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
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體濕即為體內濕氣濕毒,多因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喜食冷飲,損傷人體陽氣等所致。體內濕氣重,會讓人覺得困倦、沒有食欲。以下分享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
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1運動的時候不出汗,壹般也是考慮,是由於體內濕氣重所引起的。因為過多的濕氣,是會堵塞毛孔,導致不宜出汗的體質。也可能是由於運動得不夠激烈,或者是運動的時間不長,這些都是有關系的。
而體內濕氣較重的話,還可以很容易引起體質乏力、身體虛弱,經常性的失眠、多夢,所以壹定要及時進行調理。首先可以通過飲食上來改善,多吃壹些排濕的食物,這樣也能夠起到壹定的調理與改善的目的。或者是通過多做運動的方式,也能夠達到有效的改善。
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2身體濕氣重調理小偏方
第壹就是食療調理,例如紅豆薏米綠豆粥、姜糖茶等壹些清涼的糖水都是可以有效調理的。
第二就是運動和休息都要適當結合
1、使自己擁有壹個積極樂觀的心態,不要放縱自己大吃大喝;
2、飲食要均衡,少吃壹些冷飲之類的食物;
3、多運動,註意保暖;
4、用艾葉來泡腳。
身體濕氣重調理的食物介紹
1、冬瓜:冬瓜屬於寒性的食物,具有清胃熱,除煩止渴,甘淡滲利,去濕解暑,利小便,消水腫之功效。冬瓜排骨湯是不錯的選擇。
2、荷葉:平常我們會聽見冬瓜荷葉茶的,除了去濕利尿的作用外,亦有開胃消食之功效。濕氣重的人可直接泡水喝。
3、赤小豆:記得之前舍友有壹段時候都在宿舍煮赤小豆糖水來喝,赤小豆和薏米搭配是最合適不過了。
4、薏米:主要功效就是趨勢,薏米煮粥和薏米赤小豆壹起煮糖水都是挺不錯的壹個選擇。
5、白術燉老鴨湯是個不錯的去濕佳品。我媽媽之前會經常熬給我們喝。
身體濕氣重的癥狀表現
1、肚子會經常不舒服,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2、頭部會有沈沈的感覺,全身無力;
3、精神狀態會很不好,每天都昏昏欲睡,打不起精神。
運動出汗少是濕氣重嗎3身體濕氣重吃的中藥
1、化濕藥
適用於濕邪侵襲肌表證。以惡寒發熱或身熱不揚,頭身重痛,鼻塞流涕,或不欲飲食,惡心嘔吐,舌苔薄膩,脈濡等為特征。體內濕氣重怎麽辦?因濕邪為陰邪,其性滯膩,極難分解,濕邪在表不可僅取發汗解表之法,以防汗去濕留,更不可利濕以攻裏,以防引邪入裏。體內濕氣重怎樣祛除?只有宣化發散方能表解濕祛。根據濕邪挾暑、挾熱、挾寒的不同可歸納為以下3類藥物:
1.1、芳香化濕藥
藿香、佩蘭葉、紫蘇葉等。用於濕邪或寒濕外襲的衛分證,多見於感冒、急性腸炎初起。證見惡寒重發熱輕,頭身重痛,脘悶嘔惡,少食,鼻塞流涕,舌苔白膩,脈濡等。
1.2、清化暑濕藥
香薷、白扁豆、扁豆花、西瓜汁等。適用於外感暑濕的衛分證,多見於感冒、乙腦初起等。以發熱頭痛,惡心嘔吐,鼻塞流涕,舌苔薄黃,脈濡為特征。
1.3 宣化濕熱藥
荷葉、綠豆、西瓜翠衣等。適用於外感濕溫的衛分證,多見於感冒、乙腦、痢疾初起等。以發熱,頭身重痛,咽痛,惡心,舌苔薄黃,脈濡數為特征。
2、燥濕藥
適用於濕邪蘊結於中下二焦者。多見不欲飲食,脘腹脹滿,惡心欲吐或大便泄瀉,小便黃赤,舌苔厚膩,脈滑等癥。臨床應根據濕邪化熱與否分為兩類:
2.1、燥濕健脾藥(苦溫燥濕)
厚樸、陳皮、草果、蒼術等。適用於濕濁蘊結中焦的急、慢性腸胃炎等。以胃脘脹滿或疼痛,嘔吐惡心或泄瀉,舌苔白膩,脈滑或緩為特征。
2.2、清熱燥濕(苦寒燥濕)
黃芩、黃連、黃柏、苦參、龍膽草等。適用於濕熱蘊結中焦或下焦所致的急、慢性腸炎,胃炎,痢疾,黃疸等。以腹部脹滿疼痛,惡心嘔吐,口苦食少,大便秘結或下利,小便黃赤,舌苔黃膩,脈滑數為特征。
3、祛濕藥
適用於濕邪伏留肌膚筋骨者。證見肢體關節酸痛,陰雨天則加劇等。濕邪多挾寒、挾風侵入肌膚筋骨,或蘊久化熱,多成纏綿痼疾,不易速解,必視其所挾邪氣不同而調治之,故祛濕藥可分為以下3類:
3.1、祛濕散風寒藥
獨活、威靈仙、白花蛇、虎骨、蠶砂、徐長卿、五加皮、烏梢蛇、海風藤、千年健、松節等。多適用於風寒濕侵入筋骨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性疼痛等。證見肢體關節疼痛,局部惡風畏寒,得熱則痛減,舌苔白滑,脈沈緩等。
3.2、清熱祛風濕藥
防己、秦艽、薟草、臭梧桐、絡石藤、桑寄生、海桐皮、尋骨風等。適用於濕熱內蘊所致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證見關節紅腫熱痛,身熱,口渴不欲飲,小便黃,舌質紅苔薄黃,脈濡數等。
濕氣的診斷方法
1、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壹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麽可以肯定妳體內有濕了。
2、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後,可以觀察壹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壹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壹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麽要問大便的原因)。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
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時下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這是脾虛的重要標誌,很多人都有)。
3、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後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壹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幹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壹定的程度傷陰了。
如何預防濕氣
1、保證充足的睡眠
俗話說“壹日不睡,十日不醒”,就是說我們如果壹天沒有睡好,那麽是十個晚上也補不回來。睡眠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誘發疾病,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體內濕氣加重。壹般成年人每天睡覺要7——8個小時,才會有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平時的生活學習當中。
2、經常運動
如今人們壹天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上班坐辦公室,回家躺沙發,鍛煉身體的時間少之又少,殊不知正是這樣缺乏鍛煉增加體內的濕氣,而後更乏力,如此惡心循環。當不想運動的時候,堅持換上運動服和跑鞋,萬事開頭難,只要開了頭再堅持下去,養成壹個每天鍛煉的習慣既能祛濕氣又能強身健體。
3、飲食調整
病從口入有時真不假,平時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如西瓜、苦瓜、大白菜、火鍋、冰激淩等,多吃些利水消腫的食物,冬瓜、莧菜、扁豆,還有薏仁、綠豆、紅豆等粗糧也是很好的祛濕氣的食物。
4、保持環境的幹爽
如果房間濕氣重,那麽就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不穿潮濕的衣服,床單被褥保持幹爽整潔,不要圖方便和涼快去睡地板,在潮濕的季節或地區,可以準備壹些除濕的小物件,比如吸濕盒、幹燥劑、防黴防蟲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