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是百度百科復制的垃圾,根本不是妳吃到的中韓兩國館子裏的東西。
妳問的這個原因很簡單,不是不鹹,是放了壹大堆的糖蓋住了鹹味。
如果只想知道原因看到這裏就行了!
朝鮮半島挺可憐的,物產貧乏,所以半島的醬菜享譽亞太,他們的醬為了保存時間夠長自然也很鹹,妳買來的真味春醬就是少量的黑豆大量的面和鹽,其實成本很低,我自己都能做。我喜歡韓式甜甜的味道,我就自己做春醬了,自己可以少放鹽或不放鹽,炸的時候就不用放那麽多的糖來蓋鹹味了。韓式炸醬面跟中國銷售的中式韓料韓式炸醬面差不多,就是中國物資不匱乏,炸醬時油多,也放好幾塊燒好的五花肉壹起炸(所以那個人說的都是錯的,根本不是雞肉)。妳就是沒去過韓國也在中國吃過,沒吃過也在韓劇看過。其實韓國在朝鮮半島,地理位置靠北,為了保證本國農民利益,進口來的蔬果有非常重的稅,所以他們菜並不便宜,不信妳可以去韓國看看(不能光看繁華的首爾和什麽濟州島,要去地方上看看,那才是真的韓國),同時他們油料作物也少所以根本不是像頭像潛水鏡那匿名用戶說的那樣做的。而且妳無論是中國吃還是韓國吃,都不是那樣的。
中式韓料的韓式炸醬面:炸醬多油、有豬五花肉。
韓國韓式炸醬面:因物資匱乏貴,為了保障盈利,少油,無肉。(我在韓國吃過熬醬版,就是無油版的,純粹是加糖加水熬春醬,澆面上上桌,但是比壹般館子便宜,依稀記得是,3500還是4000來著)
其實妳看韓劇看的仔細或者對觀察力強自然就能發現,絕大多數劇中的春醬都是暗色不亮,這就是油少,甚至是無油版的,而妳在哪部韓劇見過韓國人吃的有肉塊?不存在的。
網上總有壹堆沒吃過的,不會吃不懂吃不會品不懂品的瞎BB。只會說好吃或不好吃,卻說不出的所以然。更有甚者就像這個潛水鏡匿名用戶,不懂還要瞎BB復制粘貼去害更多的人,還有網上很多人到處裝b秀手藝,其實他們這些之前都要加兩個字“家常”,說難聽了就是瞎做。
韓式炸醬面,用高糖蓋住高鹽,吃起來甜甜的,有人稱其甜膩,其實根本不是那樣,膩是因為韓國物資匱乏,自然制醬時盡量用面,面醬能不粘糊嗎?北京炸醬面是28醬,2甜面醬8黃豆醬,當然不會像春醬那麽粘了!會品的春醬壹入口就知道絕大部分就是面而已。中國也有天津甜面醬,妳試試熬成春醬這麽幹,壹樣粘糊的粘面條上有膩膩的感覺。網上壹些傻x不會品就不要說。有的人自己不喜歡這壹口就瞎BB。舉個例子有人說苦瓜苦死了壹點都不好吃,這種評論就是垃圾。而食家怎麽評?食家會說這道苦瓜做的如何,各種調料放的如何,又有何欠缺。入鍋時候油溫鍋溫對不對,翻炒時間對不對。最後品是香幾成苦幾成,打多少分,最後再說個人並不喜歡吃苦瓜這種發苦的菜。而自己不愛吃就說難吃簡直TM胡說八道。什麽都要懂了再說,而且千萬別信什麽百度百科,阿貓阿狗都能寫,跟真實的東西差10萬八千裏。
韓式炸醬面吃起來根據面館兒不同,甜度不同,面軟硬不同。醬都壹樣,真味春醬磨的並不夠細,細品會品的人能品出顆粒感。各館子配菜不同,絕大多數就配個酸蘿蔔,少數館子在面上配黃瓜絲。
個人建議:
第壹:盡量少在外面吃,中國館子的中式版韓式炸醬面高鹽高糖高油,不利健康。韓國大部分館子雖然油少點,但壹樣高鹽高糖。(原因很無奈,為了蓋住春醬的鹹只能大量放糖)
第二:實在饞了去自己做春醬,也不建議買韓國真味,我對它的評價不是什麽真味,而是真鹹(當然半島和中國東北部都是吃鹽重的,古代北地為了儲存物資過冬總要腌制肉和菜,壹代壹代下來導致口味變的很重,就像從四川往南吃辣的多是壹樣的道理,都有其歷史原因,但是高鹽高糖高辣高麻等等長期食用,都會對味蕾造成傷害,導致影響對食物的品鑒)
第三:自己炸醬少油少糖少鹽,面如果是手搟面壹定要用普通面,用麥芯兒面雖然品質高,但是面香十足,搶其醬味。
最後:韓式炸醬面在中韓吃了就沒到100個館子也有數十個館子,都有***通的問題,他們面不夠彈,這是只能自己做才能做到的,外面賣不可能在面上玩命下功夫,面要是和面靠少加水來提高硬度那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垃圾,自己制面,加入鴨蛋清,不停的揉,不停的壓制,最少也要醒面兩次,各揉半個小時。煮面要煮透亮,面不是要硬而是要彈,熟透透的軟而有彈牙感才是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