛羊肉卷的話,基本就沒什麽吃的了。如果妳在菜市場或者網上買過肉丸,妳就知道餐廳的肉丸單價有多低了。我不是壹個食量小的人,但是如果我自己買丸子,買十塊,就能把自己吃個飽。蟹柳和肉丸差不多。它們很便宜,因為裏面有肉,但主要成分是澱粉,還添加了香精。

而且有的牛肉丸子很可能是用牛羊肉末做的,有的甚至是更便宜的肉,比如鴨肉。自從知道這個事實後,我吃澱粉丸子的時候,心情會有點復雜,不能炫耀牛羊肉卷。

便宜的牛排和壹些牛羊肉卷也是“壹樣的”。可能是用肉末加工的,也可能是假鴨肉。鴨子大概從來沒想過自己有壹天也能變成“牛”。

不用說,大部分火腿腸的配料表上都寫著澱粉。有的火腿腸沒有安裝,外包裝上直接寫著“我是澱粉腸”。即使有些食堂把火腿腸當肉菜賣,最多也只能算合成肉,甚至算不上肉(純澱粉香腸)。

以前以為“雞柳”“雞排”是雞胸肉,後來才知道也是合成的。別說當年,新出壹大塊雞排還是我的夢想。肉又嫩又大。我壹直很好奇為什麽壹只雞能長出這麽大壹塊雞胸肉。合成肉解答了我的疑惑。雖然壹塊肉不能變那麽大,但是加入肉膠可以讓很多塊肉變成壹大塊肉。

三、合成肉的鑒別方法

突然發現我們生活中合成肉還挺多的。雖然很多,但是合成肉並不是壞肉,也不全是不能吃的肉。只要合成肉好,吃點合成肉也無妨。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吃生肉或者全切肉會更好。以下是幾種辨別人造肉的方法:

1.包裝

(1)看包裝封面。上面寫著“XX味”。別看了。肯定是人造肉。

(2)看執行標準號(壹般在背面),壹般以“SB”開頭的肉都是合成肉(例如:SB/T10635),而以“GB”開頭的肉是原切肉。可以根據諧音記住合成肉的執行標準號的首字母。

(3)看配料表。原來切的肉會很幹凈,只有肉;全切肉也會更幹凈,除了肉之外還有壹點添加劑;人造肉的配料表裏還有很多其他的食品添加劑。

2.無包裝

(1)看顏色和質地。合成肉的顏色和質地將與原切肉不同。如果妳覺得看起來不自然,那可能是合成肉。(生肉吃多了更容易判斷)

(2)用手撕。如果白肉和紅肉是連在壹起的,不會壹撕就分開,那麽肉就是生切或者整塊切。合成肉的紅肉和白肉很容易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