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溫室裏壹年種多少茬蘑菇
大棚香菇的生長期比較長,壹般需要5-6個月,甚至更長。壹般香菇壹年只種壹次。如果采用後熟期短的品種,氣候適宜,可以種植兩季作物。
種植時要註意,如果物料溫度過高,壹定要及時揭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覆膜。壹般情況下,播種後20-30天菌絲會長滿培養料。
第二,溫室栽培香菇的適宜溫度
溫室栽培香菇的適宜溫度為22-27℃。10℃以下和30℃以上菌絲生長不良。此外,子實體發育的溫度範圍為5-25℃。不同的香菇菌株對子實體分化所需的溫度不同,在引種栽培時要註意。
三、蘑菇菌生長期的管理方法
(1)為防止雜菌汙染,播後10天內,室溫控制在15℃以下。當菌種開始萌發並逐漸向四周生長時,每天數次檢查培養料中的溫度變化,將料溫控制在30℃以下。
(2)若物料溫度過高,應揭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後再蓋膜。當菌絲長滿料面並長入料層時,室溫可提高到20-25℃,空氣相對濕度可保持在65%左右。壹般情況下,播種後20-30天菌絲會覆蓋整個培養料。
四、蘑菇出菇期的管理要點
(1)菌絲長滿培養料後,每天在最低溫度下打開菇房門窗和塑料薄膜1小時,然後蓋上,可增加料面溫差,促進子實體形成。
(2)根據濕度噴水,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調節到80%以上。當菌絲達到生理成熟,遇到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光照,就會擰成很多灰白色的小米狀的菌芽。此時可將其噴入空間,使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左右。不要在材料表面噴水,以免影響菇蕾發育,造成幼菇死亡。
(3)采摘壹批蘑菇後,用刀將蘑菇棒上有黴菌的部分去除,集中處理,防止汙染。將處理好的菇棒排列在菇床上,讓它們通風,稍微幹燥,加濕。不要給菌棒註入過多的水,以免引起黴菌腐爛。
5.溫室裏的蘑菇第二次變軟了怎麽辦?
1.蘑菇在溫室第二次放菇後,菇棒變軟,培養周期應為15天左右。在此期間,溫室內的溫度必須控制在20-23℃,栽培期間溫室內的溫度應保持恒定,避免溫差刺激。
栽培過程中不要往菇棒上澆水。可以給地面澆水,保持棚內濕度在65%左右。如果菇棒幹了,可以在上面噴點水,澆水的時候註意通風。
2.在細菌培養期間,必須加強通風管理,保持棚內空氣新鮮。壹般1天要通風兩次,每次通風30-60分鐘左右。
可以在出菇前三天噴灑殺菌藥物或在地面撒生石灰進行消毒,並且壹定要及時清理菇棒上殘留的菇腳和菇柄,為下壹次出菇做好環保工作。
3.菌絲生長發育階段的管理主要是調節溫度,保持水分,防止雜菌汙染。
為了防止菌絲被雜菌汙染,播後10天內,室溫必須控制在15℃以下。播種2天後,菌株將開始發芽,並逐漸在周圍生長。此時,應每天檢查培養料內的溫度變化,溫度必須控制在30℃以下。
4.采集1批次蘑菇後,可以用刀將蘑菇棒上有黴菌的部分去除,必須進行集中處理,防止汙染。
將處理好的菇棒排列在菇床上,讓其通風、略幹、加濕,菇棒註水不能過量,以免引起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