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方法
育苗播種四棱豆可通過種子或塊根繁殖。壹般以種子繁殖為主。種子表皮堅硬,不易發芽。為了提高發芽率,應對種子進行處理。先將種子幹燥1 ~ 2天,然後用55℃的溫水浸泡15分鐘,再用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後用濕紗布包好,在28 ~ 30℃發芽。種子“白”了就可以播種了。
(1)直播法,每公頃栽培田施腐熟有機肥45000公斤,深翻耙成小壟。壟距80-85厘米,按60-70厘米的穴距開洞,每個穴種2-3粒種子,覆土3-4厘米。
(2)繁殖塊根時,可將中等大小的塊根朝上埋於穴中,並用塑料薄膜覆蓋。株距同上。這種方法發芽早,能早開花早結果。
(3)育苗方法:播種前5-7天築好苗床,用塑料薄膜覆蓋,夜間用草稭覆蓋,盡可能提高苗床地溫。播種前灌水,水滲出後,用長刀將畦面切成10 cm× 10 cm的正方形。也可以準備營養土,放入直徑6 ~ 8 cm的營養缽中,在營養缽中播種。播種時,在每個土塊的中心或營養缽中播種2粒種子。播種後,用2厘米厚的細土覆蓋。播種後立即蓋緊塑料薄膜,夜間覆蓋草莖,增加苗床溫度。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在25 ~ 28℃。
出苗後應及時通風調溫,苗床溫度白天保持在20 ~ 25℃,夜間保持在15 ~ 18℃。如果土壤幹燥,可以澆水1 ~ 2次。隨著外氣囊的增加,通氣量逐漸增加。當外部空氣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移除所有塑料薄膜。種植前5 ~ 7天,徹底揭掉塑料薄膜。草地膜等保溫覆蓋,使幼苗在空曠的田間,進行適應性鍛煉。當幼苗有3 ~ 4片真葉,苗齡約30 ~ 35天時,即可種植。
移植和種植幼苗
移栽栽植苗木時,應選擇晴朗溫暖的天氣,晚霜過後,室外溫度應穩定在65438±05℃以上。種植時註意育苗,減少傷根。植物行距為80-85厘米,株距為30-35厘米;或每穴2株,穴距60 cm。每公頃保苗3.5萬~ 3.75萬株。為了提高地面溫度,應采用壟作。壟距直播法。種植後,立即澆水,並用塑料薄膜覆蓋。四棱豆的行距很大,前期土地利用率不高,容易滋生雜草。為了防止浪費,可以問壹些矮小、耐陰、生長快的葉菜,如油菜、菠菜等。
田疃管理
(1)株距和補種:直播時,播種7-8天後,秧苗陸續出土,要及時檢查補種,保證整苗。當幼苗長到7 ~ 8片葉時,拔除生長勢弱、畸形的幼苗,選擇留壯苗,每穴留苗2株。
(2)中耕培土:四棱豆苗期生長緩慢,需結合除草,進行1 ~ 2次淺中耕,保護土壤水分,提高地溫。抽薹後中耕1 ~ 2次。當枝葉長勢旺盛,植株閉合時,停止中耕,以免損傷根系。最後壹次中耕要培土,土壤高度15 ~ 20 cm,以利於地下根系的形成。
(3)肥水管理:四棱豆苗期,為了促進旺盛生長,應少施氮肥。在5 ~ 6葉期,每公頃施尿素150公斤。營養生長旺盛期不要多施氮肥,因為根系固氮能力強,多施氮肥容易造成莖葉白長,影響開花結莢。出芽時每公頃施草木灰7500公斤,過磷酸鈣450公斤,植株旁開洞。每隔7 ~ 10天噴施0.5%磷酸二氫鉀,每隔10 ~ 15天施復合肥,每公頃施225 ~ 300公斤。四棱豆喜歡潮濕,要經常澆水,保持田間土壤濕潤,防止幹旱。壹般春夏需水3 ~ 5天。雨季要及時做好排水和防洪工作。
(4)修枝搭棚:出苗後30 ~ 40天,拉藤期開始,應及時用竹竿或木棍作支撐,搭建人字形架或三腳架,高度1.5米以上。人工卷須均勻分布在框架上。
四棱豆開花結莢期,莖葉生長、開花結莢、根膨大同時競爭養分。另外花期長,花多。由於營養供應不足,花莢脫落非常嚴重。結莢率只有2% ~ 4%。為防止落花,提高結莢率,應合理調整植株,修剪和耙平。壹般在開花初期,主蔓去芯,促進側枝生長,減少開花節,抑制過度生長,促進結莢,減少落花。生長結莢期要多次采摘。對於過密的二、三級枝,過旺過密的側枝,下部過密的葉片,過密的花序,也要及早采摘,改善通風透光條件,節約養分,提高結莢率。
(5)采收:四棱豆為無限花序,可根據需要隨時采收。開花後12 ~ 15天,莢果綠色柔軟,尚未木質化,是采收幼莢的適宜時期。此時生長迅速,纖維較少。不要摘得太晚,會增加纖維,使莢壁厚硬,品質變差,不能食用。壹般3 ~ 5天收獲1次。開花後40 ~ 50天,莢果變褐,基本幹燥,應及時采摘老莢。如果收割太晚,豆莢自然會裂開。收獲後攤晾、脫粒、幹燥、儲存。
在落葉前後收集塊根。在冬季溫暖、土壤不凍的地區,可以留下老藤過冬,不收塊根。第二年春天長勢旺盛,花多莢多,根也大。壹年生植物可產塊根約1公斤,二年生植物可產塊根2.5公斤以上,1989年塊根重量為15 ~ 20公斤。
大多數北方地區每年種植,壹些種植者也使用塊根進行早期收獲。可在初霜來臨前將整根挖起,種在日光溫室中,防凍保存,第二年春天再種在地裏。
消滅病蟲害
四棱豆在北方栽培時間短,病害少。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發病後葉片上黃綠色斑駁和扭曲。防治方法是選擇無病植株留種;增加有機肥的施用量;及時防治蚜蟲;發病初期,每隔10天噴施300倍抗毒劑1,共3 ~ 4次。
常見的害蟲是蚜蟲和螟蟲。發生初期,可用40%樂果1000倍液;70%毒死蜱2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