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病因和發病機制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常見的說法有:
①遺傳因素。往往有家族史,調查結果顯示先天性馬蹄內翻足家族第壹代親屬發病率比人群高20倍以上。
②發育異常。跗骨原始膠質、腓骨肌停滯、發育不良等缺陷,可能歸因於胎兒足在子宮內姿勢異常,同時子宮內羊水減少,使兒童器官體積變小,引起馬蹄內翻足。
③神經異常。研究表明,在電子顯微鏡下,存在神經異常引起的足內肌和足外肌超微結構的改變,使足的肌肉失去平衡。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畸形可歸納為三部分:
①前足內翻內收;
②足跟內翻;
③踝關節和距下關節跖屈呈馬蹄形畸形,有時伴有高拱畸形。
二、臨床表現
1.僵硬畸形嚴重,腳跟小,下垂和內翻極其明顯,呈桿狀。足前部還有內翻內收,腳踝和腳跟內側有檢查,有明顯的皮膚皺紋收集整理。被動背屈外翻時僵硬固定,難以矯正,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
2.松弛畸形較輕。鞋跟大小基本正常。腳踝外側及足背有輕微皮膚皺紋,小腿肌肉萎縮不明顯。在被動背屈和外翻時,可矯正內翻畸形,患足可達到或接近中立位。這種畸形很容易矯正。
第三,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是越早越好,出生後應立即開始。通過手法按摩和必要的控制措施,大多數患兒是可以治愈的。新生兒期是治療疾病的時期。對於治療效果不佳且復發或未經治療的患兒,可采用手術治療。
(壹)兒童出生後立即進行按摩矯正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如下:壹手托住患肢小腿,另壹手托住足底,使主要肌肉附著在足底外側。首先,外展腳前側,外翻足底,然後逐漸向下拉腳跟。最後,將足前部向後彎曲,將足扭轉至畸形的對側位置,保持原位,壹次矯正壹部分畸形嚴重的患兒,反復進行。然後使用石膏、膠帶、矯形靴等外固定裝置,維持按摩矯正後的姿勢,有望徹底矯正畸形。
(二)手術治療高齡患者,特別是肢體僵硬者,手法治療後不能完全矯正畸形者,應進行手術治療。
1.軟組織手術
(1)皮下跟腱切斷術適用於矯正新生兒足下垂畸形。
(2)跟腱延長術可用於年齡較大或僵硬者,以及次年無法通過法律矯正者。
(3)嚴重畸形或復發者可進行肌腱移植。
(4)足內後側軟組織松解術適用於內後側軟組織明顯攣縮,單純手法和石膏難以矯正的病例。
2.骨組織外科
(1)松質骨部分截骨術是治療手法按摩後殘留畸形的輔助手術。
(2)兩關節或三關節融合術是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後期治療方法,適用於10歲以上的僵硬型馬蹄內翻足。
(3)跟骨截骨年齡較大,畸形嚴重,跟骨內翻明顯,行走時足外緣與前足正常。
(4)脛骨旋轉截骨術4歲以後,脛骨旋轉截骨術可用於脛骨內旋畸形的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