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新媒體運營的內容創作

新媒體運營的內容創作

提高內容選題能力的三種方法

很多自媒體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別人壹周寫壹次文章,選題很好,都是10w+爆款文章;而妳每天的五篇文章,無壹例外都是自鳴得意,加起來閱讀量不到1000。為什麽看著咪蒙和徐老師,卻只有羨慕?80%的原因在於選題。

對於自媒體來說,選題是生產優秀內容的重要前提。不選題,不僅完成不了日常的工作指標,長此以往,工作質量只會停留在平庸的水平。所以能不能選題是能不能產出優秀內容的絕對前提。

第壹,解決選題的三大難點

難度1:題目不合用戶口味。

很多運營者經常面臨壹個很大的困境:明明有壹定量的粉絲群,文章閱讀量卻難以匹配粉絲群。其實這就是題目不合用戶口味的問題。下面我將介紹壹些方法來幫助妳解決這個問題。

1.1明確定位

做自媒體,也就是做內容運營,首先需要明確定位,然後進行內容生產。“定位”是指明確自己的寫作方向或運營目標。有些自媒體的存在是為企業的產品或品牌服務的,所以生產的內容離不開企業本身的產品和品牌。比如杜蕾斯的官網微博,發的都是與其產品相關的廣告。其他不從屬於企業產品或品牌的自媒體,也需要有自己的定位,確定內容輸出的方向。比如咪蒙是壹個感性的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所以她不會認真討論特朗普的上任會對中美產生什麽影響。

在選題之前,首先要了解產品,先了解我們服務的產品的情況,不要脫離產品和品牌;不為企業服務的自媒體運營者,本身就是產品,需要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專長,才能保證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其次,要明確功能定位,即明確妳的運營是展示企業和品牌形象還是塑造個人品牌。再次,要明確內容定位,即寫作的領域,如情感、健康、時尚、娛樂等。最後,要明確自己的角色,也就是妳想以什麽身份來寫,比如老司機、知心姐姐還是可愛的虛擬角色。

1.2了解用戶

“了解用戶”就是知道自己針對的是什麽樣的用戶,深入挖掘用戶的痛點、需求和偏好。有運營者問過這個問題:要不要先創作內容,通過好的內容找到合適的粉絲?還是先定義自己的粉絲,再輸出符合自己胃口的內容?我認為是後者。只有先知道自己辦的自媒體想吸引什麽樣的人,才能圍繞這部分人“量身定制”合適的內容。雖然不能“壹壹擊破”,但至少可以“對癥下藥”。

明白了“理解用戶”的重要性,那麽如何才能真正理解用戶呢?有幾種方法:

用戶畫像

“用戶畫像”,即用戶信息的標簽化,是指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社交屬性、生活習慣、消費行為等主要信息的數據,抽象出壹個用戶的商業全景。收集用戶的年齡、性別、地域、喜好等信息,進行標簽化,然後結合用戶的所有標簽,繪制出用戶的立體畫像。根據“畫像”,內容是“量身定制”的,做出來的內容能擊中用戶痛點,引起* * *。

繪制用戶成長路徑

隨著訂閱期的延長,用戶在獲得壹個階段的信息的同時,也會想獲得下壹個階段的信息。如果記錄了用戶的成長路徑,那麽這條路徑上的不同節點都可以成為不同階段用戶的好話題。比如做壹個求職微信微信官方賬號,可以根據用戶在求職不同階段的需求制作內容。求職初期,用戶可以推送簡歷制作技巧、面試技巧等內容;用戶到了入門階段,可以推送職場新人手冊、職業發展等內容。

抓住用戶關註的焦點

利用百度搜索風雲榜、百度指數、新浪微指數等網站,了解用戶經常搜索的關鍵詞,了解用戶最關註的是什麽。這樣不僅可以知道用戶的關註點,還可以知道熱點,得到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篩選關鍵詞,成為優秀的話題。

難點二:找不到好題目。

找不到話題,不知道寫什麽,往往是困擾媒體人的壹大難題。下面我就分享壹些經驗,幫助解決話題匱乏的問題。

2.1從用戶反饋中獲取靈感

我們需要什麽樣的用戶反饋?我們首先需要的是用戶對內容的吐槽或贊賞,這樣才能及時糾正或延續當前的方向。其次,我們也需要用戶的建議,根據數據選擇最感興趣的。比如微博搞笑排行榜,經常會從微博的評論中選取粉絲建議的問題作為話題,也經常會選取壹些能引發* * *的話題。那麽如何獲得用戶反饋呢?建議采用以下兩種方法:

用戶調查:使用問卷直接獲取直觀的用戶數據;

直接溝通:與用戶直接溝通,如評論互動。

2.2建立自己的內容庫

在瀏覽網頁、觀看視頻甚至日常生活時,收集妳認為會用到的東西,建立自己的內容庫,會很有幫助。不僅僅是網站,流行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視覺設計產品都可以放入內容庫中。建立內容庫的意義在於確保妳時刻了解到妳所在領域的最新消息,永遠領先壹步。那麽如何建立自己的內容庫呢?以下是幫助您豐富內容庫的幾種方法:

組織選題會:如果以團隊形式運營媒體,可以定期召開選題會,積累日常話題和素材;

日常積累:可以積累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文字和圖片作為寫作素材;

關註熱點:關註新聞客戶端、朋友圈、百度搜索榜等榜單,保持對熱點的敏感性;

關註行業資訊:關註同行、行業KOL,及時了解行業最新資訊;

關註時間節點:關註行業前沿,尤其是有影響力的比賽等固定活動,以及壹些營銷節點、節日等,都可以成為時間節點;

關註競爭對手:關註同領域比較成功的賬號,學習他們的話題、模塊組織、粉絲互動、寫作技巧等等;

利用問答平臺:利用知乎、答題等問答平臺,搜索與自己內容相關的高關註度問題,也可以踩準熱點,獲得很多好話題。

難點三:不知道怎麽寫好題目

什麽是好的選題?

在寫題目之前,首先要明白什麽是好題目。壹個好的話題往往有以下幾個因素:

可讀性:可讀性是指這個話題是否能吸引人閱讀,是否具有廣泛傳播的潛力;

價值:價值是內容的重要性,即內容影響多少人、誰、影響到什麽程度;

信息增量:指能為讀者提供其他媒體發表的同壹主題文章的內容;

價值觀:價值觀可以體現在標題和內容的構造上。

好的選題要能引起用戶的* *,促使用戶轉發。比如咪蒙的文章《職場不相信眼淚,回家哭吧》就是典型的好選題:同時戳中了老板和員工的痛點,引起了激烈的爭議。不管咪蒙是否傳達了正確的價值觀,但毫無疑問,她的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聲音,形成了壹個屏幕。

3.2如何寫好題目

在寫作之前,首先要確定寫作的角度。可以從爆款文章的角度學習,參考爆款文章的寫作思路,總結同類型題目的寫作套路;還可以順應用戶心理,分析用戶需求,踩準用戶情感痛點;最特立獨行的做法就是刻意反其道而行之,因為爆款文章的選題往往已經被驗證過,可以放心選擇,所以可以在寫作時刻意追求新奇,可能會有不錯的效果。確定寫作角度後,需要根據用戶畫像和搜索數據確定寫作關鍵詞,然後盡可能關聯相關關鍵詞,最後篩選關鍵詞確定寫作主題。最後要做的就是根據識別出的關鍵詞來傳播內容。在內容發散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兩種方法:

九宮格法:九宮格的中心方格為核心主題,向外發散,其他八個方格的內容與核心緊密相關,但不壹定相互關聯;

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幫助理清思路,深入挖掘具體話題。

二、案例分享

最好的學習方法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裏分享壹些著名媒體人咪蒙的選題經驗,均摘自她在14發表的壹篇文章《吃喝玩樂中如何找到新聞話題》:

我的電腦桌面上總會有壹個文件夾。我總會把看到的有創意有價值的句子,圖片,視覺設計等東西扔進去,每隔壹段時間整理壹下,歸類到我的題庫,題庫,圖片庫,版式庫。

我喜歡看蛋卷上的英國無味笑話集。都是巧妙的黃色笑話。我會選擇那些智商特別的,救他們。我沒事研究他們的邏輯,分析幽默的生成原理。我發現有很多規則要遵守。就像伍迪·艾倫的幽默壹樣,它是抽象原則和日常生活的可分析和可模仿的混合。比如我不信有來生,但是我會帶壹套換洗的內褲。比如壹切都不存在,壹切都是幻覺怎麽辦?我300磅的地毯絕對是個損失。

看美劇,日劇,韓劇,聽到好的臺詞都會記下來。在天涯論壇逛了逛,看了壹些沒有營養的狗血帖子,順便能找到特別有想象力的句子。我還會把微博裏看到的搞笑句子抄下來,激勵自己在取標題的時候更有創意。葉三舉例說,他看了房地產的分析和房價的走勢,覺得所謂的三宅壹生基本上成了奢望,混不好就有可能有三命壹房——多好的樓市版標題啊。三宅壹生?做夢!說不定會是三生壹宅!

比如我看書比較快,每周堅持看兩本嚴肅的書。我不是隨便翻翻,而是從頭到尾看壹遍,記筆記,順便背優美的句子。

比如我看《康熙來了》,就忍不住分析蔡康永是如何向被采訪者拋出壹個尷尬的問題,並巧妙地讓對方跳進壹個問題陷阱——我覺得光是這個話題,我就能寫出至少壹萬字的專業分析。我讀了蔡康永的《說話的方式》,發現很多技巧都可以用在面試中。我可以寫壹本書《記者的說話方式》。比如為了讓對方更配合面試,我經常要先誇他。怎麽誇他?妳得用福爾摩斯式的推理思維,觀察他和他身邊的每壹條線索,猜測他更喜歡哪種贊美。比如對方桌上放了壹張全家福,那就趕緊誇她媽,絕對的美女,為她兒子的氣勢壹見鐘情,這簡直就是以後的梟雄。如果壹個企業家最近突然做慈善,說明他討厭被人看成奸商,想裝逼,喜歡別人誇他的企業有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

好題目在哪裏?話題就潛伏在妳身邊。名偵探柯南走到哪裏,哪裏就有謀殺。記者的牛逼之處在於,我走到哪裏,哪裏就有新聞。編輯的牛逼之處在於,我走到哪裏,哪裏就有話題。事實上,獲得獨家新聞的機會是有限的。美國新聞界有句話:沒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記者——妳對話題高度饑渴敏感。比如我問,在場的女生有幾個胸大的?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是山羊壹定知道,對於D罩杯以上的胸部,他們是足夠敏感和饑渴的。

我們必須打開大腦中的開關,壹天24小時感知話題,就像山羊感知大胸脯壹樣。

當然,我們經常會在專業領域和行業領域尋找話題,但是我想說,不要讓妳的思維受到限制。只要妳活著,妳就在動,妳在接受咨詢,妳在吃喝玩樂,妳可能在壹舉壹動中找到好的話題。

(數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