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小醜魚有哪些種類,有什麽特點?

小醜魚有哪些種類,有什麽特點?

小醜魚的主要品種之壹:有兩條條紋的紅海小醜魚

1.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紅海和查戈斯群島(印度洋中部)周圍海域。氣候帶:熱帶,在北緯31度和南緯7度之間。

2.生物學特征:成魚為黃色至橙色,背部為深色。眼後部有壹條帶黑邊的白色半圓帶,向下延伸至鰓蓋下部;背鰭中部與肛門之間有壹條窄窄的白色豎帶,帶黑邊。身體的鰭與身體顏色壹致或略淺。紅海雙帶小醜與查戈氏片蛉相似,但不同的是後者是橙色的,而前者是黃色的。此外,後者長且窄,前者短且寬,不難區分。

3.車身尺寸:最大總長度14cm。

4.習性:生活在外礁區1至30米之間的瀉湖和水域,通常成雙成對生活,壹夫壹妻制。

兩種主要類型的小醜魚:黑豹小醜魚。

1.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澳大利亞和新喀裏多尼亞附近海域。氣候帶:亞熱帶,南緯25度至32度之間。

2.形態特征:背鰭棘(總數):10眼大而上位。嘴大,上頜骨末端不如前緣;齒為單排,齒端有缺口。背鰭單壹,軟條拉長,呈鈍角狀。成魚為棕黑色至黑色,口鼻部為白色。眼後部有壹條帶黑邊的白帶,身體中後部有壹個大的梯形白斑,故名“寬帶小醜”,尾柄上有壹個寬大的白環。身體的鰭和身體顏色壹致。

3.車身尺寸:最大總長度14cm。

4.習性:生活在巖石和沿海礁區10 ~ 45米之間的水域,生有紫海葵。

三種主要類型的小醜魚:紅色小醜魚。

1.地理分布:涵蓋了從泰國灣到帕勞西南,北至日本南部,南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海域。氣候帶:熱帶,在北緯25度和南緯35度之間。

2.形態特征:軟條細長,呈方形;成魚是黑色的,頭、胸、腹、鰭都是紅色的。眼後有寬寬的白帶,有白邊,向下延伸至咽喉峽部。亞成魚都是均勻的橙黃色,眼睛後面有壹條白色的垂直帶。隨著成長,體色逐漸變紅,身體後部出現黑點,並蔓延至全身。

3.習性:生活在巖石和沿海礁區10 ~ 45米之間的水域,生有紫海葵。

四種主要類型的小醜魚:黑色雙帶小醜魚

分布於印度洋的珊瑚礁水域,屬於鯛科,橢圓形體長10 ~ 15厘米。全身紫黑色,眼後部、背鰭中部、尾柄處有三條銀白色豎帶,口部為銀白色,有壹條黑帶穿過眼周。進水溫度26 ~ 27℃,海水比重1.022 ~ 1.023,海水ph值8.0 ~ 8.5,水硬度7 ~ 9 dh。水質要澄清,餌料有蝦、魚蟲、剁碎的魚蝦肉、海魚顆粒飼料等。喜歡躲在花壹樣的海葵觸須裏。

小醜魚主要有五種:公子小醜魚。

分布於我國南海、菲律賓和西太平洋的礁水域,體長10 ~ 12 cm,橢圓形。體色為橘黃色,側面有三條銀白色帶,位於眼後、背鰭中央、尾柄處。背鰭中央的白帶在側面形成三角形,鰭呈橘黃色,有黑邊。進水溫度26 ~ 27℃,海水比重1.022 ~ 1.023,海水ph值8.0 ~ 8.5,海水硬度7 ~ 8 dh。餌料包括蝦、海藻、切碎的魚、顆粒飼料等。它喜歡躲在海葵裏,用海葵帶刺的細胞保護自己,和海葵形成* * *關系。

小醜魚的六種主要類型:紅色小醜魚。

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屬於鯛科,橢圓形體長10 ~ 15厘米。全身紫黑色,鰭紫紅色。眼睛後部、背鰭中部、尾柄有三條銀白色的帶子,非常漂亮。進水溫度26 ~ 27℃,海水比重1.022 ~ 1.023,海水ph值8.0 ~ 8.5,水硬度7 ~ 9 dh。餌料包括海水中的藻類、浮遊動物、海魚顆粒飼料等。紅色小醜多被關在養有無脊椎動物的水族箱裏,棲息在微微晃動的海葵的觸角裏,可愛美麗。

小醜魚的主要種類有七種:太平洋中的小醜

1.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僅在馬紹爾群島附近海域。報告顯示,在新喀裏多尼亞也能找到它。氣候帶:熱帶,北緯0 ~ 15度。

2.形態特征:背鰭棘(總數):10 ~ 11。成魚的前半部分是棕色,後半部分是黑色。體側有三條白色豎帶,在眼睛後面,體側中央,尾把上。胸鰭、腹鰭和臀鰭為褐色,背鰭末端和尾鰭為黑色。太平洋上的三帶小醜和毛裏求斯的三帶小醜差不多。不同的是後者是黑色的,身體中間的白帶達到背鰭頂部,尾柄上的環帶較寬,不難分辨。此外,報告顯示,太平洋三區的壹些小醜全是黑人。經過生物學家的研究,初步認為,由於* * *海葵種類不同,太平洋三帶小醜的體色會有所不同。車身尺寸:最大總長度為12cm。

3.習性:生活在瀉湖和外礁斜坡之間水深3-40米的水域,主要以浮遊生物、橈足類、無脊椎動物和各種海藻為食。

八種主要類型的小醜魚:咖啡小醜魚

分布於菲律賓、臺灣省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水域,屬於鯛科。長5 ~ 8厘米,橢圓形。全身淺棕色,眼後有壹條白帶,像壹個銀環套在脖子上。口部銀白色,從口部沿著背部到尾部和背鰭都是銀白色。進水溫度26 ~ 27℃,海水比重1.022 ~ 1.023,海水ph值8.0 ~ 8.5,海水硬度7 ~ 8 dh。餌料包括藻類、魚蟲、豐年蝦、海魚顆粒飼料等。我喜歡生活在海葵或珊瑚叢中。小醜魚分泌的粘液可以保護自己免受海葵蟄細胞的傷害。它隱藏在海葵的花狀觸須中,與海葵形成* * *關系。

九種主要類型的小醜魚:印度紅小醜

1.地理分布:分布於東印度洋的珊瑚礁海域,包括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泰國、馬來西亞、爪哇和蘇門答臘。氣候帶:熱帶,在北緯15度和南緯11度之間。

2.特征:成魚的軟條拉長,呈方形;成魚體為紅色至褐色,體側1/2 ~ 2/3部分為黑色,身體所有鰭均為紅色至褐色。幼魚為紅色,眼睛後面有壹條狹窄的白色垂直帶,僅向下延伸到鰓蓋邊緣,身體上側有壹個不明顯的黑色斑塊。隨著增長,白帶逐漸消失,而黑點逐漸擴大到全身。印度紅小醜和紅小醜最大的區別是,紅小醜的眼睛後面有壹條很寬的白色豎帶,帶黑邊,壹直延伸到喉嚨峽部,很容易辨認。

小醜魚的主要品種有十種:印度洋銀小醜。

1.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科摩羅群島、塞舌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位於印尼西部)及千島群島周邊海域。在馬爾代夫和斯裏蘭卡沒有發現它的蹤跡。西太平洋的族群,太平洋銀小醜,和他們很像,經常混淆。氣候帶:熱帶,在北緯23度和南緯35度之間。

2.生物學特征:成魚的軟條拉長,呈鈍角狀;成魚體橙黃色,從頭背至尾柄頂端有白色條紋,背鰭白色或黃色,其余鰭與體色壹致。印度洋銀小醜和太平洋銀小醜很像,區別在於後者的白帶從上唇延伸,而前者的上唇與體色壹致,不難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