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危害

食品添加劑的主要危害

食品添加劑的毒性是指其對身體造成損害的能力。毒性不僅與物質本身的化學結構和理化性質有關,還與其有效濃度、作用時間、接觸途徑和部位、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機體的功能狀態有關。因此,無論食品添加劑的毒性和劑量如何,對人體都存在壹個劑量與效應關系的問題,即物質只有達到壹定的濃度或劑量水平才會表現出毒性作用。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兩種:天然添加劑和合成添加劑。天然添加劑來自天然材料,主要從植物組織中提取,也包括壹些動物和微生物的色素。合成添加劑是指人工化學合成的有機顏料,主要由煤焦油中分離出的苯胺染料制成。長期以來,由於人們沒有認識到合成顏料的危害,而且與天然顏料相比,合成顏料具有色澤鮮艷、著色力強、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等優點。,許多國家在食品加工業中普遍使用合成色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質疑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同時,大量研究報告指出,幾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給人體提供營養,有些合成色素甚至會危害人體健康。在吃精致的零食、快餐盒、美味的熱狗時,看壹眼印刷精美的包裝食品上的營養成分表,妳會發現每種食品中都有添加劑。據了解,加工食品中最常見的有四種成分,即轉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鹽和高果糖漿,這些成分對人體健康有害。

其中有些如果過量是有害的,如檸檬酸、甜菊糖、阿斯巴甜、甜蜜素、芬蘭白色素、香蘭素、乙基麥芽酚、山梨酸鉀等。,只要過量添加,基本無害。食用色素胭脂紅

水溶性合成顏料,亮黃色和紅色,單色品種。可安全用於食品、飲料、藥物、化妝品、飼料和香煙。

草、玩具、食品包裝材料等的著色。

分子式:c20h 11n2 o 10s 3 Na3化學名:1-(4-磺酸-1-萘偶氮)-2-羥基-6,8-萘二磺酸三鈉鹽。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於烘焙松餅、酥脆餅幹、微波爆米花和快餐店的油炸薯條中。根據最新的研究

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對心臟的危害是飽和脂肪的兩倍,估計每年有3萬到6.5438億+人因心臟病過早死亡。

據報道,從2006年起,反式脂肪酸將被要求列入外包裝的營養成分表。

高果糖糖漿

高果糖廣泛應用於冷凍食品,還有全麥面包、漢堡和松餅。它也可以添加到啤酒、軟飲料甚至番茄醬中。壹些研究人員提出,這種液體甜味劑可能會幹擾人體新陳代謝,增加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山梨酸

(山梨酸鉀)具有類似的性質和用途:

山梨酸是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推薦的壹種高效、安全的防腐劑。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煙草、農藥、化妝品等行業。作為不飽和酸,也可用於樹脂、香料和橡膠工業。

防腐蝕

山梨酸(鉀)能有效抑制黴菌、酵母菌、需氧菌的活動,也能阻止肉毒桿菌、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但對厭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幾乎無效,其抑制作用強於殺菌,從而有效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保持食品的原有風味。

其防腐蝕效果是同類產品苯甲酸鈉的5-10倍。

安全

因為山梨酸(鉀)是壹種不飽和脂肪酸(鹽),能被人體代謝系統吸收並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它的毒性只有鹽的1/2,苯甲酸鈉的1/40。

甜蜜素

“環己基氨基磺酸鈉”又叫甜蜜素,通常是環己基氨基磺酸的鈉鹽或鈣鹽。“甜蜜素”的甜度純正,壹般認為甜度是蔗糖的30倍。在美國,它壹度成為人工甜味劑,用量很大,被公認為安全物質。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1969。這壹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研究委員會收到了甜蜜素是致癌物的實驗證據,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隨即發布了對甜蜜素使用的嚴格限制,並於8月1970發布了全面禁令。1982年9月,雅培實驗室和能源控制委員會在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用最新的研究事實證明了甜蜜素的食用安全性。許多國際組織也發表了大量的評論,明確指出甜蜜素是壹種安全的物質,但FDA並沒有最終解決這個問題。盡管如此,許多國家(包括中國)仍然承認甜蜜素作為甜味劑的地位,並允許其使用。正確防範食品添加劑的危害應該是:

首先,當妳在超市買東西時,妳必須養成看後面的習慣。盡量買添加劑少的食物。

第二,選擇加工程度低的食品。購買食品時,盡量選擇加工程度低的食品。加工程度越高,添加劑越多。請不要忘記,光線越強,陰影越深。

第三,吃飯前“知道”。希望大家在吃之前了解壹下食品中含有什麽樣的添加劑。

第四,不要直奔便宜貨——便宜是有原因的。價格戰的背後,有食品加工商在暗中搗鬼。

5.要有“簡單懷疑”的精神。“這魚子的顏色怎麽這麽好看?”“這個漢堡為什麽這麽便宜?”有了“簡單懷疑”的精神,在挑選加工食品時,真相自然會顯現。造成食品添加劑行業混亂的另壹大因素是食品添加劑生產者和使用者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誤解。

目前,許多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錯誤地認為,只要按照GB 2760等標準公告中相應的範圍和用量添加,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就不會有問題。這種理解太片面了。

比如被熱議的“鹵肉中添加肉包王中王”事件,乍壹看,“肉包王中王”的成分,主要成分為甲基環戊烯酮和乙基麥芽酚,屬於我國批準使用的食品香料。但從紅燒肉的烹飪工藝來看,如果企業采購的是完全符合生產要求的合格肉類,壹般是不需要添加香精的,也就是技術上不需要使用食用香料,所以應該盡量少用或者不用。如果企業因為采購了不合格的肉品,而用調味的手段掩蓋了原肉香氣不足的缺陷,甚至會違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如“食品腐敗變質不得掩蓋”、“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掩蓋食品本身或加工過程中的質量缺陷”。更有甚者,壹些無良商家因為生肉、鮮肉以外的肉制品中不允許使用食用香精,而通過添加牛肉香精的方式將“雞肉”變“牛肉”,這是以假冒為目的使用食用香精的行為,應依法嚴懲。

再比如,在GB 2760-2011標準中,允許在復合調味料中使用三聚磷酸鈉等食品添加劑,三聚磷酸鈉的主要作用是保水劑。如果其在復合調味料中使用的主要目的是為肉類腌制、調味等下遊行業維持水分,則應考慮三聚磷酸鹽本身並不起到食品添加劑的作用,沒有必要使用這種調味產品。

因此,食品添加劑的生產者和使用者必須嚴格掌握和正確理解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深刻理解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特性,結合自身產品的工藝需要,絕不使用技術上沒有必要的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