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雞精,就必須從味精說起。在調味品裏面,“誹聞”最多的可能莫過於味精。壹說到味精,壹部份人就會聯想到致癌物,但也有人視若天賜,無它不餐。反對者對味精大有意見,所謂味精是化學合成的,吃多了,輕則掉頭發,重則導致記憶力衰退。但經過各國專家幾十年的動物生化生理學研究及對顧客進行廣泛的問卷式調查,提出大量的科學證據,證明味精屬於人體所需要的重要營養品之壹,是存在於人類食物及人體本身的天然物質。於是於1987年,世界糧農組織和國際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專家聯合會做出了味精ADI不需特殊規定的決議,也就是說味精按正常使用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
那味精與雞精有什麽聯系呢?我們可以看看2004年由國家調味品行業協會頒布的雞精標準:
雞精定義:
以雞肉、雞骨的粉末或其濃縮抽提物、谷氨酸鈉、食用鹽、呈味核苷酸二鈉等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香辛料和/或食用香精等增味、增香劑經混合、幹燥加工而成,具有雞的鮮味和雞的香味的復合調味料。
技術要求
1、原料:應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
2、香味:雞香味純正,無不良氣味。
3、理化指標:谷氨酸鈉≥35.0%呈味核苷酸二鈉≥1.1%總氮≥3.0%
從以上標準可以看出,味精是雞精生產的重要原料之壹。那雞精相比味精有那些優勢呢?雞精作為第三代調味品,具有味精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1.從雞精的原料上來講,雞精由雞肉和雞蛋復合而成,將雞的香味與雞的鮮味合二為壹,相比味精更鮮、更有營養,更受消費者喜歡。2.味精只有谷氨酸鈉壹種鮮味成分,但雞精涉及3種鮮味成分,並且保質期長。味精的鮮非常單壹、集中;雞精有雞的鮮、香味,具有濃郁的復合鮮味。 3.從雞精的化學成分上講,它是核苷酸與谷氨酸鈉復合而成,具有耐高溫、不串味、吃了不口幹的特性。這是其他調味品無法相比的。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雞精主要有上海太太樂雞精、廣州家樂雞精、美極雞精及四川豪吉雞精,以上四家雞精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80%,但還沒形成壹個全國性的品牌。從產品風味來說,則各有特點。南方雞精主要以清香、雞汁風味為主,西北及北方則主要是以濃香、雞油風味為主,這主要是因為消費習慣造成的區別。
美益公司在繼續加強甜味香精及日化香精開發及推廣工作的同時,投入大量資金組建了技術力量雄厚的鹹味香精研發室及設備先進的鹹味生產車間。經過壹年多的時間,已經針對各個地域口味差異研發出了壹批適用於各種領域的產品。如TK1200、TK1204具有清香的、帶雞汁風味的頭香,可為雞精產品帶來類似於燉雞的天然風味,TK1003、TK1205則具有濃郁的、帶雞油風味的頭香,能為雞精產品帶來醇厚的、逼真的雞肉風味。為了使產品具有逼真的雞肉口感,添加雞肉原粉及雞肉美拉德反應產品是必須的,通過添加帶雞肉味口感的產品,可使雞精產品溶於水後有更持久的雞肉風味,同時可使雞精產品更鮮美、營養,後味更持久。
雞精做為第三代調味品,相比較第壹代家庭增鮮調味品味精及第二代家庭增鮮調味品(味精與核苷酸混合物),雞精無疑更加鮮美、衛生、營養。根據調查:在發達國家例如歐美地區雞精與味精的使用比例為90:10,中國香港地區的比例大約是85:15,而我國雞精與味精的使用比例為10:90,可見雞精取代味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使用雞精已逐漸成為家庭增鮮的首選,更符合人們追求天然、營養、綠色食品的要求。