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人員必須在不影響最終項目工期的前提下,預估每道工序有多少公差時間,什麽樣的工序是工作的瓶頸,並據此在計劃中安排好每道工序的方案和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PERT的內容包括“管理循環”中的三個步驟:計劃、實施和控制。
2.甘特圖,也稱為條形圖。它是由亨利·甘特於1917年開發的。它的內部思路很簡單,基本就是壹個線圖。橫軸代表時間,縱軸代表活動(項目),線條代表整個期間活動的計劃完成和實際完成。它直觀地顯示了任務計劃何時執行,以及實際進度與計劃要求的比較。
管理人員可以非常方便地發現壹個任務(項目)中還有哪些工作要做,可以評估工作是提前還是落後,或者是否正常進行。它是壹種理想的控制工具。
甘特圖的含義
甘特圖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以圖形或表格的形式顯示活動;
2.現在這是壹種顯示進度的通用方法;
3.實際日歷日和持續時間應包含在施工中,周末和節假日不應包含在進度計劃中。
甘特圖簡單、醒目、易於編制,在企業管理中應用廣泛。甘特圖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五種形式:計劃圖、負荷圖、機器空閑圖、人員空閑圖和進度計劃。
3.它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它是壹種網絡分析,通過分析項目過程中哪壹個活動序列的總時差最小來預測項目工期。其通常的做法是:
1)將項目中的所有活動都作為具有時間屬性的節點,從項目的起點到終點進行排列;2)用有向線段標註每個節點的緊前活動和緊後活動之間的關系,使之成為有向網絡圖;3)通過正向推演和反向推演,計算每個活動的最早開始時間、最晚開始時間、最早完成時間和最晚完成時間,計算每個活動的時差;4)找出時差為零的所有活動組成的路線,即關鍵路徑;5)確定準關鍵路徑,為網絡優化提供約束;
特點:
關鍵路徑上活動的持續時間決定了項目的持續時間,關鍵路徑上所有活動的總持續時間就是項目的持續時間。
關鍵路徑上的任何活動都是關鍵活動,任何活動的延誤都會導致整個項目完工時間的延誤。
花費在關鍵路徑上的時間是可以完成的最短時間。如果花在關鍵路徑上的總時間縮短,項目的持續時間也會縮短。否則,整個項目的總工期將會延長。但是,如果縮短非關鍵路徑上各種活動所需的時間,項目的完工時間不會受到影響。
關鍵路徑上的活動是總時差最小的活動,改變其中壹個活動的耗時可能會改變關鍵路徑。可以有多條關鍵路徑,它們的總時間必須相等,即完成的總持續時間。
關鍵路徑是相對的或可變的。采取壹定的技術組織措施後,關鍵路徑可能成為非關鍵路徑,非關鍵路徑也可能成為關鍵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