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價則是壹跌不起,開始上漲的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11月份。
豬價在經歷了壹個半月的回落之後,近期市場上終於傳出了利好發力的消息。
小麥和玉米價格近期接連下跌,但後面的價格依然有戲。
壹、蛋價先漲後跌
進入12月之後,雞蛋價格先漲後跌,最高時均價漲到了5.6元,最近再次回落,且之前上漲的部分被全部抹平,回落至5-5.1元的水平。
12月初,雞蛋價格能夠迎來上漲行情,筆者認為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1、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後,市場消費需求有所回暖。
2、11月份雞蛋價格的持續回落,刺激養殖端挺價惜售。
3、飼料成本處於高位,為雞蛋價格托底促漲。
而隨著雞蛋價格重新漲至5.6元左右的價格後,雞蛋價格的相對高位,刺激了養殖戶的出貨的同時,也抑制了終端消費。
疊加產銷兩地之間的交通運輸恢復,雞蛋供應相對充足,價格回落。
那後續的雞蛋價格的走勢如何呢?
1、從供應端來看,12月的蛋雞產能相比11月有所下降,雖然新產蛋雞數量有所增加,但近期淘汰雞的價格持續回落,說明市場上淘汰雞的量大幅增加,綜合考慮蛋雞產能,12月份相比11月份是下降的。
2、從養殖端的心態來看,由於飼料價格處於高位,疊加冬季疾病高發,藥物使用成本偏高,養殖端的高價意願也很強。
3、從市場消費的情況來看,雖然低溫季節算是雞蛋的傳統消費淡季,但此前疫情囤積的雞蛋將會陸續消耗完,而且後續還有節日的商超備貨,市場消費是向好的。
綜合考慮以上三點,預計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內,雞蛋價格大概率會呈現震蕩偏強的走勢。
二、羊價“壹跌不起”
不了解養羊行業的朋友都會認為,對待羊價用“壹跌不起”來形容有點過了,畢竟當前的羊肉批發價格還在33.6元,零售價格妥妥的都在40元以上。
但實際上從2021年的下半年以來,國內羊價就已經進入下跌模式。
雖說羊價壹直低迷,但不同時期羊價下跌的邏輯不同,總體來說致使羊價“壹跌不起”主要有這麽幾方面的原因:
1、養羊量大幅增加。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羊肉產量為212萬噸,出欄肉羊13874萬只,相比去年同期分別有0.7%和0.5%的增長,羊肉的供應量也達到了最近4年來的最高水平。
2、羊肉消費低迷,受終端餐飲客流流失的影響,羊肉銷售量已經跌至原先的20%到50%左右。
此外,羊肉價格偏高,也是導致羊肉消費不理想的原因之壹。
3、受之前交通管制的原因,羊肉外運困難,積壓在產地當地。
接下來,羊肉消費有望隨著餐飲消費的恢復而回升,交通運輸順暢後則有助於新疆和內蒙積壓的羊肉的消耗,但考慮到當前的國內肉羊產能依然處於過剩的狀態,如果春節前羊價無法上漲的話,春節後羊肉消費逐漸萎縮,羊價上漲就只能等到5、6月份了。
三、豬市利好發力
12月15日,國內各地區的生豬價格整體下跌,但南方各省穩中有漲。
雖然大肥經歷了此前2個多月的消耗,但市場上依然還有存量,不少養殖戶手中還有300斤左右的大肥,當前的價格對於這部分養殖戶來說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因為擔心後市繼續回落,所以緊急出售。
這種狀態下,豬價應該繼續回落才對,為什麽南方各省能夠穩中有漲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豬市利好發力,南方腌臘需求剛剛啟動,需求量還未進入高峰,各地相繼解禁,菜市場、超市等地方客流量增加,疊加餐飲堂食的恢復,都對豬肉消費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而屠企為了滿足市場的豬肉供應,也增加了開機率,當前屠企計劃不足,據豬販子透露,有地區的屠企報價為9.5元,晚間因為計劃不足,報出了10元的價格。
目前市場上雖然缺標豬,但是不缺大肥,正常情況下都是大肥帶著標豬漲,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過標豬帶著大肥漲的,因為缺大肥才是真正的缺肉,而缺標豬市場上並不缺肉。
我給養殖戶的建議是,如果妳手裏有大肥,那就早點出手沒錯,如果是標豬可以繼續觀望10天左右的時間,畢竟這10天時間內的豬肉消費還是比較理想的,可以給予豬價比較有力的支撐,即使不漲大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四、玉米、小麥依然有戲
最近這段時間,市場上玉米和小麥上量明顯,二者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當下,山東地區的玉米報價為1.465-1.55元,小麥的報價為1.61-1.645元,華北地區的玉米報價為1.39-1.495元,河北地區的小麥報價為1.625-1.64元,河南的小麥報價為1.613-1.635元。
近期,小麥和玉米價格回落的邏輯並不復雜:
1、交通運輸恢復後,糧食上量增加。
2、玉米和小麥價格都處於相對高位,基層農戶和貿易商惜售情緒松動。
3、終端走貨不暢,企業開機率偏低。
4、豬價、雞價的回落,縮減了養殖利潤,飼料的需求減弱。
不過對於後續的糧價,筆者認為小麥和玉米都有戲。
玉米方面,玉米價格的不斷回落,已經對玉米上量產生了影響,高峰時山東深加工企業晨間剩余車輛高達2000兩,最近幾天僅六七百輛,隨著前期市場壓抑已久的玉米上量井噴狀態的結束,玉米價格將回歸市場供求關系。
持糧主體惜售,再加上深加工企業和飼料企業還將會有壹個春節前的備貨期,短期企業庫存相對充足,漲價意願不強,但是春節前還是會有壹波上漲期,只不過這個上漲期可能會受到農戶春節前變現的沖擊。
小麥方面,受面粉價格偏高的影響,面粉經銷商普遍表示今年的面粉銷量較差,只能依靠餐飲需求苦苦支撐。
面粉後續將會迎來兩個利好:1、疫情好轉之後,餐飲將會逐漸恢復,有助於面粉需求的進壹步增長。
2、接下來將會進入面粉需求旺季,前期面粉需求不佳,有助於需求的報復性恢復。
此外,小麥的集中上量期已經結束,小麥已經從基層農戶手中轉移到了貿易商手中,而貿易商在高價建倉和高額儲存成本的壓力下,挺價意願較強。
綜合分析,預計小麥價格有止跌反彈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