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於:/f?kz=495088433 百度貼吧— 內蒙古吧
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首府)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政府駐地 新城區
面積 17410平方公裏
人口 257.9萬人(2003)
現轄4市轄區,4縣,1旗。
市轄區:
回民區
玉泉區
新城區
賽罕區
縣: 托克托縣 清水河縣 武川縣 和林格爾縣 旗:土默特左旗
人口 截止2004年為止,全市實際常住人口為257.9萬人,戶籍人口213.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09.7萬人,非農業人口97.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6.8萬人
包頭市
城市的標誌是第壹工人文化宮門前的“人”字形雕塑,頂部有三只奔跑中的鹿,象征“鹿城”。內蒙最大工業城市。
面積為27691平方千米。 市名據說源自蒙古語“包克圖”,意為“有鹿的地方”,故又被稱作“鹿城”。 2002年末全市戶籍統計常住人口208.02萬人。
現轄7市轄區,1縣,2旗。
市轄區:昆都侖、青山、東河、九原、石拐、白雲礦區以及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縣:固陽。
旗:土默特右旗、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
烏海市
面積 1754平方公裏
人口 41萬人(2003)
現轄3市轄區:海勃灣、烏達、海南。
烏海是1976年由原來隔黃河相望的烏達和海勃灣兩個城市合並而成的,此前,這兩個縣級市分屬巴彥淖爾盟和伊克昭盟,且都是依托所在地的大型煤礦(烏達礦務局和海勃灣礦務局)發展而來。
烏海的人口基本由移民組成
巴彥淖爾市
政府駐地 臨河區
面積 66103平方公裏
人口 175萬人(2003)
行政級別 地級市
巴彥淖爾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壹個地級市。包蘭鐵路和110國道經過。
現轄1市轄區,2縣,4旗。
市轄區:臨河區。
縣:五原、磴口。
旗:杭錦後旗、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後旗
鄂爾多斯市(伊克昭盟)
政府駐地 東勝區
面積 87890平方公裏
人口 140.5萬人(2003)
鄂爾多斯,即前伊克昭盟,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壹個地級市。其名稱來自所處的鄂爾多斯高原。
現轄2市轄區,7旗。
市轄區:東勝區、
旗:準格爾旗、烏審旗、伊金霍洛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杭錦旗、達拉特旗。
面積8.7萬平方公裏。鄂爾多斯高原是地形主體。氣候乾燥,屬沙漠型氣候,境內主要是毛烏素沙地。
烏蘭察布市
政府駐地 集寧區
現轄1市轄區,1縣級市,5縣,4旗。
市轄區:集寧
縣級市:豐鎮
縣:興和、卓資、商都、涼城、化德。
旗:四子王旗、察哈爾右翼前旗、察哈爾右翼中旗、察哈爾右翼後旗。
全市總面積5.5萬平方公裏,總人口272.87 萬人,其中主體少數民族蒙古族6.34萬人,占總人口的2.32%,主要分布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和四子王旗。漢族260.53萬人,占總人口的95.47%,
京包鐵路、集二鐵路、大準鐵路和集通鐵路等鐵路經過,110國道和208國道等公路經過。是內蒙的交通樞紐。
錫林郭勒盟,
面積21.8萬平方千米,人口91萬。盟行政公署駐錫林浩特市。
縣級市:錫林浩特、二連浩特。
縣:多倫。
旗:阿巴嘎旗、西烏珠穆沁旗、東烏珠穆沁旗、蘇尼特左旗、蘇尼特右旗、太仆寺旗、正鑲白旗、正藍旗、鑲黃旗。
赤峰,舊稱昭烏達盟。
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與遼寧省朝陽市、河北省承德市毗鄰。總面積9萬平方公裏,總人口451.8萬人。
現轄3市轄區,2縣,7旗。
市轄區:紅山、元寶山、松山。
縣:寧城、林西。
旗:巴林右旗、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敖漢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
通遼市
政府駐地 科爾沁區
面積 59535平方公裏
人口 317萬人(2003)
清朝皇太極的妻子,順治帝的母親永福宮莊妃,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文皇後是通遼(哲裏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人。
近代蒙古族英雄嘎達梅林是通遼(哲裏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人。
阿拉善盟
阿拉善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最西部,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壹個盟。
阿拉善盟人口約20萬,是內蒙古自治區人口最少的壹個盟。阿拉善盟地域遼闊,其版圖相當於英國的面積。
阿拉善盟比較有名的自然及人文景觀有位於額濟納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以及胡楊林。
現轄3旗,***39個蘇木(鄉鎮)、203個嘎查(村): 阿拉善左旗 阿拉善右旗 額濟納旗
興安盟(內蒙古-舊省會)
政府駐地 烏蘭浩特市
面積 67706平方公裏
人口 153萬人(2003)
大興安嶺橫貫全境, 是重要的林區與牧區。
呼倫貝爾市
政府駐地 呼倫貝爾
面積 263,953平方公裏
人口 269.70萬人(2003)
呼倫貝爾市即原“呼倫貝爾盟”,首府原稱海拉爾。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大興安嶺橫穿中部,東部為東北平原、西部為內蒙古高原的延伸。境內主要有嫩江、額爾古納河、克魯倫河等河流和呼倫湖(中國最大淡水湖之壹)、貝爾湖等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