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B.生物能適應環境
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D.生物能對刺激作出反應
2.含羞草的葉片受到觸動時會自然下垂,說明它 ( B )
A.害羞 B.具有應激性 C.怕碰撞 D.在進行呼吸
3.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C )
A、能進行呼吸 B、能生長繁殖 C、 會活動 D、能對刺激發生反應
4.生物形成物種多樣性的壹個主要原因是(A )
A、生態系統多樣性 B、分布多樣性 C、環境多樣性 D、遺傳多樣性
5.某小組將調查到的生物進行了分類,他們將鯽魚、金魚、水草、荷花、水鴨、蟹等歸為壹類,而將松、柏、蠅、玫瑰、麻雀等生物歸為壹類,他們是按照什麽方法歸類的( A )
A、按照生物的生活環境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數量 D、按照生物的形態
6.下列有關生物與人類關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
A、糧食短缺、環境汙染等問題的解決完全依賴生物學
B、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生物學
C、“生物武器”是利用了生物學的知識 D、人體衛生保健離不開生物學
7.有壹種山羊,由於羊絨細長柔軟,是紡織原料之壹,因而,放羊的數量持續上升,但山羊不僅采食草、灌木和樹葉,而且又連根壹起刨食的習性。結果,隨山羊數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嚴重的破壞,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現象。這個事例說明生物( B )
A、能夠適應壹定的環境 B、能夠影響環境
C、不能適應環境 D、對環境的刺激做出了反應
8.蟬在夏天正午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壹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環境因素是(C )
A、陽光 B、水 C、 溫度 D、空氣
9.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已選用了“40×”的物鏡,如果要把玻片標本放大600倍,此時應選用的目鏡放大倍數是( D )
A、8× B、10× C、5× D、15 ×
10.玻片上寫有壹“p”字母,在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B )
A、q B、d C、b D、p
11.在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不用清水而用生理鹽水,主要是為了( A )
A、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 B、殺死細胞 C、殺滅細菌 D、使口腔上皮細胞分散開
12.在觀察植物細胞時,視野中出現了壹個汙點,先移動載玻片再轉動目鏡,物點都沒有移動,則說明物點在( B )
A、目鏡上 B、物鏡上 C、載玻片上 D、反光鏡上
13.使用顯微鏡時,錯誤的操作是 ( C )
A、對光是要看到白亮的視野 B、安放時鏡座距實驗臺邊緣約5cm
C、觀察使用右眼看著目鏡 ,左眼睜開,便於畫圖
D、當光線較暗時,用反光鏡的凹面來對光
14.活的細胞,細胞膜能夠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把其他物質擋在細胞外,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而又不讓細胞內有用的物質隨便流出。請妳總結出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D )
A、又是全透性,有時半透性 B、完全透過性 C、全封閉特性 D、選擇透過性
15.細胞分裂過程的正確順序是(C )
①細胞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壹個細胞核
②在原來的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細胞還形成新的細胞壁
③細胞核由壹個分兩個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16.下列關於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不同的組織 B、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細胞數目增多
C、細胞分化的結果直接形成各種器官 D、細胞分化的結果是細胞的體積增大
17.下列生活方式中對減少癌癥的發生相背的是( C )
A、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B、多抽煙多喝酒
C、少吃泡菜和腌菜 D、少吃含脂肪高的食物
18.壹粒種子能長成壹棵參天大樹的奧秘是( C )
A、細胞的生長使體積增大 B、細胞分裂使細胞的數量增多
C、細胞的體積增大與細胞的數量增多***同作用 D、種子中細胞吸水膨脹所致
19.有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等器官組成的系統是( D )
A、消化系統 B、運動系統 C、循環系統 D、呼吸系統
20.植物和動物相比,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中不含有( C )
A、細胞 B、組織 C、器官 D、系統
21.民俗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說明了生物的( A )
A、遺傳現象 B、適應現象 C、生長現象 D、變異現象
22. 壹棵古樹仍能生長的原因是植物體內有( A )
A、輸導組織 B、分生組織 C、肌肉組織 D、神經組織
23.中風病人常出現半身不遂,這是因為他的什麽組織出現了功能喪失( C )
A、結締組織 B、上皮組織 C、神經組織 D、肌肉組織
24.動物的壹塊肌肉中含有( C )
A、結締組織 B、上皮組織 C、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 D 上述四種組織
25.當我們梳頭時常有壹些頭屑落下來,頭屑屬於細胞死亡了的( A )
A、上皮組織 B、神經組織 C、肌肉組織 D、結締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