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160,米(平均)是160克。
蔬菜水果100:蔬菜水果要分開,大白菜(青菜)量80克;水果選擇蘋果(平均)20克。
魚70條:黃魚(小黃魚)70g。
雞蛋(平均)50克
花生油15g
現在開始計算:
壹個。?首先通過查閱食物成分表得出100克食物的營養數據:
1,大米(平均):?食品部100,蛋白質7.4?g,胖0.8?g,?碳水化合物77.9?g,膳食纖維0.7?g
2、大白菜(青菜):食品系94,蛋白質1.4?g,胖0.3?g,?碳水化合物2.4?g,?膳食纖維1.9?g
3.蘋果(平均):?食品部76?蛋白質0.2?g,胖0.2?g,?碳水化合物13.5?g、膳食纖維1.2?g
4.黃魚(小黃魚):市北62,蛋白17?g,胖5.1?g,?碳水化合物0?g、膳食纖維0?g
5.雞蛋(平均):?食品部88?蛋白質13.3?g,胖8.8?g,碳水化合物2.8?g,?膳食纖維0?g
6.花生油:市北100,蛋白0?g,?胖99.9?g,碳水化合物0.1?g,?膳食纖維0?g
妳壹定註意到了,我在裏面加了壹個膳食纖維的數據,在下面計算碳水化合物的時候用來進行數值修正,因為理論上碳水化合物的正確攝入量應該等於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減去膳食纖維含量。
兩個。?計算每種食物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單位:克):
以下是按毛重計算的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毛重”按食物成分表中“食物部分”的百分比計算。
數值去掉了食物的不可食用部分,以食物可食用部分的重量計算營養(當然也可以按凈重計算,但要事先去掉不可食用部分,然後稱量剩余的可食用部分,得到食物的實際重量,計算時可以忽略食物成分表中的“食物部分”)。
1.?大米(平均)160克,
?可食用部分重量=160×可食用部分÷100=160。
?蛋白質= 7.4×160÷100 = 11.8
?fat = 0.8×160÷100 = 1.3
?碳水化合物= 77.9×160÷100 = 124.64
?膳食纖維= 0.7×160÷100 = 1.12。
?如上所述,理論上碳水化合物含量應該=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即:
?碳水化合物(校正值)= 124.64-1.12 = 123.5
2、大白菜(青菜)80克:
?可食部分重量=80×可食部分÷100 = 80×94÷100 = 75.2。
?蛋白質= 1.4×75.2÷100 = 1.1。
?Fat =0.3×75.2÷100=0.2
?碳水化合物= 2.4×75.2÷100 = 1.81
?膳食纖維= 1.9×75.2÷100 = 1.43
?碳水化合物(修正值)= 1.81-1.43 = 0.4。
3、蘋果(平均)20克:?
?可食部分重量=20×可食部分÷100 = 20×76÷100 = 15.2。
?蛋白質= 0.2×15.2÷100 = 0.03 = 0。
?fat = 0.2×15.2÷100 = 0.03 = 0
?碳水化合物= 13.5×15.2÷100 = 2.06
?膳食纖維= 1.2×15.2÷100 = 0.19
?碳水化合物(校正值)=2.06-0.19=1.9
通過以上三個計算實例,相信妳已經知道如何計算了,下面的計算過程省略。
4、黃魚(小黃魚)70克:
?可食用部分重量=43.4
?蛋白質=7.4
?脂肪=2.2
?碳水化合物=0
?膳食纖維=0
5、雞蛋(平均)50克:
?可食用部分重量=44?
?蛋白質=5.9。
?脂肪=3.9
?碳水化合物=1.2
6.花生油15g:?
?蛋白質=0
?Fat =15
?碳水化合物=0
這種手工計算真的很復雜,對於營養專業人員來說只是壹個基本功。但在實際工作中,沒有人真的用手工做這個計算,而是用營養計算軟件。就中國而言,這方面最簡單最好用的軟件,就屬中國疾控中心的“營養計算器”軟件了。當妳在軟件中輸入食物的名稱和用量,計算結果馬上就出來了,不需要其他復雜的操作,甚至連總營養和每個人每天的營養分析都壹起給出了。快速高效,花費的時間最多只有手工計算的十分之壹。下面是我用營養計算器v2.6計算的軟件截圖,看看是否與手工計算完全壹致:
(華飛營養軟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