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自我犧牲式的母愛,不值得推薦,看看這位泰國媽媽是怎麽做的。

自我犧牲式的母愛,不值得推薦,看看這位泰國媽媽是怎麽做的。

文/驛坊呢喃

1

有壹個常聽到的故事,只要家裏吃魚,媽媽就只吃魚頭,她說自己愛吃,所以孩子都很懂事的把魚頭讓給媽媽。

等孩子長大了,母親去世前告訴他“其實我不愛吃魚頭,我也愛吃魚肉。但是為了讓妳多吃魚肉,我才說自己愛吃的。”

聽到這個故事,我沒有覺得感動,而是有點不太舒服。這種自我犧牲式的付出,總有點道德綁架的味道。

明明孩子也希望和媽媽壹起吃喜歡的東西,最後卻變成“為妳付出那麽多,我多偉大”。而且等她離開後,知道真相的孩子要怎麽面對余生?

被愛打了壹悶棍,就是這種感覺吧。

2

小時候吃飯時,爸媽把肉夾到我的碗裏,告訴我“這叫父愛”“這叫母愛”。我都是扒著碗裏的飯,最後才吃那塊肉。因為它讓我莫名的沈重。

等從電視上知道了父母說不愛吃什麽,其實是為了省下來讓妳吃後,爸媽再給我夾什麽,我也給他們碗裏夾壹塊,爸媽很開心。但是除了碗裏那塊,就幾乎不再吃了。

現在,再做大家愛吃的菜,就做超大壹盤。可是,爸媽嘗兩口就不吃了,說他們吃夠了。遇到特別喜歡的多吃幾口,最後幾塊也肯定留給我,說他們吃飽了。

每當這種時候,我會覺得無力又無奈。壹邊是自我犧牲的很快樂;另壹邊覺得實在是壓力山大,怎麽就不能好好的吃個飯了。

其實,我特別希望看到父母大快朵頤的樣子,高高興興大大方方的吃,就像他們看我吃得高興就覺得很幸福壹樣。

因為我同樣愛他們,也同樣不希望他們受委屈。

父母快樂,家庭氛圍好,孩子才能快樂。沒有節制的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他又怎麽能體會到快樂和被愛呢?

愛沒了節制可能會變成溺愛,壓力多了可能會變成叛逆,得不償失。

孩子終要獨立的面對人生,教會他們生活技能和人生道理,要比無限度的愛要有用的多。

3

看過壹個泰國的文藝短片,媽媽自述“我沒有上過學,不知道該怎麽教我的女兒,我唯壹能做的,就是讓她從生活中學習。”

媽媽和女兒壹起切水果時,女兒正發愁怎麽切菠蘿。媽媽發現了但是沒有說話,放下剛切好的芒果,拿起壹個菠蘿開始慢慢切。女兒學著媽媽的樣子,最終也切好了菠蘿。

女兒看著別的孩子吃冰棍很羨慕,媽媽看著只有幾個鋼镚的錢盒,隨後把菠蘿切了壹個長方形的形狀,插上冰棍簽,冰凍後給女兒吃。

女兒覺得很好吃,無意地說著拿去賣應該會受歡迎。媽媽對她的提議很吃驚,我以為她們會開始這麽做,但鏡頭壹轉,卻是女兒獨自帶著保溫箱出去賣冰菠蘿。可能是想要女兒獨自去嘗試,從實踐中學習。

結果,等冰都化了也沒有賣出去,女兒問為什麽。媽媽說“妳應該去菜市場看看別人是怎麽賣東西的”。

女兒通過去菜市場對攤販的觀察,第二天在保溫箱上貼上了冰菠蘿廣告,還編好了叫賣的口訣。

從此,她的冰菠蘿越賣越好。

最後還騎上自行車,壹按自行車鈴鐺,小朋友就擁上來買菠蘿,就像最初那個壹群小朋買冰棍的場景。

最後她的媽媽說“看到她從實踐中學習,我很開心。自己試著解決問題,有壹天我不在她身邊了,我相信她也能過得好。”

最後的最後,那個女孩考上了名牌大學,改變了壹生。

4

我們都知道“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對於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壹樣。

愛不應是單方面的給予,這樣的愛太表面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才是愛孩子最好的方式。

教會孩子生存技能和人生道理,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和摸索。

獨立,會讓孩子感到力量和成長,這促使他們繼續努力的最好動力。

學會方法,就能更好的實踐。實踐的多了,就能獲得更好的方法。

愛就像壹雙翅膀,將孩子送到更高的地方去。

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希望的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