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了地溝油?
在城市裏,有這樣壹群人,他們靠打撈下水道裏的廢棄食用油牟取暴利——“地溝油”。由於溫度較低,下水道中的油脂凝結成白色、灰色或棕色的固體留在下水道中,為他們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撈出來的“地溝油”很大壹部分被重新提煉,重新賣回人們的餐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胡曾在央視壹檔節目中公開表示,每年有數百萬噸“地溝油”進入市場,端上餐桌,主要集中在農村市場、城鄉結合部市場、大型食堂和集體食堂。“地溝油”已有20年歷史。“妳壹定吃過地溝油。我經常開玩笑說,我每天早上早餐都吃‘地溝油’。從數量上來說,我認為壹年有654.38+0.5萬噸‘地溝油’進入市場是可能的。它沒有三聚氰胺那麽可怕,但它的危害壹直存在。”長期從事油脂研究的武漢工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何東平告訴《科學新聞》。“地溝油”也被業內人士稱為“原油”,其來源主要有:下水道中油膩的漂浮物;賓館飯店的剩菜剩飯經過簡單加工提取的油;油炸食品用油超過規定要求,或者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提煉產生的油。回收的“地溝油”通常在摻入壹些新油後流入食品、餐飲行業。根據實驗測定,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如發育障礙、腸炎、肝腫大、心腎腫大、脂肪肝等。此外,“地溝油”汙染產生的黃曲黴毒素不僅容易引起肝癌,還可能引起其他部位的癌變,如胃腺癌、腎癌、直腸癌、乳腺癌、卵巢、小腸等。“雖然我們知道食品行業存在這樣的潛規則,也知道有不法商人銷售劣質油牟取暴利,但我們很難分辨。”胡曾說:“油混油,神仙難分,所以‘地溝油’應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如果按噸位計算,每年消化的‘地溝油’,加起來應該有幾百萬噸。”據了解,餐飲業提煉壹噸“地溝油”的成本只有30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加工成生物柴油,每噸成本約為65438元+0,000元。在專家看來,利益驅動是“地溝油”長期橫行的重要原因之壹。但對於科研界來說,也有自己的責任,因為應該用來檢驗地溝油的檢測手段還存在不足,無法完全查出“易容”後的地溝油,使得地溝油在市場上暢通無阻。提煉出來的“地溝油”在外觀和感官上很難與普通的壹級油區分開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沈群表示,目前地溝油的檢測方法有很多種,但存在壹個缺陷,即壹種檢測方法無法檢測所有來源的地溝油(不同來源的地溝油具有不同的特性)。有時檢測誤差較大,有誤判的可能。如果“地溝油”含量少,就檢測不出來。科學新聞了解到的關於“地溝油”檢測的現有專利主要有:電導率檢測法和膽固醇檢測法。其中,電導率檢測法的依據是油中金屬離子的含量高於普通壹級油是因為在烹飪過程中接觸了大量的鹽、味精和洗潔精,且明顯與油中添加了“地溝油”有關。膽固醇檢測法的思路是,使用的油在前期的烹飪過程中混入了動物脂肪,而植物油中不含或幾乎不含膽固醇,而動物脂肪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武漢工程大學學生劉誌進發明了壹種方法,可以在30分鐘內準確檢測出“地溝油”。它的原理是“地溝油”多是從下水道的洗油中獲得,其中含有很多來自地溝、金屬器皿、洗滌劑的金屬離子,與正常的食用油不同。於是,他們利用金屬離子的濃度與電導率的關系來檢測油的電導率,得出“地溝油”的電導率是壹級食用油的5到7倍,從而判斷“地溝油”。同年5月,同為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的王樂開發了壹種藍色試紙。將試紙放入被測油後,取出放置半分鐘,觀察其顏色變化,與標準色卡對比,判斷是否添加“地溝油”。王樂曾對媒體表示,實驗結果顯示,試卷的正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她也明確表示,由於烹飪後的油雜質過多,成本復雜,她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種試紙無法直接檢測出烹飪菜肴所用的油。對於王樂的研究結果,武漢理工大學教授何東平分析說,這是根據油的“積累”來檢測油的純度。當油中有氯化鈉時,其積累量大,反之亦然。但正規渠道食用油中通常沒有氯化鈉。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黃指出,上述兩種方法各有缺點。他說:“電導法的檢測下限是‘地溝油’添加量在20%以上,而膽固醇法的缺陷是檢測下限是‘地溝油’添加量在10%以上。”《科學新聞》聯系了壹家生產“地溝油快速檢測試劑盒”的公司。該公司設計的試劑盒采用薄層色譜法檢測“地溝油”。但記者在說明書上看到,明確標註,“對於壹些未經提純的油脂(如芝麻油、花椒油等。)和其他成分的油(如辣椒油),這種方法容易產生假陽性。”在記者咨詢過程中,銷售人員也表示,該試劑盒只能用於工商執法,不能詳細分析。據介紹,雖然提煉出來的“地溝油”經過了壹系列的工藝,包括蒸煮、分離、收集、提煉等。,經過洗滌、蒸餾、脫色、脫臭等加工過程,消除了影響感觀和外觀的因素,其主要成分仍為甘油三酯,與普通油脂無異。它並沒有表現出明顯區別於其他油脂的獨特特征,因此建立壹種有效且高效的檢測方法也就確立了。對於“地溝油”的檢測,何東平也表示,不能用單壹的方法。"“地溝油”的檢測必須綜合評價."他說。面對地溝油檢測的種種困難,科技部去年為此專門立項。該項目的承擔者是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黃研究員及其團隊。鑒於“地溝油”的特性和壹些現有方法的局限性,黃和他的同事們采用了壹種新方法。他告訴《科學新聞》記者,根據“地溝油”的特性,他們同時采用了幾種方法,包括檢測極性化合物和聚合物、檢測甾二烯(β-谷甾醇在高溫下的氧化產物)、檢測反式脂肪酸、檢測重金屬和生物毒素,以及利用電子鼻技術建立不同的油指紋。地溝油對人體的危害:肛腸專家解釋,“地溝油”真的是人健康的大敵,尤其是對人的腸胃健康,具有不可估量的破壞力。1,“地溝油”會引起消化不良:在提煉“地溝油”的過程中,汙染後發生酸敗、氧化、分解等壹系列化學變化,產生對人體有劇毒的物質;砒霜就是其中之壹。壹旦人們使用含有大量砷的“地溝油”,就會引起消化不良、頭痛、頭暈、失眠、疲勞和肝區不適等癥狀。2、“地溝油”會導致腹瀉:“地溝油”的生產過程註定不衛生。壹旦細菌、真菌等大量有害微生物到達人的腸道,就會引起人的腹瀉,嚴重時會引起人的惡心、嘔吐等壹系列胃腸道疾病。3、“地溝油”可引起強烈腹痛“地溝油”中混有大量汙水、垃圾和洗滌劑。地下車間室外精煉後,無法去除細菌和有害化學成分。所有“地溝油”都會含鉛量嚴重超標是不爭的事實,食用含鉛量超標的“地溝油”制成的食品,會出現嚴重的腹部絞痛、貧血、中毒性肝病等癥狀。4、“地溝油”可導致胃癌、腸癌:令人厭惡的提煉過程是地溝油毒素滋生的原因。“廢棄食用油”是由泔水(泔水、剩菜等)加工提煉而成的成品油。)和從賓館飯店收集的去除異味流向食用油市場的廢棄食用油。地溝油中含有黃曲黴毒素和苯並芘,這兩種物質都是致癌物質,可引起胃癌、腸癌、腎癌以及乳腺、卵巢和小腸的癌癥。肛腸專家提醒消費者,壹旦在餐館、大排檔或小攤販就餐後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壹定要盡快到醫院就診,以免對您的身體造成更大的傷害。地溝油是壹種質量差、不衛生的非食用油,其過氧化值、酸價、水分含量嚴重超標。含有毒素,流入河流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壹旦食用,會破壞白細胞和消化道粘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植物油”之壹的煎炸油,長期在高溫下反復使用,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復雜反應,使油的粘度增加,顏色加深,過氧化值升高,產生壹些揮發物、醛、酮、內酯等刺激性物質,具有致癌作用。黃曲黴素是泔水脂肪中的主要危害,其毒性是砷的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