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芽菜應該在春天吃

芽菜應該在春天吃

春天是萬物復蘇,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季節。其氣候特點是由冷變暖,氣溫變化大。中醫認為,春天是陽光明媚的季節,各種植物發芽開花以適應季節。春天,人們應該多吃時令蔬菜,尤其是芽類蔬菜,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1.綠豆芽

中醫認為綠豆芽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功效。適用於濕熱郁結、口幹口渴、小便赤澀、便秘、目赤的人群。《本草綱目》寫道:綠豆芽“解酒清熱,益三焦”。清代名醫王孟英在他的《息生飲食譜》中也寫道:綠豆芽“可治諸藥,牛馬肉毒,或清炒湯和冷飲”。痰濕體質者、高血壓或高血脂者、煙酒嗜脂者常吃綠豆芽,有清胃、解濕熱毒、利尿通便的作用。

營養學研究發現,綠豆芽含能量低,但維生素和礦物質較多。綠豆芽中含有的核黃素還可以作為口腔潰瘍的輔助治療。綠豆芽含有膳食纖維,具有減少脂肪吸收、促進胃腸蠕動、美容排毒、減脂通便的作用。

綠豆芽炒韭菜

材料:綠豆芽400g,韭菜75g,蝦皮5g,油40g,醋10g,精鹽適量,味精少許。

做法:韭菜洗凈,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綠豆芽去根洗凈。蝦皮洗凈備用。燒熱炒鍋,放油燒熱,放入蝦皮炒香,放入韭菜段和豆芽翻炒幾下,放入醋,放入精鹽和味精,快速翻炒。

點評:韭菜性味辛溫,入肝經,有溫陽發散之效,自古有“春菜第壹菜”之譽。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韭菜營養豐富,含纖維素多,脂肪少,並能降血壓、減肥。蝦皮含有豐富的鈣,是壹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這兩種原料搭配綠豆芽做成壹道菜,有很好的減肥通便效果,是便秘患者的“保健菜”。

春餅卷豆芽

配料:面粉、豆芽、韭菜、粉絲、調味品等。

做法:面粉用開水略燙,揉勻,做成煎餅,烤熟。炒鍋燒熱,放油燒熱,放入豆芽、韭菜、粉條,壹起翻炒,加入調料,做壹鍋炒青菜。就像包春卷壹樣,卷起來炒壹下,就可以吃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寓意吉祥如意。

點評:北方春季氣溫低,蔬菜上市晚,品種少。豆芽、韭菜等時令蔬菜混搭,既豐富了營養,又改善了口感,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在中國北方,開春的這壹天有吃春餅和豆芽的習俗。

小貼士:意外的驚喜

綠豆在發芽過程中,蛋白質中所含的氨基酸重新組合,使氨基酸比例更適合人體需要。綠豆通常不含維生素C,但發芽後維生素C含量明顯增加,有利於治療維生素C缺乏引起的壞血病。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海軍不小心吃了受潮發芽的綠豆,居然治好了困擾海軍官兵的壞血病。這是因為綠豆芽含有維生素c。

2.香椿芽

香椿芽是楝科香椿樹上的嫩芽,俗稱香椿頭,是我國特有的蔬菜。香椿芽嫩脆,香味濃郁,營養豐富,口味獨特,是人們青睞的春季蔬菜佳品。早在唐代,香椿芽就已被列為貢品,深受宮廷貴族的喜愛。我國民間有句俗語叫“門前有樹,春菜不愁”“三八節吃香椿芽”。《本草綱目》和《食療本草》也記載香椿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清熱解毒、澀腸止血、健脾理氣、殺蟲。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香椿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是很好的保健和食療食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是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輔助“良藥”。

技巧

香椿芽分為兩類:壹類是紫色香椿,嫩芽呈深紅色,富有光澤,香味濃郁,含油量高;第二種是青香椿,芽綠,香味淡,含油量少。香椿很好吃,但壹定要在合適的時間采摘。比如北方多在谷雨前後,香椿芽長到10 cm左右時最好及時采摘。

香椿豆腐

材料:香椿芽50克,豆腐500克,鹽,蔥花,香油。

做法:將500克豆腐切成小丁,放入沸水中焯3-5分鐘,撈出瀝幹,放在盤子裏。香椿芽洗凈,用開水焯壹下,撈出瀝幹水分,切成小塊,放入盤中。加入適量的鹽、蔥花、香油等。並攪拌均勻。

點評:香椿芽味苦性平,入肝經,有清熱解毒、健胃祛濕之功效,自古以來就是春季最佳時令佳品。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香椿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但蛋白質含量很低。豆腐味甘性涼,不僅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功效,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兩者結合,可以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補充營養,使口感更加宜人。

香椿炒雞蛋

材料:香椿芽50克,雞蛋2個,鹽,蔥花,食用油。

做法:香椿芽洗凈切碎。將剁碎的香椿芽與鹽、蔥花和雞蛋混合。炒鍋燒熱,放入油燒熱,加入香椿芽蛋液,炒至熟。

點評:香椿芽蛋白質含量低,但香味獨特。雞蛋味甘、性平,有滋陰潤燥、養心安神的功效。兩者結合,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滋陰潤燥、益氣美容的功效。特別是雞蛋香和香椿芽特有的香味,讓味道更加鮮美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