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脘穴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在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2)梁丘穴在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髕底上2寸。取穴方法需端坐,下肢用力蹬直,髕骨外上緣上方凹陷處中心即是。
按摩方法(1)點按法
用拇指按壓中脘穴10秒鐘,松開,再壓, ?如此反復,3~5分鐘就可緩解胃痛。適用於急性胃刺痛患者。
(2)掌揉法
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註意手下與皮膚之間不要出現摩擦,即手掌始終緊貼著皮膚,帶著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組織做小範圍的環旋運動,使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適用於慢性胃不適患者。
(3)指腹按揉
用拇指指腹按揉梁丘穴,每次1-3分鐘,每天堅持按摩,可以調節脾胃運化功能,遠離胃痛,胃痙攣的困擾。
功效:健脾和胃,補中益氣,有和胃氣、化濕滯、理中焦、調升降的作用,主治脾胃疾病,對於促進胃的蠕動,治療胃脘痛、腹脹、吞酸等都有較好的效果。
2 食療法 1、佛手茶
材料:鮮佛手12—15克。
做法:將佛手洗凈切片,放人杯中,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2劑。
功效:芳香理氣,健胃止嘔,止痛。適用於吃菠蘿後胃痛之癥。
2、蘿蔔生姜汁材料:蘿蔔、生姜各適量(蘿蔔10份,生姜1份),食鹽少許。
做法:將蘿蔔、生姜洗凈搗爛,取汁,加食鹽調勻。每次服150毫升,每日2~3次。
功效:寬中下氣、和胃止痛。適用於吃菠蘿後的胃院部陣發劇痛、腹脹等。
3、老姜紅糖膏材料:老姜、紅糖各610克。
做法:將老姜洗凈,搗爛取汁,隔水蒸沸,加入紅糖溶解即成。每日1劑,分2次服。
功效:溫中散寒、和胃止痛。適用於吃菠蘿後胃寒疼痛。
3 中藥敷貼法中醫學認為因吃菠蘿傷胃導致的胃痛會有胃脘疼痛,脹滿拒按,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後痛減,不思飲食,大便不爽之癥,可采用以下中藥敷貼減輕疼痛。
貼敷穴位1、神闕穴:在腹部,臍中央。
2、胃脘部:胃脘部泛指胃腔,處在心下。
方法材料:香附、高良姜各30克。
用法:將藥物碾成細粉,取適量用水調和成膏狀,軟硬適中,做成藥餅,敷於臍部,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
4 藥浴法吃菠蘿導致的胃痛,還可通過以下藥浴方法緩解治療:
方法1配方:砂仁、花椒各40克,丁香、降香各1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加入適量熱水,藥浴,要特別多洗胃脘部。藥浴完畢用溫清水沖洗,再用幹毛巾擦幹後穿衣。
療程:每次15—50分鐘,每日2次。
方法2配方:艾葉100克。
用法:艾葉加水300毫升,煮沸20分鐘左右,待藥液溫熱時,熏洗胃脘部。
療程:直到胃痛緩解。
方法3配方:幹姜、肉桂各30克,香附、高良姜各5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浸泡半小時後,煎煮2次,分別取藥液混勻,待藥液溫度適宜,將雙腳浸入藥液中,熱浴浸泡。
療程:每次約30分鐘,冷後再加熱,如此每日3次。1劑藥可以連續使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