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為什麽第壹口茶不能直接喝?有什麽危害?

為什麽第壹口茶不能直接喝?有什麽危害?

隨著春天的到來,萬物復蘇,各地紛紛開采春茶,茶園壹片繁忙景象。愛茶之人,盼來第壹杯春意,盼來第壹杯綠。不過,綠茶雖然是很好的嘗鮮品,但也不宜貪多。原因是什麽?

俗話說,茶要新,酒要舊。但是,古代新茶和現代新茶還是有壹些區別的。以前交通不發達,新綠茶做得好。十天半月也到不了茶客家。但是交通方便,物流速度快,當天做的綠茶當天就可以喝。其實這種新茶不適合喝。內有強烈的寒熱,對身體不好。今天我們將分享壹些關於綠茶的知識!

新茶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腸胃不適。另外,喝茶要結合自己的體質。胃寒的人往往舌苔白膩,手腳冰涼,怕冷。這種體質的人不宜多喝綠茶,要適量喝紅茶。這類人如果大量飲用綠茶,可能會加重原有的胃炎和胃潰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最新鮮的營養素不壹定是最好的。春茶剛加工過,多酚、醇類、醛類還沒有完全氧化,對胃腸道的刺激比較大。如果大量飲用新茶,可能會出現腹瀉、腹脹等不良反應。茶農的人生經歷可以給我們壹些啟示。壹般新茶泡好後,壹般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能泡完。這樣喝茶就不會強烈刺激腸胃,茶的香氣和口感也會更加醇厚。其實放壹段時間會進壹步氧化茶葉中的酚類和醇類。

1.水溫:壹般建議80℃-85℃。如果具體溫度難以把握,如果鍋容量為1-2L,可以煮開後靜置1-2分鐘。

2.註水:通過掛水沿杯壁註水,避免直接沖擊茶葉。

3.茶水比:壹般1: 50,即1克茶葉,50毫升水,常用玻璃杯200毫升,即只有3克茶葉。

4.煮湯時間:第壹泡只需要泡30s到60s左右;剩余1/3茶湯加水時,第二次浸泡時間略延長,浸泡40s-90s;之後根據茶湯濃度延長時間。

眾所周知,綠茶的沖泡方式有三種:吐、吐、倒。常見的綠茶有碧螺春、龍井茶、都勻毛尖茶、雀舌漢中仙毫。哪種方式最合適?

1.鑄造方法

以嫩綠茶沖泡為主,壹芽壹葉,或發濃骨壯,如洞庭碧螺春、都勻毛尖。

方法:加入適量溫水後,加入綠茶3-5g。等待綠茶下沈。綠茶葉在杯中漸漸散開,上下波動,湯色鮮綠色。欣賞綠茶葉子的起伏過程。綠茶的葉子完全沈下去後,妳就可以喝了。

2.CIC方法

主要沖泡嫩綠茶或天然幹茶,如資陽毛尖茶、漢中鮮好茶、麻雀舌等。

方法:1)準備壹個透明的玻璃杯(此例中玻璃杯的大小約為200ml),放入三分之壹左右溫度適宜的開水,放入3-5g綠茶葉,等待綠茶葉慢慢散開。

2)綠茶茶葉舒展後,可用開水沖泡。

3)綠茶茶葉完全沈底後即可飲用。

3.丟棄方法

主要沖泡濃茶或扁茶,如太平猴魁、龍井茶等。

方法:1)放入適量茶葉。加壹點溫水。

2)拿起沖泡好的杯子,慢慢搖晃,讓茶葉完全濕潤,讓茶葉自然舒展。

3)待茶葉稍微舒展後,加入開水九分鐘。當茶葉溶解成茶湯後,待溶出的茶湯更均勻後,即可飲用。

專家建議喝春茶不要貪多。正常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每天應喝4-5杯,茶宜清淡。另外,五個時間段比喝茶好:1。切忌空腹喝茶,否則會因綠茶寒涼而傷脾胃,容易醉;

2.飯前不宜喝茶,因為飯前喝茶會稀釋胃酸,影響消化器官的吸收功能;

飯後不宜立即喝茶。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蛋白質和鐵發生縮合反應,影響蛋白質和鐵的吸收;

不宜喝茶吃藥。茶葉中的鞣酸會與很多藥物結合產生沈澱,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