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有許多非常有名的爬山景點,景色堪稱壹絕,非常推薦小夥伴們前去遊玩賞景哦!那麽接下來就讓我們壹起來看看,山西有哪些值得壹去的爬山景點吧!詳情介紹請看下文。
1、運城·歷山在運城,充滿了太多舜帝的故事,猶如壹本厚厚的無字書,承載著舜帝古國的千年滄桑,書寫著“古中國”的文明歷程。作為舜帝故裏,在永濟市、鹽湖區和垣曲縣,舜帝的遺跡遺存、考古發現、碑記石刻,以及典籍記載、歷史典故、民間風俗不計其數。
夏伏之際,登上舜帝躬耕之地垣曲縣境內的歷山,目之所及,植被旺盛、溝壑縱橫、山巒奇秀、飛瀑奔騰。南天門、松林陣、斬龍臺、舜王犁溝等與舜帝傳奇故事有關的景點多達30余處。
踏上舜王坪的草甸,綠草如茵。這裏海拔2358米,是晉南第壹高峰。坪上5000余畝亞高山草甸,為舜王躬耕之地。七八月間,草甸繁花似錦,猶如天宮飄落人間的地毯。《史記·五帝本紀》就有“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的記載。如今,垣曲縣的“舜文化研究會”,還搜集整理出《繼母肆虐》《躬耕歷山》《堯王訪賢》《落井下石》等100余個關於舜的民間故事。
2、臨汾·雲丘山“北雲丘,南武當”,雲丘說的就是位於山西臨汾鄉寧縣的雲丘山。
這裏風光旖旎,空氣絕佳,壹年四季春花、夏冰、秋紅、冬雲,佳境交替,美不勝收。
這裏擁有世界罕見的冰洞奇觀,它隱藏在深山之中,常年不化。洞中的冰柱與冰筍以及冰瀑晶瑩剔透,在燈光的映襯下呈現出夢幻般的景象,美輪美奐,猶如置身於童話世界壹般,令人浮想聯翩。
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冰洞中的溫度依然能保持在零度以下,寒氣逼人,涼風習習。雲丘山冰洞群堪稱世界三大冰洞奇觀之壹,也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天然冰洞群。
玉皇頂是雲丘山最高峰,傳說玉皇大帝曾經在這裏住過,頂上的玉皇閣,是壹座建在無梁殿上的重檐十字歇山頂的閣樓,四周有漢白玉圍欄。玉皇閣內供奉的是玉皇大帝、日、月神。
據說這也是距離玉皇大帝最近的當地,每年都會有很多人的前來祈福,來這兒祈福的人不僅把寄予願望的紅繩系在白玉圍欄和窗戶上,還有人系在了樹上,寄予美好的期盼。
雲丘山的塔爾坡古村落,傳說是老子李耳曾經下榻的地方,後世取名“榻耳坡”。
雨後的雲丘山,如同人間仙境,透過雲霧能看到隱隱約約的美景。幽深的峽谷之中,升騰著雲霧繚繞的縷縷仙氣,如壹副神奇的輕紗帷幔山水畫,精致而婉約。
3、晉城·玨山晉城玨山,素有“中國賞月名山”之稱。其中“玨山吐月”更是晉城四大景觀之壹。恰逢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不妨攜三五親朋好友,於山腳下的青蓮寺款月亭中舉目觀望,壹輪碩大皎潔的滿月在玨山雙峰間高懸如鏡,似水如銀的月光將山間的壹山、壹林、壹水、壹石都潑瀉得銀光爍爍。
4、長治·天脊山天脊山素有"賽江南"的美譽,完好的植被,清澈的泉水,加上90%的森林覆蓋率,薈萃了太行山水的精華元素,集奇、險、絕、秀、幽為壹體,最為值得壹看的是這裏的溪流瀑布和泉水。
天脊山地處綿綿太行山腹地。位於山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海拔1886米,被譽為“天之脊”。
形態各異奇峰異石貫穿整個景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天然佛祖像,賦有民間神話傳說神牛谷、飛來峰、求賢峰、龍爪峰、駱駝峰?也各有各傳說,各有各奇特。扶梯而上絕壁棧道,依崖而鑿,俯視山谷,落差300余米,驚險刺激之余,山間美景盡收眼底。用時兩年全人工開鑿完成靈音洞長48米,寬2.7米,再現了當地人民“愚公移山”之壯舉.“風經絕頂回疏雨,石倚危屏掛落泉”,天脊山瀑遍布山谷,水流清澈透明,流水聲清脆悅耳。.其中天脊龍瀑,落差達346米,,氣勢宏偉,堪稱“華夏第壹高瀑”。站在瀑底仰望高瀑,瀑水從天而降,似顆顆珍珠被風吹過飄飄緲緲而落,此景之美無不令人嘆為觀止。“南有黃果樹,北有天脊瀑”真可謂名不虛傳。如果把黃果樹瀑布比做壹陽剛美男,天脊瀑則是壹風情萬種,盡顯嫵媚之態少女。
5、晉中·綿山說起綿山,介子推的故事家喻戶曉。
相傳春秋之時,晉國貴族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十余年,曾在饑餓時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吃。晉文公還國為君後,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派人尋找,為逼迫介子推出山,采取放火燒山的辦法,卻把介子推和他母親燒死了。文公得知,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把陽縣改為介休縣。又將“環綿山山中而封之,以為介推田”,以示懷念。並於清明節前壹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不許燒火,家家戶戶只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
來到綿山,山光水色,文物勝跡,佛寺道觀渾然天成,“千山萬水看不盡綿山,遊綿山看盡千山萬水”之感油然而生,懸崖峭壁、蒼松翠柏、山環水繞,唐碑、宋塑、巨宮、名剎和道佛人物組成了綿山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使人流連忘返。來綿山住在懸崖上,吃在巖溝邊,行在雲霧中,遊在仙境中,似仙非仙,堪稱全國之“最”,太值得去打卡了!
6、呂梁·卦山卦山,位於交城縣城西北3公裏卦山太極峰下,因山形如卦象而得名;群峰環抱,斷續開合,有“卦嶽爻峰”之稱,位居交城十景之首。
清代,曾有人將“黃山之松、卦山之柏、雲棲之竹”列為華夏樹木奇觀。卦山古柏紮根於懸崖絕壁,鉆巖抱石,姿態各異,著名的有龍抓柏、牛頭柏、連理柏、文武柏等,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神秘美妙的神話傳說。
卦山素以“山形卦象”而聞名於世,其奇特的地形地貌無不與太極八卦圖形天然吻合,爻峰環擁,卦象天成,蔚為奇觀!是億萬年地質時代滄海桑田變遷中大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是全國絕無僅有的易學研究實體。
7、呂梁·北武當山大山總是能夠給人以壹種莊嚴氣派的感覺。來到北武當山更是如此。
北武當山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集“雄、奇、險、秀”於壹身,是呂梁山的壹顆明珠,素有“三晉第壹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聖地之壹。
北武當山尤為可觀的是那些千姿百態的奇松和栩栩如生的怪石。山體由整體花崗巖組成,經過漫長歲月的風化浸蝕,造成今日之巖石裸露,主峰突起,巍峨挺拔,四周幾乎都是懸崖峭壁,如神工鬼斧削劈,自然景觀奇峻秀麗,叫人稱奇!
8、陽泉·藏山藏山古名盂山,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將遺腹孤兒托付給門客程嬰,程嬰舍去己子,攜趙朔的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後人就把盂山改名為藏山,並立祠祭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而這壹典故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趙氏孤兒》。
藏山,千峰疊障,萬壑含煙,危巖若削,洞穴幽奇,松柏參天,澗水潺_,山光水色瑰麗,風景四季宜人;古剎建築,格局絕妙,疏密得體;所有樓、臺、殿、堂、亭均依山傍壁而築,同自然景觀珠聯璧合,相映成趣,使人如在畫中,似入仙境,故有晉東第壹名山之稱譽。
9、大同·恒山北嶽恒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恒山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是“五嶽”中僅次於泰山的“天下第二山”,山中奇景林立,尤以恒山十八景冠絕於世(磁峽煙雨、雲閣虹橋、雲路春曉、虎口懸松、果老仙跡、危巖夕照、斷崖啼鳥、幽窟飛石、龍泉甘苦、煙火、金雞報曉、玉羊遊雲、紫峪雲花、石洞流雲、仙府醉月、奕臺鳴琴、脂圖文錦、嶽頂松風)!
推薦景點:
北嶽廟:北倚絕壁,面臨山谷,依坡而起,登頂後可以俯瞰山谷全貌,廟裏有很多在曬太陽的小貓,很可愛~
會仙府:附近有大量文人雅士的摩崖題刻,寺內供奉著上、中、下八洞神仙以及福、祿、壽三星,很有意思!
登頂天峰嶺:登頂恒山高度2016.1m,山頂有高度石碑,而且風景不錯,風很大,心曠神怡。
貞元殿:北嶽大帝的主殿,過崇靈門登上103級臺階就上去了。本來是108階,對應恒山108峰,因為佛教勝地五臺山也屬於恒山山系,道家講究“和”,為了尊重友教,就減去了5、變成103。“化垂悠久”匾是康熙禦筆。
10、太原·天龍山天龍山原名方山,位於晉祠西11公裏處,北齊皇建元年興建天龍寺,故山以寺得名。
天龍山勝跡,首推石窟藝術,石窟分布在東西兩峰,大小石窟***25窟,現存大小石佛500余尊,畫像、浮雕、藻井1144尊(幅),石質完整,光源充足,展現著東魏、北齊、隋、唐、五代近三個世紀的藝術傑作,反映了不同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格和卓越的藝術成就。
天龍山群山聳峙,溝谷幽深,森林茂密。無論是桃花盛開、柳葉抽綠的春季,還是薄霧翻卷、百花爭妍的盛夏;無論是天高雲淡、紅葉漫山的金秋,還是銀妝素裹、玉宇無塵的嚴冬,壹年四季都有讓人觀不盡的美景,賞不完的佳境,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有顧盼生輝的美感。
遍歷完三晉大地上這10座山峰,更覺自然的鬼斧神工,歷史的風雲變幻,如果妳也想親身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