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菠蘿裏種的是什麽苗?

菠蘿裏種的是什麽苗?

菠蘿,又名鳳梨,是多年生單子葉草本植物,屬於鳳梨屬。它生長在地面上,果實是聚合果,由大部分小果實組成。平均單果重1-1.5公斤。菠蘿是壹種熱帶水果,原產於中南美洲。菠蘿果實營養豐富,其果汁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而且風味獨特。果肉中含有菠蘿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幫助人體消化,有益於飯後健康。此外,它還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1.配送區域

菠蘿廣泛分布在北回歸線和南方之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壹。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經濟栽培。主要產地集中在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越南、巴西、南非和美國,中國是十大菠蘿生產國之壹。

2.培養意義

菠蘿果實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g果肉含總糖12-16g,有機酸0.6g,蛋白質0.4-0.5g,粗纖維0.3-0.5g,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可高達42mg。此外,鈣、鐵、磷含量豐富。

菠蘿作為壹種新鮮食品,色澤金黃,香味濃郁,酸甜可口,清脆多汁。菠蘿罐頭被譽為“國際水果罐頭”,還可以制成多種加工品,廣受消費者歡迎。

菠蘿適應性強,耐瘠薄,耐旱,病蟲害少。是新墾山區重要的先鋒作物,易栽培,產量高,間作套種。是農民致富的好樹種。

3.栽培特性

3.1生物形狀

菠蘿高約1米,單生肉質莖,劍狀葉,叢生於莖上,纖維狀須根,頂生頭狀花序,花完整。肉質復合果由許多聚集在花軸上的子房組成。菠蘿根系較淺,90%集中在10-25 cm土層。強風會折斷果柄,吹倒植株,冬天的寒風冷雨會使菠蘿腐爛。

3.2菠蘿生長發育對氣象條件的要求

菠蘿是熱帶多年生草本果樹,喜溫暖濕潤,忌低溫霜凍,耐旱性強。但良好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降雨量不足或過多或不均勻,要通過灌溉和排水來調節。菠蘿原產於熱帶雨林和熱帶高原地區,耐蔭性強,喜漫射光,忌直射光,但高產優質仍需充足光照。菠蘿廣泛適用於土壤,但不適合中性或堿性土壤,粘性或無結構的粉砂,要求pH 5-6。菠蘿植株矮小,受風力損害較小,但6級以上的強風也會造成損害。

溫度是影響菠蘿生長、產量和品質的最重要的生態因子。據研究,菠蘿可在15-40℃生長,28-32℃最適宜。在10℃時,生長會減緩或停止,如果繼續低於5℃,就會發生冷害。在1-2℃停留1-2天時間太長。與其他熱帶草本果樹(如香蕉、木瓜)相比,菠蘿對低溫、短霜凍的耐受性較強。

不同的菠蘿品種對溫度的反應不同。它們在平均溫度約為65438±03℃時不開花,但在65438±06℃時開始開花。幹旱和炎熱也會抑制花朵開放或導致不完全開花。水果的成熟度和品質也與溫度密切相關。

從出芽到成熟,平均氣溫升高65438±0℃,成熟天數減少約5-8天。如果溫度高,日照強,水分充足,成熟期短,品質好。所以壹般夏秋果比冬春果成熟度短,風味好。

菠蘿是壹種耐旱作物。據研究,菠蘿每天的蒸散量約為4.5毫米,即使土壤的原始含水量比較高,只要3-4周沒有降水,土壤中的水分也能排盡。因此,在菠蘿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應註意適量供水,以保證其正常生長發育。然而,菠蘿是壹種淺根需氧作物。水分過多,土壤濕度過高,會造成土壤通風不良,阻礙養分吸收利用,嚴重的會造成根腐死亡。

據介紹,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以上,降水時間分布比較均勻(月降雨量為100mm)的地方比較適合菠蘿生長。30-50厘米的地下水位有利於根系生長。秋冬短期幹旱有利於花芽分化,增強植物抗寒能力。但如果太幹燥,植株會變黃,果梗幹枯,果心開裂,還會導致早熟,果小,不飽滿,果肉蒼白,水分少,風味差,誘發萎蔫病,可減產20%左右。如果冬春長時間低溫幹旱,植物的抗寒能力會降低,不利於花芽分化、芽發育不良甚至停滯。因此,當月降雨量小於50毫米時,就需要灌溉來補充水分。

3.3種植和育苗

666.67平方米種植菠蘿3800-4000棵,需要大量苗木。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包括塑料促芽繁殖、無性繁殖和組織培養。催芽時間及方法:選擇5月至165438+10月綠葉長40 cm的植物,壹般卡宴40片,菲律賓35片。用250 mg/L的乙二醇、25 ml的1%尿素和0.5%氯化鉀的混合溶液灌註每株植物以加速發芽,然後在處理後的第5天和第12天分別用25 ml的1200-1500倍和600-750倍的塑料溶液灌註。無性繁殖,常用育苗,即利用田間的小頂芽、小托芽、小吸芽、果瘤芽分類跟入,在苗圃培育後出圃。果實采摘後留在果柄上的小芽用來生長育苗,老莖用來扡插繁殖。組培育苗采用ms培養基,在室溫30℃、光照65438±02h或自然光照的室內培養。

3.4菠蘿優質高產技術要點

3.4.1選擇好的園林。

選擇壹個朝南,陽光充足,水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方作為商品生產基地。

3.4.2科學種植

種植前改良貧瘠土壤,施足基肥;選擇強壯的幼苗種植。密度:凱恩每666.67平方米3000-4000株,女王每666.67平方米4000-5000株。

3.4.3種植後加強肥水管理。

3.4.3.1施肥量

中桂每666.67平方米施氮42.2公斤,施磷26.8公斤,施鉀38.5公斤,n∶p2o 5∶K2O = 1∶0.62∶0.9;

3.4.3.2受精期

通常6月5438+2月至次年2月,抽芽前施促芽肥,采果後7-8月施壯芽肥;在促芽肥和壯芽肥之間施入壯果促芽肥;每年4、6、7、9月份施葉面肥壹次,每年5、8月份追肥兩次,用1%尿素和0.5%硫酸鉀溶液;果實采摘後施基肥。

3.4.3.3水管理

及時做好排灌工作,防止澇旱。

3.4.4做好其他管理工作。

如果不影響果實的生長發育,應適當去芽留種;推廣花,就要推廣花;為了提高果實的重量和品質,在小花全部枯萎後,用50毫克/升赤黴素和0.5%尿素溶液噴灑果實,20天後再噴第二次,再噴70毫克/升赤黴素和0.3%尿素溶液。為使果實成熟均勻,當果實達到第七成熟階段時,噴施300 mg/L乙烯加速成熟。

4.害蟲防治

4.1疾病控制

4.1.1枯萎病防治

發病後葉片變軟下垂,葉片淺綠至紅色,基部腐爛,最後全株死亡。這種病是由介殼蟲的危害引起的。防治方法:壹是嚴格註意無病苗繁殖。其次,及時撲滅介殼蟲,種植時用500倍樂果溶液浸泡頭部,倒置晾幹後種植。如果種植後發現介殼蟲有危害,及時噴灑樂果500倍或25%中科美靈1500倍。如果發現病株,要及時挖出來,防止蔓延。

4.1.2黑腐病防治

受害果心變黑,逐漸擴展至全果腐爛,病菌多從摘芽處和果柄傷口侵入。防治方法:註意不要在雨天摘心摘果,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該病也是菠蘿鮮果貯藏的主要病害。

4.1.3防治苗木心腐病

幼苗腐爛死亡。主要是積熱或者積水造成的。防治方法:避免苗木長時間堆放,尤其是長途運輸過程中,避免因高溫、高濕、密閉而發熱傷苗。壹到目的地就鋪開,稍曬1~2天就可以種植,避免雨天種植,註意深耕淺種。

4.2害蟲控制

4.2.1菠蘿粉蚧防治

蠐螬控制

板球控制

果實成熟時被大頭蛐蛐咬壹口,會使果實品質變差,成為不合格的水果。防治方法:將1斤紅薯用5克米糠炒熟,加入少量泡菜汁,加入100克90%結晶敵百蟲制成豆粒大小的毒餌,夜間在種株周圍誘殺各種毒餌。

5.類型和品種

通常菠蘿的栽培品種分為四類,分別是卡宴、皇後、西班牙和雜交。

5.1該隱類

凱恩島,也被稱為沙撈越,因法國探險隊在南美洲圭亞那的凱恩島地區發現它而得名。廣泛栽培,約占世界菠蘿栽培面積的80%。這種植物又高又壯,葉緣沒有刺,頂端有壹點刺。果實大,平均單果重1100g以上,圓柱形,扁扁,眼淺,苞片短而寬;果肉淡黃色,多汁,酸甜適中,可溶性固形物14%-16%,高達20%以上,含酸量0.5%-0.6%。它是罐頭食品的主要品種。

5.2皇後區

皇後是最古老的栽培品種,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南非、越南和中國的主要栽培品種之壹。植株中等大小,葉片比卡宴短,葉片有刺;果實圓柱形或圓錐形,單果重400-1500g,小果有圓錐形突起,果眼深,苞片尖端超過小果;果肉黃色至深黃色,肉質脆嫩,含糖量高,汁液香甜,以鮮為主。

5.3西班牙語課

西班牙植物體型較大,葉片柔軟,黃綠色,葉緣有紅色刺,但也有不帶刺的品種;果實中大型,單果重500-1000克。小果實大而扁,中心凸起或凹陷。果眼深,果肉橙黃色,香味濃,纖維多,用於罐頭和果汁。

5.4混合動力車

雜交是通過*等手段培育出來的好品種。植株高大直立,葉緣有刺,花淡紫色,果形不規則。單果重1200-1500克。果肉黃色,酥脆,纖維少,香甜可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5%,酸含量0.3%-0.6%。可以生吃,也可以罐裝。

6.收獲和加工市場

何時收獲合適與新鮮食品或加工、臨近銷售或出口有關。壹般近期出售時采收1/2的小果為宜,出口或用作加工原料時采收草綠色或1/4的小果為宜。

菠蘿可以鮮食,也可以加工成糖水菠蘿罐頭、菠蘿汁等。鮮菠蘿也可以速凍:洗凈、去皮、去核、切塊,在-35℃冷凍,-20℃保存,可以使營養與鮮菠蘿相同。此外,菠蘿加工中的副產品可以制成糖、酒精、味精、檸檬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