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鵪鶉的防病措施

鵪鶉的防病措施

鵪鶉在生長過程中會遇到多種疾病,對鵪鶉養殖造成很大威脅。如何預防?那麽下面就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鵪鶉的防病措施,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如何預防鵪鶉支氣管炎

流行特點:鵪鶉支氣管炎是由鵪鶉支氣管病毒(QBV)引起的壹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表現為流淚、打噴嚏、咳嗽、呼吸困難、鼻竇炎、傳播快、死亡率高。感染QBV的鵪鶉在8周齡內易通過接觸和空氣傳播感染。鵪鶉的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為50% ~ 100%。

2)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①臨床癥狀:潛伏期為4-7天。病鵪鶉無精打采,結膜發炎,流淚;鼻竇發炎,搖頭;打噴嚏,咳嗽,氣短,氣管?聲音;經常聚在壹起,住在壹個角落裏;有時會有神經癥狀。成年鵪鶉的產蛋量下降,產生畸形蛋。②病理改變:結膜炎癥和角膜混濁;鼻竇發炎,有時有膿性分泌物;肺部和氣管發炎病變,裏面有大量粘液;氣囊膜混濁,有粘稠滲出物;肝臟有時有壞死病變;腹腔內有膿性滲出物的腹膜炎癥。

3)預防措施: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也沒有特效藥物治療。①平時應加強管理,適當提高育雛室和鵪鶉舍的溫度,改善通風條件,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減少死亡。②病鵪鶉可使用抗生素,病期飼料和飲水中添加0.04% ~ 0.08%的土黴素和金黴素。(3)加強防疫工作,防止帶菌者接觸鵪鶉。鵪鶉舍應該消毒。發病期間停止孵化,病鵪鶉不能做種子,發病組鵪鶉要淘汰。

如何預防鵪鶉潰瘍性腸炎

(l)流行特點:鵪鶉潰瘍性腸炎由鵪鶉梭狀芽孢桿菌引起,是對鵪鶉危害最嚴重的疾病之壹,故又稱?鵪鶉病?它是壹種以腹瀉和腸道潰瘍為特征的急性傳染病。該疾病通過消化道傳播,鵪鶉因食用被汙染的飼料、飲用水或墊料而感染。任何年齡的鵪鶉均可發病,但以4 ~ 12周齡的雛鵪鶉最為常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

(2)臨床癥狀:急性病例常無明顯癥狀突然死亡,2 ~ 3天內幾乎全組破壞。死亡的雛鵪鶉全身肌肉發達,壹般病鵪鶉無精打采,無食欲,袋子裏全是食物,眼睛緊閉,背駝,羽毛粗糙,行動遲緩,腹部腫脹,腹瀉,排出白色糞便,後期嚴重消瘦。

(3)屍檢改變:急性病例主要病理改變在十二指腸,腸粘膜廣泛出血,腸內有粘稠液體。肝臟微腫蒼白,有大小不壹的淡黃斑點。慢性病例在小腸、盲腸粘膜上形成芝麻至綠豆大小的不規則潰瘍,潰瘍邊緣出血、突起,潰瘍面有黃色或黑色壞死性假膜。深部潰瘍可引起腸壁穿孔、腹膜炎和腸粘連。脾臟充血,出血和腫脹。

(4)防治方法:①將雛鵪鶉放在鐵網上,使其遠離糞便。成年鵪鶉和幼雛鵪鶉是分開飼養的。②患病鵪鶉應及時隔離,其糞便應及時清理消毒,死亡鵪鶉應掩埋或焚燒,鵪鶉舍和運動場應定期消毒。③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營養和維生素C,用量為每噸飼料300g。④前三天喝兩次鏈黴素+青黴素,之後連續喝20天,效果不錯。結合肌肉註射鏈黴素,每只動物服用10000單位,早晚1次,效果更佳。⑤四環素或金黴素用0.03%混合人飼料餵養7天。每公斤飼料中添加0.1 ~ 0.2g桿菌肽鋅可作為飼料添加劑。

鵪鶉需要預防霍亂。

多殺性巴氏桿菌又稱禽霍亂和家禽衰竭,是由多種家禽、珍禽和野鳥中的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壹種急性或亞急性傳染病。它通常是地方性的,有時有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所有年齡的鵪鶉都易感,但飼養鵪鶉和產蛋鵪鶉的易感性似乎更高。最急性的人可能在沒有明顯癥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病鵪鶉無精打采,羽毛松散嗜睡,食欲不振,拉稀腹瀉,糞便灰稀,產蛋鵪鶉停止產蛋。病程短,幾個小時到1。兩天。

當診斷出生長良好、生長旺盛的鵪鶉突然死亡增多,結合體內大面積出血和肝表面均勻散在大小相同的針狀灰白色大壞死竈,應首先懷疑本病的可能性。可通過病原體的分離、培養和鑒定,或通過動物接種試驗作出進壹步診斷。

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是壹種高致死性、強毒的傳染病。壹旦爆發,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壹定要認真做好各種預防工作。疫區除壹般綜合防疫措施外,要堅持接種禽霍亂疫苗,同時密切關註本地區各類家禽養殖場的疫情動態,嚴格做好隔離消毒和生物安全工作。當疫情揮之不去,商品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時,可用該分離株制備的滅活疫苗進行免疫,結合必要的藥物預防,往往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多種抗菌藥物,如鏈黴素、土黴素、氯黴素、四環素、新黴素、慶大黴素等抗生素,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對本病有治療和預防作用。為保證療效,最好先進行藥敏試驗,或結合本領域用藥史,科學選藥。劑量要足,療程要有保證。為鞏固療效,間隔3?5天後可以再用壹個療程。比如鏈黴素,兩萬?30000單位/動物,肌肉註射,每天1次,連續2天?3天;將0添加到訂閱源?飲用水中05%還是0?025%氯黴素7天,第壹天劑量可加倍,同時補充復合維生素B。在用藥的同時,對鵪鶉舍、場地、用具和設備要進行全面嚴格的消毒。鵪鶉痊愈後,要及時接種疫苗,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