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沂市康源食用菌研究所
1.原產地的環境要求
灰樹花是壹種喜光、喜氧的食用菌。生產場地幹凈衛生,平坦,排灌方便,光線適宜,通風良好。周圍2公裏範圍內無工業廢棄物等汙染源,遠離醫院、學校、居民區、高速公路幹線500m以上,栽培場地可利用閑置平房、簡易菇棚、日光溫室、塑料大棚、溝渠等。
2.耕作季節
灰樹花子實體可發生在16 ~ 24℃,最適溫度為18 ~ 21℃。栽培季節應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和栽培地點確定。春季栽培,L ~月可做菌袋,3 ~ 4月出菇,或3 ~ 4月做菌袋,6月覆土,秋季出菇。秋季8月底-9月初做菌袋,LO ~ 165438+10月出菇。
3.生產技術措施
以塑料袋熟料栽培為例。
3.1培養基配方①木屑73%,麩皮10%,玉米粉15%,糖0.8%,石膏1.2%;②雜木屑38%,棉籽殼38%。麥麩7%,玉米粉15%,糖1%,石膏1%;③雜木屑30%,棉籽殼30%。麥麩7%,玉米粉13%,糖1%,石膏1%,細土18%;④木屑70%,麩皮20%,玉米粉8%,石膏2%,磷肥1%。按配方稱取上述培養料,先將幹料混合均勻。糖等水溶性物質溶解後,濕混均勻。含水量為55% ~ 60%,以手指間有水流出的握持培養料為宜,pH為5.5 ~ 6.0。
3.2 17cm×35cm菌袋生產培養用菌袋材料。每袋含幹料300 ~ 350克,濕料650 ~ 700克。填好後戴上頂針,套上棉塞。使用高壓滅菌法時,細菌袋應使用聚丙烯袋。然後高壓滅菌2 h或常壓滅菌8 ~ 10 h,待袋溫降至30℃時,升溫進行無菌接種,接種量壹般控制在每袋培養料20-25g。
接種後,將菌袋置於24 ~ 28℃、空氣相對濕度低於70%的環境中,避光培養。日通氣量1 ~ 2次。15 d後,散射光,加強通風,溫度22 ~ 25℃。30 ~ 45 d後,菌絲長滿袋。
3.3.蘑菇管理
3.3.1食用菌栽培管理用塑料袋。袋子裝滿後,移入蘑菇房進行蘑菇生產。松開袋口,室溫22 ~ 25℃,空氣濕度80% ~ 90%。光強200 ~ 5001x,刺激原基形成。當材料表面形成菌皮時,逐漸鼓起,變成灰白色到深灰色,這就是灰樹花的原基,可以進入蘑菇生產管理。在平菇管理的中後期,平菇生長迅速,需要增加通風和加濕,光照強度為200 ~ 500 LX,促進平菇充分生長。生長後期,為促進其生長,溫度降低至18 ~ 20℃,濕度80% ~ 85%。
3.3.2覆土栽培香菇的管理①挖:自東向西挖寬45 ~ 45~55cm,深25 ~ 30 cm,間距60 ~ 80 cm,床間修排水溝。②套袋:套袋前,用1倍的水灌畦,保濕。水滲幹後,在邊界底部和邊緣撒1層石灰,然後撒少量幹凈的表土。當材料表面原基起皺有黃色水滴時,應裝袋。排袋時,剝去塑料袋,把原來的底座朝上放在床上,壹袋挨著壹袋,使菌棒上表面齊平。(3)覆土:菌棒排列好後立即覆土。填土時,先放四周,再放中間,先細土,再粗土,直到菌棒以上1cm。覆土後澆1次水,使土壤堅實。縫隙或凹坑用濕土填實,表土厚度保持在1 ~ 2 cm。可以在床上搭壹個小拱棚或遮蔭棚。④管理:覆土後,在適宜的條件下,15 ~ 20 d培養後,子實體可長出壹層覆土層,初期會叢生,如腦狀皺紋,以後看起來就像珊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扇形菌蓋分化形成疊瓦狀重疊,直至子實體成熟。
灰樹花畸形菇多為環境不和諧所致,如原基發黃、萎蔫、未分化,因通風量大、濕度低;小散菇是通風小,光線不足造成的;菇蓋呈小葉狀,鹿角菇和分化較慢的高菇是通風不良、濕度過大所致;黃腫菇是水汽高、通風弱或溫度高造成的;白化蘑菇多是光線不好造成的;焦蘑菇是因為光照強度低,濕度大造成的;原基不生長,是由於覆土過厚,澆水、澆冷水過於頻繁,導致溫度低,生長緩慢;平菇是高溫、高濕、通風不良、不蒸發造成的。培養基坍塌是由於高溫、不通風導致菌絲死亡。出菇的管理主要是水分和通風管理。
溫度管理:灰樹花是壹種嗜溫的食用菌。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為5 ~ 32℃,最適溫度為22 ~ 28℃。原基形成溫度為65438±08 ~ 22℃;子實體生長的溫度範圍為10 ~ 25℃,最適溫度為15 ~ 20℃。溫度管理要根據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合理調整。
水分管理:覆土後7 ~ 10 d,水分不能放大,地面不幹燥,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60% ~ 70%。然後逐漸加大噴水量,使空氣的相對濕度為85% ~ 90%,避免直接在原有基礎上噴水。當灰樹花長大後,它可以向蘑菇噴水。3 d灰樹花采收後,不要在根部噴水,這樣有助於菌絲復壯,然後長出蘑菇。高溫季節,還需要在草簾、走廊上灑水加濕降溫。低溫季節噴水灌溉時,為了保暖,最好用曬過的溫水。
通風管理:噴水的同時註意通風,每天早晚通風1 ~ 2h。高濕陰雨天需多通風,低溫多風天少通風,菇芽分化期少通風多水分,菇芽生長期多通風。通風應與保溫保濕相協調,不通風或過度通風。
光照管理:灰樹花生長期間,保持200 ~ 500 LX散射光,出菇期避免僵光。
3.4病蟲害防治①病害:當發現局部雜菌感染時,壹般用鏟子將感染部位挖出,撒少量石灰水覆蓋表面,並填以新土,使畦面平整。當感染部位較多時,可用5%草木灰水澆灌畦面1次。高溫季節,當床沿有粘性菌棒時,用1%漂白粉溶液噴灑床面,抑制細菌。②蟲害:發現蟲害時,用敵百蟲粉撒在沒有蘑菇的畦面上。低毒高效的殺蟲劑可以避免殘毒的危害。
3.5灰樹花從花蕾到子實體采收壹般需要15 ~ 20 d。灰樹花菌蓋外緣無白色生長點時,外緣有壹圈白色白邊,菌蓋由深灰色變為黃褐色,白邊隨著生長點變暗,邊緣略向內卷曲,即可采收。
采收時,將雙手平展,插入子實體下,在根部兩側稍稍用力,同時向壹個方向傾斜,菌根就會斷裂。註意不要傷害菌根。有些菌根能讓灰樹花生長好幾倍。清除雜物和雜草,L ~ 2 d淹水1次,保持菇體生長狀況如常。20 ~ 40天後,蘑菇可以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