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變,音樂在變,毒品也在變。妳不能逃避海洛因太久!”猜火車的青春終將結束。我們的青春是怎麽結束的?還沒有?妳還在選擇不選擇嗎?
同事說我過了二十歲生日就覺得自己老了。以這個標準來看,我已經失去青春很久了。但總覺得自己還是青黃不接。我不知道我是固執幼稚還是透明清高。我每天醒來都聽到時間在敲我的窗戶。我好像欠了壹些債。雖然我把賬單掃進抽屜,視而不見,但我心裏清楚,我擺脫不了...
“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CD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齒保險,選擇建築按揭,選擇妳的朋友,選擇西裝,休閑裝和行李箱,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選擇看無聊的遊戲節目,邊看邊吃零食...選擇妳的未來,選擇生活...
我壹定要過得比父母好,選擇不選擇他們給我的生活;我不想為了結婚而結婚,我選擇不選擇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我身邊的伴侶;我不想因為壹個月幾百塊錢去奉承那些自以為是的人,我選擇不選擇工作。世界的常態是虛偽和無恥,所以我選擇不選擇正常的生活——如果說頹廢有理由,那就是理由。
然後有壹天,妳發現,即使妳拒絕了,放棄了,這個世界依然無情的存在,只是妳被拋棄了。就像瑞奇壹樣,妳要再次背叛,背叛妳叛逆的生活,回歸正途。妳必須接受虛假,接受平凡。因為妳不可能永遠年輕,妳不可能長大。只有死了,才永遠十八歲。活著就得選擇——選擇生活、選擇工作、選擇職業、選擇家庭、選擇可惡的大彩電、選擇洗衣機、汽車和CD機、選擇健康、低膽固醇和牙科保險、選擇樓宇按揭、選擇妳的朋友、選擇西裝、休閑服和箱包、選擇分期付款和三件套、選擇看無聊的遊戲節目和邊看邊吃零食...
青春的意義是壹種空擲,壹種否定,
成熟的過程是壹種實用主義,壹種修正。
否定之否定不是肯定,生活不是數學。
背叛背叛不是回報,壹切都會改變,包括結論。
因為壹切都在變化,所有的懷疑都是有意義的。
在所有的懷疑之後,人們會發現他們的真相,也許不是真相,而是近似的真相。
真理使人和平,不是嗎?像墳墓壹樣。所有人都朝它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